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3月8日電(記者趙丹丹)一個煎餅攤年收入幾十萬元?“無山無水”的鄉村旅遊照樣紅火?種蘑菇、馬鈴薯也能致富?誰説畢業一定要在城裏工作?誰説賺錢就得進城務工?在吉林省,一條“引鳳歸巢”路吸引了無數有膽識、敢創新、肯吃苦的“女中豪傑”返鄉創業。經過幾年拼搏,這些“女漢子”拼出了一條條致富路,更譜寫了一段段傳奇。
——“煎餅西施”高揚揚:小煎餅也能“攤”出大買賣
“當年有鄉親説,回家攤煎餅,這大學不白念了嗎,這外語不白學了嗎?”畢業于長春大學光華學院朝鮮語專業的“90後”女生高揚揚,如今是雙陽遠近聞名的“煎餅西施”,她説,返鄉創業之初那種不被認可的酸楚還歷歷在目。“我們不是盲目返鄉,我們都是看好了適合家鄉發展的優勢項目,再利用全新的互聯網思維創業的。”
經過兩年多發展,1個煎餅攤變成6個,今年最少要增加到30個,每天生産150箱煎餅依然供不應求。高揚揚的煎餅甚至被消費者帶到大洋彼岸作為禮物饋贈親友,好評不斷。
“有的大學同學還跟我説‘要不我也辭職回去跟你賣煎餅吧’,其實我覺得對于大學生來講,只要敢想敢幹,最終都能收獲自己的人生價值。”高揚揚説。
——“採摘童姥”張鶴敏:有機蔬菜“摘”出致富路
張鶴敏是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蔡家鎮橫道子村的有機蔬菜種植翹楚。2017年,張鶴敏響應國家調整種植結構號召,在政府扶持下流轉了13公頃土地,建起十余棟溫室大棚,成立滿園春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基地採摘的草莓、柿子、豆角、香瓜銷往附近大城市,年總産值達360萬元,帶動了全鎮200多人就業。
“我是農民出身,幸運的是我趕上了好時代。如今自己找到了致富路,也要帶著鄉親一起脫貧。”張鶴敏説。
她從3棟扶貧大棚總收入中拿出8萬元,無償提供給當地40名貧困農民做創業資金,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綠屋莊主”李耀輝:轉變思路,“無山無水”也能做旅遊
47歲的李耀輝是長春市雙陽區地道的農村婦女,但是擁有經商天賦的她不安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從2014年起,她集中精力創辦生態農莊,在“無山無水”的情況下大開腦洞,將農莊打造成集旅遊觀光、溫室栽培、餐飲住宿、休閒娛樂和生産服務為一體的綜合産業,並被當地政府確定為特色産業典型。
不僅如此,她還教技術、搞培訓,出錢又出力,帶領身邊農民增收。如今,綠屋生態園年均收入逾300萬元,現有員工六七十人,企業中層人員年收入超過10萬元,李耀輝也成為名號響亮的“綠屋莊主”。
“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裏,只要敢想、敢幹,肯動腦、肯吃苦,沒有成不了的事。”李耀輝説。
——“伊通仙菇”袁秀芹:學習致富知識,年齡再大也不晚
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老虎溝村婦女袁秀芹今年53歲。為了貼補家用,她和丈夫從上世紀90年代便開始進城務工。可他們一沒學歷、二沒技術,幾年下來並沒有攢下多少錢。
1998年,在親戚的指引下,袁秀芹開始學習蘑菇種植技術。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實踐,袁秀芹返回家鄉,在村幹部的幫助下,承包了幾畝荒地建起大棚,開始創業之路。
經過多年打拼,袁秀芹蘑菇種植面積達到三百多平方米,年産蘑菇6噸,年收入8萬多元,成為種菇致富能手,十裏八鄉的農民朋友紛紛向她取經。
“當年就是勇敢學習了種植蘑菇技術,才有了現在的生活。今年我53歲了,有新的種植方法和技術,我還是照樣學,網絡、電腦這些流行的我也學,只有跟上社會發展,才能不被落下。”袁秀芹説。
——“洮源閃姬”王琪:帶領鄉親致富是我追求的人生價值
26歲的王琪,家住白城市鎮賚縣坦途鎮,2015年從英國留學歸來,沒有選擇留在北京的一家商業銀行做白領,而是毅然回到“洮兒河之源”的家鄉,做一名農村淘寶合夥人。2個月內,王琪走訪了坦途鎮周邊的四個鄉鎮幾十戶貧困戶。
2017年,王琪去黑龍江、安徽、山西等地考察後,決定建設馬鈴薯淀粉加工廠。但下鄉跑馬鈴薯種植訂單時,很多農民因簽過“坑農訂單”——被騙買了種子化肥之後,年底無人收購,因此不相信她的“空頭支票”。
王琪決定自掏腰包為貧困戶買種子化肥,收獲時再扣除費用。當年與她簽約的共22個村、300多戶貧困戶,種植面積500公頃,很多貧困戶當年就實現了脫貧。
“回鄉創業雖然不如在一線城市當白領那麼光鮮靚麗,但能帶動鄉親共同致富,對我來説更有人生價值。”王琪説。
一條引鳳歸巢路,數載風雨彩虹出。近年來,吉林省各級婦聯組織有意識地引領婦女返鄉創業,一大批對黑土地有感情、學習能力強、敢想敢幹的創業者脫穎而出,成為鄉村振興一道靚麗風景。這些“不讓須眉”的“巾幗女俠”,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激勵著更多婦女擼起袖子加油幹!
-
周漢民委員代表民建中央發言:大力推動創業投資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建議政府引導基金應按一定比例投入中小型創業投資機構,定向支援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2018-03-08 19:29:54
-
上海法院發布文件 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7日發布《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 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實施意見》。2018-03-07 21:04:39
-
福建:“巧婦貸”巧解女性創業難題
當天在漳州市舉行的“巧婦貸”創業貸款推廣啟動儀式上,30名創業女性共獲得近500萬元的授信。2018-03-08 16:59:37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