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突尼西亞5月8日電 通訊:“中醫針灸療效很神奇”——探訪突尼西亞中國針灸中心
新華社記者 劉鍇 馬迪
“議長先生很滿意治療效果,稱讚中醫針灸療效神奇。”回憶起給突尼西亞人民代表會議(議會)主席穆罕默德·納賽爾治療的經歷,中國援突尼西亞醫療隊針灸醫生何水勇難掩心中自豪。
作為援突醫療隊針灸分隊隊長,47歲的何水勇與4名同樣來自江西的同事一道,在突尼西亞蒙吉·斯利姆公立醫院,為當地病患提供針灸治療服務。1994年,由兩國政府牽頭,這家醫院與中國援突醫療隊合作成立中國針灸中心。
今年4月,何水勇接診一名特殊的患者,為突尼西亞議長治療腰椎關節疼痛。“議長先生很友好,主動向我提起他之前訪問中國的經歷。”何水勇説,經過一個療程10次針灸治療,並結合火罐和推拿等手段,議長腰椎疼痛明顯緩解。
“他很滿意,還送給我一支筆,以示感謝。”何水勇笑著説。
在何水勇看來,給議長治療,與日常接診沒有多大區別。他説,中心每天平均接診60名患者,這些人大多患有頸椎病、腰椎病和風濕性關節炎等,主要與當地氣候和飲食習慣有關。
他説,自中國援突醫療隊上世紀70年代把針灸引進突尼西亞後,這種中醫傳統療法深受當地民眾歡迎。除日常接診,何水勇還承擔教學任務,每周五下午在針灸中心電教室為洋弟子們傳授中醫知識。
針灸中心的教學項目每兩年招生一次,從1994年迄今已培養160多名當地針灸醫生。教學內容包括中醫基礎理論、經絡疏血、針灸操作技巧和針灸臨産治療等。
他説,學員都是自主報名,至少具備全科醫生資質,再由合作單位突尼西亞醫學院確認篩選。學員結束學習,通過考試和臨床實習後,可獲得碩士學位。
40歲的醫學院教師阿妮薩·塞托穆去年下半年開始學習針灸。談及學習初衷,她説是出于對中醫的好奇,希望通過係統學習,更加全面了解中醫傳統思想。“我不只是為了拿張文憑,還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
法特瑪·巴卡爾是首都突尼西亞市一家私立診所的全科醫生,與塞托穆同班。她説,臨床實踐中,西醫療法對一些病症效果並不明顯,希望從傳統中醫中尋求其他治療方案。
她認為,學習中醫最大的挑戰是要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認知人體結構和病因。“感謝何老師不斷鼓勵我們,並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易于我們理解。”
去年10月,中突兩國在突尼西亞東部海濱城市蘇塞舉辦首屆中突中醫年會,以期通過學術交流加強雙方合作,擴大中醫臨床門類,實現中醫本土化。
突尼西亞針灸中醫協會主席熱巴利告訴新華社記者,不少突尼西亞人對中醫的理解還局限于針灸治療。他希望加強與中國同仁合作,把中醫理論與突尼西亞臨床治療需要相結合,實現中醫本土化。
第22批援突醫療隊總隊長謝建文認為,對于突尼西亞這類醫療水準相對較高的國家,醫療援助應當更多體現中國特色,而包括針灸在內的中醫是最佳媒介,既可以宣傳中醫技術,又可以通過中醫理論介紹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
他説,醫療隊正籌備把針灸中心升級為中醫中心,擴展中醫外科、婦科、骨傷科和其他一些中醫特色科室,並嘗試與突尼西亞方面合作,摸底並研究開發當地植物藥。
-
這家中國診所的針灸,讓總統都讚不絕口!
石鬆 趙姝婷 早上7時,位于迦納首都阿克拉的中國診所還沒到營業時間,蕭可佳和曹珂兩名醫生卻已提前開始了工作。2017-11-30 06:44:32
-
中瑞2017“一帶一路”針灸中醫藥高峰論壇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中國瑞典2017“一帶一路”針灸中醫藥高峰論壇25日在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舉行,與會者就針灸中醫藥理論、實踐、科研和行業標準等進行了探討交流。2017-11-26 12:13:08
-
“一帶一路”中醫藥針灸風採行走進聖彼得堡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中醫針灸展12日走進俄羅斯聖彼得堡,為當地民眾講述中醫針灸知識。2017-10-13 13:26:45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