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長沙4月12日電(記者 白田田)湖南省衡東縣位于湘江流域,二級支流幸福河經由洣水匯入湘江。這條支流的中段水質污濁發黑,流入洣水時卻變幹凈了。
問渠哪得清如許?這得益于衡東縣新建的一座大型天然生態“污水處理廠”——湘江流域退耕還林還濕試點項目。項目將幸福河沿河耕地集中流轉後改造為濕地、林地,總面積800多畝,可集納3個鄉鎮、74平方公里的污水。
天然生態“污水處理廠”分為三個梯級,每一級河道設置攔水閘。通過新建水閘、水壩、過水涵管,並充分利用原有灌溉係統,將支流裏的水引入濕地,實現全程無動力自流和生態凈化。
衡東洣水國家濕地公園新塘保護管理站站長陳燕青,每天騎著摩托車在“廠區”巡查。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管水”,即通過調節閘板控制水位,確保濕地有水,同時又不會發生內澇。
這座“污水處理廠”的更特別之處在于,它是一個植物大觀園。記者看到,項目區裏種植了10多種濕地植物,這些植物相當于天然“除污劑”,能夠吸收、降解、轉化水中的多種污染物。
衡東洣水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主任陳楊榮説,項目區平均每天處理的污水量可達8萬至10萬噸。經測算,每噸污水的處理成本僅有0.075元,遠遠低于城市裏的污水處理廠。
根據監測數據,衡東退耕還林還濕項目區內水質總體上由Ⅴ類標準改善為Ⅳ標準,部分水質達到Ⅲ類標準,凈化效果顯著。到了濕地植物的盛花期,“污水處理廠”又會變成一個大花園,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賞花。
據了解,目前湘江流域退耕還林還濕試點項目共有8個。陳楊榮説,濕地形成了良好的生態鏈,希望今後將污水治理和鄉村旅遊結合,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復制、推廣這一模式,讓河水更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