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用戶、市場、社會和國家肩負應有的責任,積極培育社會道德和主流價值觀,決定著平臺自身的品性和未來
最近,相關部門加大對視頻類、資訊類等應用的監管力度,今日頭條和快手等互聯網資訊平臺頻遭“點名”。日前,今日頭條旗下的“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和相關公眾號因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被永久關停,監管部門還要求該公司舉一反三,全面清理類似視聽節目産品。相關舉措折射出的管理導向,值得深思。
受惠于龐大的用戶數量、科技進步以及網絡基礎設施升級等紅利,我國互聯網經濟創新活躍、網絡資訊平臺成長迅速,體現了中國市場令人讚嘆的科技與商業模式創新,這也是無數技術和商業人才的奮鬥成果。人口和市場的豐富養分,催生網絡資訊平臺爆炸式增長,聚集起大量用戶。整改前,今日頭條和快手已經達到約7億激活用戶,1.4億和1.2億日活躍量的驚人規模。
影響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巨大的用戶群體絕不僅意味著金山銀山,還意味著責任如山。今日頭條宣稱要做“全球創作與交流平臺”,快手稱能“幫助大家被喜歡自己的人看到、認識、互動,消解孤獨感”,這原本都是相當美好的願景,也是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巨大可能。然而,以何種形式實現這一願景、維護這一平臺,則構成了不小的考驗。是因為所謂“技術中立”而放任不管,讓有違公序良俗的內容大行其道,還是對用戶、市場、社會和國家肩負應有的責任,積極培育社會道德和主流價值觀,不僅決定著平臺自身的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它們的未來。
應該説,網絡資訊平臺的興起,改變了內容生産與分發方式,極大豐富了公眾的“資訊生活”。一方面,這為普通網民提供了表達自己、展現自我的空間,促進了互聯網資訊發展繁榮;另一方面,平臺管理跟不上內容生産,也導致不少低俗甚至違法內容的産生。再通過人工智慧,依靠個性化演算法推薦投用戶所好進行精準分發,用戶就逐漸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形成“繭房效應”,導致資訊越來越封閉。而對于低俗、色情、暴力等違法違規資訊,以及涉未成年人的違法不良資訊,也會形成“回音室效應”,給人造成不良影響。
國家監管部門顯然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採取的執法手段更加豐富。從限期內停止更新、停止APP下載,到重點違規賬號跨平臺封殺,再到關閉APP、關閉頻道和全面整改等,體現出應用商店平臺與網絡資訊平臺“雙平臺”並行、平臺治理與內容治理並重的特點。新媒體資訊平臺的發展,呼喚並推動著監管機制的創新,特別是更加重視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治理。而即便如此,僅靠監管部門也是不夠的,互聯網時代需要更加重視用戶的力量,建立更具響應能力的舉報渠道,發揮好用戶作為內容生産者的正面作用。同時,也可以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更科學、更合理地對內容、平臺進行分類管理。網絡治理有了“用戶思維”,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內容生産的生態。
作為互聯網資訊平臺,需要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尊重公德、合法運營。億萬用戶不是平臺的“資源”,而是億萬個價值出口和終端。互聯網巨頭也不是“大到不能倒”,而應“大到必須好”。只有守住底線,相關互聯網企業才能把握好科技創新的風口,站在社會發展的潮頭。(支振鋒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
[兩會“三步曲”]對“互聯網+”要悉心呵護
在實施“互聯網+”的過程中,必須有安全意識,完善監管理念、機制和方式,趨利避害,包容審慎。如此,“互聯網+”未來發展的道路才能更平坦。2018-03-22 14:41:19
-
“一照走天下”:讓互聯網助力商事改革
更重要也是更困難的,是解決好這一過程中的觀念掣肘,打破區域、部門間的利益割據和“數據小農意識”,建設一個流動的數據網絡。2018-02-20 08:24:15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