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鄭州4月2日電(記者劉金輝)在清明節到來之際,記者從河南省鄭州市殯葬管理處獲悉,自2008年鄭州市首次舉行公益植樹葬活動以來,11年來共有1400余位逝者的骨灰伴隨綠樹,融入自然。
鄭州市殯葬管理處主任楊虎説,選擇“樹葬”,既讓逝者入土為安,又踐行推廣了生態殯葬、節地殯葬的理念,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這件事要一直做下去,形成常態,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據了解,參加生態樹葬的逝者家屬都需要事先簽署一份《骨灰植樹協議書》。根據這份協議書的約定內容,除因無法抗拒的自然因素,保證所植樹木在5年內不移植或砍伐。
河南福壽園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的樹葬,有些家屬採用的是骨灰盒直埋或者將骨灰傾撒在樹下的方式,來安葬逝者。2018年,該墓園統一提供了免費的環保骨灰盒。
“生態樹葬是一種文明環保的殯葬方式,使用可降解骨灰盒,通過植樹的方式將骨灰安葬,不立石碑,節約土地,既實現了入土為安,又能保護環境,更寓意將生命和樹木融為一體,使生命得到延續和升華。”楊虎説。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