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拿高科技當名頭搞“忽悠”(科技雜談)
從當年的“水變油”騙局和形形色色的“奈米”産品,到如今的用一些高科技概念來給産品或商業方案進行包裝,這種“忽悠”需要我們擦亮眼睛
前不久,一個關于北鬥的消息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有報道稱,北鬥地圖APP預計5月1日上線,其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還有報道輔以“5月起,導航就用中國北鬥”等標題。一時間,北鬥地圖APP將上線的消息形成刷屏之勢。之後有專業人士辟謠,指出“北鬥地圖”的説法純屬忽悠,官方也及時利用新媒體渠道推送北鬥的科普知識以正視聽,終于平息了這次借北鬥之名行商業炒作之實的事件。
作為高科技,北鬥盡人皆知,但並非所有人都了解它的技術特點。北鬥係統是國家投資建設的衛星導航係統,功能是定位、導航、授時,類似美國GPS(全球定位係統),比GPS還多了一項能夠發送資訊的短報文功能。北鬥係統可以給電子地圖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但説成是“北鬥地圖”則容易引起誤導。因為導航衛星只能提供定位,只有遙感衛星才能幫忙生成地圖的影像。
一直以來,北鬥係統強調“天上建好、地上用好”,也就是為全球提供導航定位能力,歡迎所有人利用這種能力研發出北鬥相關應用並去使用。因此,北鬥係統不存在獨家代理,也不存在某一廠商代表國家北鬥形象。也就是説,即便“北鬥地圖”存在,也只是某一企業的産品,並不能代表北鬥係統。北鬥係統和從事北鬥係統開發的廠家是兩回事。
此外,北鬥係統從建設之初,就秉承“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的理念。北鬥是開放、包容的衛星導航係統,目標是為全球用戶提供高精度的服務。一方面,我們要自主研發自己的衛星導航係統,牢牢把主動權抓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全球各大衛星導航係統也是互相相容、互為補充的,從而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比如,很多手機往往相容北鬥和GPS係統,而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沒我。
隨著我國北鬥係統建設的日益完善,北鬥融入生活的程度越來越深,北鬥應用和北鬥産業也隨之水漲船高。借用北鬥名頭的炒作,類似“北鬥地圖”這樣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可以想見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比如,此前就有一些廠商將自己包裝成北鬥係統的直接代理商,甚至在去年還出現過“北鬥茅臺”這種離譜的鬧劇。
從當年的“水變油”騙局和形形色色的“奈米”産品,到如今的用一些高科技概念來給産品或商業方案進行包裝,這種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忽悠”需要我們擦亮眼睛。同時,也需要媒體、專業人士、科技界等多方形成科學普及和知識傳播的合力,提升整個社會的科學素養。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