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祝頤
據媒體報道,江蘇一家公辦學校的家長們要求老師給孩子補課,既不能讓老師白幹活,又不能給老師惹麻煩,于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由家長委員會找場地、看場地,並組織收費,然後將補課費“捐贈”給老師個人。此事被舉報後,老師和學校面臨處罰。家長們情緒激動地表示:“你們敢動老師,我們就去上訪!”對此,當地相關主管部門束手無策,只得將此事上報,隨後處理意見擱置。
對于違規補課,特別是佔用學生休息時間、收取學生費用的補課,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早就三令五申、嚴令禁止。然而在上述案例中,家長們顯然是站在了補課老師的一邊,主動為違規補課“搭臺唱戲”不説,被舉報後更是主動為補課老師“撐腰”、對抗主管部門的處理。這是為何?
最直接的原因,家長們需要這些補課老師,需要這樣的補課。當下,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一方面削尖腦袋為孩子選擇好學校,另一方面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因為在現行教育評價體係並不完善的現實條件下,學習成績仍然是大多數學生升學的通行證。通過補課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儼然成了家長的一顆“救命稻草”。即便老師不想補,家長也要追著補。
最深層的原因,教育資源不均衡。目前,有的公立學校存在著應試教育不足的現象,進一步加劇了家長的焦慮。正如一些家長表示的,“現在小學初中都在推行‘就近入學’,不準考試,可將來上北大清華難道也能按片劃分?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公立學校不教的,我們只能自己找人教!”
由此看來,要想落實“禁補令”,破解課外輔導班盛行的“頑疾”,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改革教育評價手段,淡化成績觀念,從源頭上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另一方面,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營造公平教育環境,讓學校“只有遠近之分,沒有好壞之別”。而要實現這兩方面,注定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還是要狠剎補課歪風,不僅要下達“禁補令”,而且要加強落實,通過明察暗訪、認真受理舉報等舉措,對違規學校、教師嚴肅問責。
延伸閱讀:
-
九成學生“喜歡補課”,我們擔憂錯了嗎?
要讓孩子知道,童年不應只有課本和補習班,還有玩耍和遊戲的樂趣。2018-02-13 08:34:02
-
由孩子上寒假補課班想到的……
不少孩子無奈地説,“我沒有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倒在了起跑線上。”2018-02-01 08:13:41
-
勸退舉報補課的學生,是怎樣的教育課
問題就擺在那,卻以勸退來打擊舉報者,這是應對問題的正確方式嗎?2017-09-21 10:00:58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