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6月11日電 題:誠信有“價” 守信有用
新華社記者 余蕊、劉娟、何凡
“你有多少分了?”福州百姓茶余飯後常相互問及這個問題。這裏的“分”指的是個人信用“茉莉分”,用來考量福州市民的誠信程度。在福州,年滿18周歲的市民都擁有自己的信用分。
記者採訪了解到,福州正在為信用建設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推動信用應用融入日常生活。
“茉莉分”已經和福州百姓的生活聯繫在一起。在福州,信用分積累到一定分值的市民可以到一些城市街區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免押金借書,可以到無人超市購物,可以享受部分公交線路票價八折優惠……
在上海,信用在住房方面也能發揮作用。2017年,上海市啟動了“青年安居計劃”,每年向上海地區的全國5A級青年守信激勵對象提供一年免租金、免押金的租賃公寓60套。據了解,三年內,累計提供的優惠長租公寓將達到5萬多套,每年還提供100套一年免費公寓。
社會信用體係建設的發展,不僅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也正在讓企業和其他經營主體在融資、審批等方面因守信受益。
江蘇豐縣一家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到地稅局列印完稅證明時發現忘帶營業執照副本,準備回去取時被工作人員叫住:“您的合作社是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可以享受容缺受理服務!”
“真沒想到,這個‘A級納稅人’的名號用處這麼大!”這位合作社的負責人説。
記者採訪了解到,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通過“信用張江”平臺,已幫助逾600家企業從金融機構獲得支援,累計融資額約50億元;蘇州高新區依托區信用資訊平臺,實施投資建設項目承諾制預審批制度,審批時間壓縮了60%;鄭州的一些園區可為納稅信用良好的公司和個人信用良好的創業團隊提供1年至3年的辦公空間免費入駐,提供無償的科技咨詢服務和免費的公共服務平臺等;福州市在行政審批服務過程中,對連續3年無不良信用記錄的審批對象開辟“綠色通道”,實行“容缺預審”和“信用告知承諾制”。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晶妹表示,信用在日常生活場景的大量應用,使城市信用建設更接地氣,讓企業和老百姓更有積極性去建立和維護自己的信用。通過鼓勵社會化、市場化的應用産品與服務,使信用服務業得到了發展,也促進了政府監管部門完善公共便民服務。
-
2018年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啟動“信易+”係列項目
2018-06-10 21:37:53
-
近250萬“老賴”懾于信用懲戒主動履行法律義務
從2013年10月至今年5月,全國法院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059萬例,聯合懲戒作用日益凸顯,246萬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法律義務。2018-06-08 22:02:34
-
杭州打造“信用免押金城市”覆蓋“住、行、遊”
杭州市還發布了面向社會公眾提供信用綜合服務的官方移動平臺“信用杭州APP”,提供自然人、法人信用記錄查詢、信用公示資訊,以及信用便民服務等功能。2018-06-06 18:59:15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