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幹部王某兩年前冒領村民糧食補貼款被大數據資訊平臺發現了,他名下關聯了9名親屬,33筆資金,共計7萬多元。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紀委調查發現,王某在村支書鐘某授意下虛報套取了糧食補貼款,兩人被立案調查。
去年7月,賈汪區紀委研發了大數據資訊公開平臺(以下簡稱“資訊平臺”),對該區113個行政村實行村務全公開,對精準扶貧實行全過程監督,走出了一條治理涉農領域腐敗的新路子。
半年來,通過大數據分析,共梳理存量線索53條,立案查處33件,追繳違紀資金400多萬。賈汪區紀委書記袁邦慶指出,江蘇省紀委提出的“以‘制度化+信息化+公開化’為路徑,實現資金使用、對象識別、責任落實、過程監管、績效評估‘五個精準’,這不僅為精準扶貧提供了精準監督,也為治理基層微腐敗和‘三清示范區’(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設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全面從嚴治黨 大數據打通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賈汪區查處的涉農腐敗案件和群眾信訪量逐年上升,涉農案件中有一半涉及村幹部。
賈汪區紀委調研發現,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是村幹部優親厚友,政府發放的非普惠補助資金被村幹部發給了親朋好友,真正需要的人拿不到,激化了幹群矛盾。
一名因違紀被處分的村幹部坦言:“涉農款多,上邊查不過來,老百姓也不清楚。我怎麼用的沒人知道。”
資訊不對稱是涉農資金被“卡在最後一公里”的重要原因。賈汪區紀委著手研發大數據資訊公開平臺,把所有涉農資金去向告知群眾,讓村幹部不敢腐敗。
資訊平臺收集了2014年以來自然災害救助、農村低保、五保供養、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村危房改造等14項非普惠性資金和77項涉農項目資金的發放明細資訊,進行實時監管。
資訊平臺開發了手機App、一體查詢機、電子大螢幕3個終端,開設有6個板塊:我的資金我知道、精準扶貧我監督、黨務公開我知情、村務決策我參與、勤廉雙述我評議、辦事程式我清楚。
徐州市紀委書記董向陽作出批示,鼓勵賈汪區大膽探索實踐。賈汪區財政撥款360萬元,在113個村安裝了LED大屏、一體查詢機,村民掃描村裏的二維碼即可下載手機App。
目前,賈汪區已公開村務資訊5039條,村級財務收支明細21390筆,惠民資金發放資訊67.31萬條,數據總量約293.23萬條。
“給我發多少錢,給別人發多少,都能看到。”紫莊鎮阮莊村七組村民鹿世偉在手機上點開了資訊平臺,在“我的資金我知道”欄目裏查詢到,每月失地保障130元,農業保險658元,燃氣工程青苗補償款880元等,去年總計收入5076.16元。
目前,該區13.9萬農戶,手機App用戶有17.4萬人。群眾有疑問可以通過App直接上傳至區紀委大數據分析運用中心。
大數據讓526戶假貧困戶現形
為了防止村幹部優親厚友,套取涉農資金。資訊平臺把村幹部三代以內的旁係親屬都錄入數據庫,村幹部親屬如果享受了非普惠性補助,係統就會預警。
扶貧項目是資訊平臺監管的重點,係統數據庫涵蓋戶籍、車輛、社保、住房、低保、優撫、危房改造、醫療救助等資訊,實現對精準扶貧領域的精準監督。
係統還設置了矛盾、異常、關聯3種模式,對各項資訊進行拉網式排查,對設置的“警戒線”進行預警。有526戶貧困戶,1745人被排查出來,免去了扶貧資格。
“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三大關鍵。
賈汪區紀委堅持並嚴格遵循“四賬”工作法,即“黨委算賬”,分類施策,個性化脫貧;“幹部記賬”,幫扶人要每月為貧困戶記賬,數據上傳資訊平臺,全村公示,接受監督;“紀委核賬”,以精準監督保障精準扶貧;“群眾認賬”,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標準。
賈汪區建檔立卡的低收入戶有11795戶,31125人,2016~2017年,共有6864戶,18066人每人平均收入超過6000元,實現脫貧。
石莊村支書趙偉説:“資訊平臺做到了全公開、真透明,把扶貧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村務全公開 扎密制度籠子
一臺扶貧辦發放的價值9萬元的大型收割機被村幹部權某以3.5萬元私自賣了,全村都不知道。
去年4月,賈汪區紀委督促對全區113個村進行審計,對村裏的三資情況清倉見底,資訊平臺與審計結果進行比對,權某的違紀行為才被發現,並被立案調查。
“百村審計”把村裏資産查了個清清楚楚,辦公桌、椅子、大喇叭等物資都被登記公布,村裏土地承包、廠房承包合同,各項收入,水電費支出都一一公示。
為了真正實現村務公開透明,賈汪區運用制度化監管、信息化監控、公開化監督,打出了“1+3”制度+問責平臺+群眾參與的嚴管村幹部組合拳,避免了“牛欄關貓”。
“1+3”嚴管村幹部制度:“1”是指《賈汪區嚴管村幹部實施意見》,“3”是《村幹部及其近親屬享受非普惠性資金提級審核實施辦法》《村幹部負面清單》《賈汪區精準扶貧工作負面清單》,明確要求對非普惠性惠民補貼實行提級審核,資訊公開,嚴防優親厚友。
“以前群眾不相信幹部,想幹什麼事意見不統一,沒辦法推進,村務公開後,村民對幹部信任度提高了。”紫莊鎮彭莊村村支書賈天曉説,村務公開化解了矛盾,保護了村幹部。
彭莊村有一條600米長的排水溝一直無法動工,村民總是懷疑村幹部借機中飽私囊。村務公開後,村裏籌集了7萬元,修好了排水溝。
賈汪區區委書記曹志説:“項目化推進‘三清示范區’建設,要加強黨委統一領導,深化黨內監督,推進標本兼治,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深化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要重點解決好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才能有效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記者 李潤文)

-
農民工返鄉創業,需要哪些"量身定做"的扶持
2018-02-27 08:52:39
-
馬克龍為何給外資購買農田裝上"法規之鎖"
2018-02-27 08:52:39
-
一首孤獨了300年的小詩為何感動千萬人?
2018-02-27 17:00:50
-
家裏沒個上學的,根本不知道補課有多貴!
2018-02-27 17:00:50
-
3月1日起,駕駛證“銷分”有大變化!
2018-02-27 17: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