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停車場雪後現近千個“雪饅頭”
氣象專家表示 “雪饅頭”的形成應與地表氣溫以及磚面、土地滲水率不同有關
北京的一場四月雪為清明小長假帶來了不一樣的風景。4月5日下午,一位延慶網友拍攝的延慶雪景視頻更是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不同于其他拍攝山水樹木雪後景象的視頻,這位網友發現在一個停車場上,積雪初融之後,形成的一個個“雪饅頭”甚為壯觀。中國氣象局氣象工程師卞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出現這種情況應該與地表氣溫以及磚地、土地滲水率不同有一定關係。
北青報記者在視頻中看到,在停車場上鋪著方形的地磚,在一片空著的車位上出現了一個個白色的“饅頭”狀的小雪堆。粗略計算了一下,這樣的“雪饅頭”有近千個,排列整齊,大小相近,每個雪堆都位于一塊方磚的正中央。
不少網友猜測,“雪饅頭”如此整齊劃一,會不會是人為制作的?也有延慶網友解釋道,這個停車場的方磚,中間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雪落在旁邊磚上化得快,落在中間化得慢。
那麼,為什麼雪在中部凹陷的地磚上會出現融化速度不一樣的情況呢?中國氣象局氣象工程師卞赟告訴北青報記者,導致這種現象有兩種可能性,取決于雪下的介質。
卞赟説,冷空氣到來時,地溫下降的速度會略低于氣溫下降的速度,所以地面或者與地面接觸的物體,表面溫度會略高于氣溫,雪比較容易融化。但是由于雪花有一定的粘黏性,所以落在方磚中間凹陷部分的積雪主要與空氣接觸,溫度可以穩定在0℃以下,化得會比直接接觸磚面的積雪慢。
另一方面,磚面比土地升溫快,滲水率高。就像下雨的時候磚地比土地幹得快一樣,化雪的時候,磚面更容易往下滲水,同時升溫快利于雪融化,所以化得也會快很多。土地的含水量高滲水率低,所以雪落在中間是土地的地磚上,會化得更慢,最後就形成了凸起的“雪饅頭”。文/本報記者 李卓雅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