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通過購票軟件、OTA(線上旅行社)網站預定火車票,已成為很多消費者的習慣。然而,網頁上以默認勾選的方式,將租車、酒店優惠、快速退改簽服務、交通意外險等五花八門的附加項目與火車票、飛機票進行捆綁銷售,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春運期間搶票環節爭分奪秒,消費者如果沒有留意這些隱蔽搭售産品而主動取消的話,訂單金額將比票面價格多出20~40元不等,在不經意間多花錢。
從法律的角度看,無論購票軟件的套路有多深,其實質都是經營者以隱蔽方式,搭售消費者不願意或不需要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這種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首先,“花式”搭售違反了合同法中的平等自願、誠實信用原則。購票軟件的搭售方式一般是在網頁的隱蔽位置默認勾選,除非消費者主動點擊取消,否則達成購買。這一做法有故意誤導消費者之嫌,違背消費者作為締約方享有締約自由的意願,利用消費者急于付款買票的心理搭售産品,有違平等自願、誠實信用原則。
其次,“花式”搭售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諸多規定,侵犯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但默認搭售行為,使得消費者對所購産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並不知情,沒意識到自己在購票的同時還購買了附加服務項目,其知情權被侵犯。
再次,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這意味著消費者有權選擇買或者不買、向誰購買某種産品或服務,並且通過貨比三家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一種。而OTA網站默認勾選了附加套餐並置于頁面隱蔽位置,使消費者很難注意到,更無從比較、選擇附加套餐的具體內容,一旦付款完成,只能被動接受所搭售的産品,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事實上被剝奪。
最後,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OTA網站的默認搭售行為,違背消費者的真實意願,強制消費者購買商家指定的産品或服務,侵犯其公平交易權。
此外,購票軟件搭售保險的行為也涉嫌違法。目前OTA網站搭售的保險主要有兩種:交通意外險和延遲出票險。對于前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使用格式條款的經營者應當履行説明義務。然而在默認勾選搭售保險的情況下,商家顯然未盡到對該保險的理賠內容、保險責任等進行説明的義務。對于後者,商家涉嫌變相收費、破壞購票秩序,違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則。一是火車票是由政府定價、具有公共利益屬性的産品,作為一種有限資源,火車票的分配應當具有普惠性,並非出價高者得票。如果消費者花30元購買極速出票服務,真的能夠更早搶到車票,意味著他多花錢可以“插隊”,侵犯了其他消費者購票的合法權益,無形中還推高了票價。二是2006年國家就發布了《關于依法查處代售代辦鐵路客票非法加價和倒賣鐵路客票違法犯罪活動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鐵路客票銷售服務費5元封頂,禁止加價或變相收費。
面對“花式”搭售,需要社會共治。一方面,監管部門應當積極作為,加大執法監督力度,依法整治,明確要求OTA網站誠實守信,明碼標價,禁止默認搭售,規范OTA網站的售票行為。另一方面,各OTA網站也應當認識到,欺瞞、誤導消費者只能逞一時之快,尊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營造和諧良好的交易氛圍,才是企業的長久之道。同時,消費者也需要提高法律和維權意識,謹慎識別各類“花式”搭售。(作者:馬菱霞,係山東大學法學博士)
-
防刷票,這場技術攻防戰誰能贏
一言蔽之,供不應求,必有痛苦;租值耗散,不是費力,就是花錢。2018-02-06 09:39:28
-
打擊囤票重在交易平臺公開透明
文化部的要求無疑切中了問題要害。打擊營業性演出囤票、捂票、炒票,就是要在破除暗箱操作上重重發力。2017-07-28 08:46:15
-
加錢搶票 技術創新還是馬甲黃牛?
每到春運,火車票就成為歸鄉小夥伴最揪心的牽挂。今年的手機搶票軟件,突然多了“加價”功能,不加價的搶票成功率還沒有12306官方網站高。網友吐槽“説好的免費真愛呢,還能不能一起愉快搶票了!”2017-01-10 08:31:36

-
品質消費成春節消費市場新時尚
2018-02-22 11:31:43
-
解鎖過年新姿勢,這個新年你是怎麼過的?
2018-02-22 11:31:43
-
快遞包裝有了新標準 要求減量化綠色化可迴圈
2018-02-22 11:31:43
-
寒假輔導班依舊火熱的背後:教些啥,誰在教?
2018-02-22 11:31:43
-
節後返程上班,這6個消息讓你“悲喜交加”
2018-02-22 11: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