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半”,曾是不少家長和孩子的“煩心事”。“五點才下班,接不了孩子;補課性質的托管班,孩子不願意去;有的培訓機構價格高昂……”在醫院工作的杜耀旭説出了很多媽媽的心裏話。
針對這些“煩心事”,2017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探索由“政府買單”,支援240多所小學陸續開展課後服務。通過深挖校園社團資源、引進有資質的社會機構和大學生志願者等方式,這些學校推出了文藝、體育、科創等各類活動,為家長和孩子端上了美味的“課後大餐”。
4月28日,哈爾濱市繼紅小學不少學生紛紛舉手,報名參加課後服務。新華社記者 張玥 攝
閱讀、剪紙、舞蹈、長笛、小提琴、薩克斯、機器人、3D列印……每天下午三點半到五點,學生可根據需求和興趣,自願免費參加。
4月10日,哈爾濱市一名小學生在課後服務學習剪紙。新華社發(才萌 攝)
4月9日,哈爾濱市一名小學生在課後服務學習長笛。新華社發(才萌 攝)
為保障學生安全,一些學校還建立了家校聯繫、準入退出、記錄工作日志等管理制度。
在家長們看來,豐富的課後服務是“貼心大禮包”,不僅解決了接送孩子的難題,更滿足了孩子全面發展的需求。
4月26日,課後服務3D列印項目頗受小學生歡迎。新華社記者 楊思琪 攝
4月26日,哈爾濱市繼紅小學一年級學生徐路陽(中間)在課後服務學習陶藝。新華社記者 楊思琪 攝
如今,哈爾濱市已有12萬多名小學生享受著課後服務。三點半以後的校園不再靜悄悄,昔日的煩心時段正在變成幸福時光。
策劃:李鳳雙
統籌:王春雨 李逾男 何山
記者:楊思琪 張玥
拍攝:才萌 劉宇軒
航拍:顧景坤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