新華社貴陽6月11日電(記者李驚亞)違規公款吃喝、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違規公款旅遊等“三公消費”問題令群眾深惡痛絕,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裏縣利用網絡來治理這些難題,防控廉政風險。目前,龍裏縣域內265個商家備案管理,88個預算單位公務消費數據實現平臺上線監管。
2017年5月以來,龍裏縣成立公務消費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廣“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只有在網絡平臺上備案的商家,才能提供公務消費服務。
“以前我們要上門才能結得了賬,現在政府不允許簽單,我們能及時回籠資金了。”龍裏縣胡記餐館老板譚燕説。
胡記餐館是在平臺上第一家備案的餐飲企業。現在,凡是到胡記餐館公務接待的政府機關單位,單位名稱、就餐人數、陪餐人數、接待事由以及消費菜單、金額等在電子賬單上一目了然,並實時上傳到“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
“縣裏的每一筆公務消費,在監管平臺上都有跡可查、可追溯,凡不符合規定超標準、超預算或違規消費項目,如出現按摩、鮑魚、高爾夫、煙、高檔酒等敏感詞,係統會自動彈出預警信息。”龍裏縣紀委黨風政風督查室工作人員張忠艷説。
張忠艷介紹,平臺監管內容包括公務接待、公務用車、公務外出、公務用品採購、會議和培訓等公務消費項目,公務消費禁止賒賬和現金結賬,一律公務卡刷卡消費、次清日結,遏制虛假消費、以票謀私等行為。
“通過數據比對和統計分析,紀檢部門能夠快速發現當前哪家單位消費過快、哪塊消費情況比較突出,從而能較早發現苗頭性問題,輕松獲取違規違紀線索,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張忠艷説。
今年2月,龍裏縣公務消費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在網絡監管平臺中發現,某單位2017年12月辦公用品採購類高達15.8萬余元,涉嫌突擊花錢或虛假消費問題,縣紀委立即對這一異常情況開展核查。
經查,為規避監管平臺對敏感詞“酒”的預警信息,時任該單位一把手的羅某安排單位財務人員虛開辦公用品及耗材發票,用于衝銷單位採購公務活動用酒所産生的費用。最終,羅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以前政府部門打個電話就能來拿貨,現在要先在係統上申請,我們接到網絡訂單後統一配送,政府採購不再隨意,流程正規了很多。”龍裏縣天天向上辦公科技公司總經理李祥説。
據統計,今年以來,龍裏縣通過監管平臺共發現問題線索133個,其中責令限期整改問題122個,作為案件線索進行核查處置11個,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核查處理中。
“運用‘制度+科技’開展公務消費監管工作,加強了公務消費事前、事中和事後全過程的實時動態第三方監控,形成了嚴密的公務消費監管體係,有效遏制了‘三公’消費中的各種腐敗行為,防止一些違紀違法現象的發生。”龍裏縣紀委副書記歐家坤説。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