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的高玉鳳老人,新近住進位于密雲區穆家峪鎮辛安莊村的幸福晚年驛站,驛站裏的老人大多是本村和臨近村鎮的,大家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攝影 呂吉
在密雲石城鎮黃土梁村一處老宅子裏,住著七八位上了歲數的老年人。毫無親戚關係的幾個人,怎麼就住到了一起呢?
記者日前來到黃土梁村,找到于秀雲老人的家。門匾上寫著“幸福晚年驛站”幾個大字。屋子外寒風刺骨,一進門暖意撲面,六七位老人正圍坐在全封閉的院子裏納鞋底、剝核桃、嘮家常。窗明幾凈,陽光照在屋子裏十分透亮。
今年80多歲的于秀雲的老宅子已經成了村裏的幸福晚年驛站。“孩子都在城裏生活,平常就一個人在家,連個説話的人都沒有。”于秀雲説,聽説村裏要建給大夥養老的地方,卻找不到合適的房子,她找到了村支書,“用我家吧。”于秀雲想得很明白,“有人來陪我養老,這不就是享福了麼?”
于秀雲的老房子先流轉到村集體,再找來運營人,三方簽訂合作協議,由運營方按照統一標準改造房屋,服務運營。房子流轉成驛站之後,角角落落都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地面鋪上防滑地毯,衛生間裝上了扶手,就連洗手盆都變矮了,方便老人坐著洗漱。老宅子住著更舒服,于秀雲也有了伴兒,跟村裏的老姐妹們天天住在一起,嘮不完的家常。再加上衣食住行都有人照顧,飯不用自個兒做,衣服不用自個兒洗,而且每個月還能收到一定的租金,于秀雲笑瞇了眼睛:“這院子叫幸福驛站,真沒錯。”
正在一旁低頭剝著核桃仁的孫伯雲老人聞言也抬起頭,大拇指豎得高高的,嗓門洪亮地説:“一個月才500多,吃喝用都有人管,比在家的條件還好。”今年83歲的她精神矍鑠。自2015年驛站建成開業,她和老伴兒就搬到了這裏居住,倆人的福利養老金就足夠了,提起現在的生活,老人稱讚連連。
不僅是黃土梁村,如今密雲的農村地區像這樣的幸福晚年驛站還有54家,覆蓋17個鎮街、54個社區(村)、惠及1.5萬老年人。據密雲區民政局老齡辦主任范長徵介紹,對于農村地區來説,老人養老問題更加嚴峻,一方面是傳統思想認為住進養老院是兒女不孝,有需求也不願接受幫助,另一方面是村民收入水準相對來説低一些,收費上必須讓大家能承擔得起。此外,農村土地資源緊張,想要選擇一處合適的地點也不容易。
為了解決用地問題和降低成本,密雲區民政局將目光轉向了農村地區的閒置房屋。目前的主要模式有三種:利用村集體的閒置房屋升級改造建成驛站、流轉村民的閒置農宅到村集體建成驛站,以及村民開發自有住宅建成驛站。
穆家峪鎮辛安莊村幸福晚年驛站原本就是負責人趙洪武自家的老宅子,父母進城後,閒置了六七年。如今他將自家的老宅子也改造成了養老驛站,讓村裏的老人們不離家就可以得到專業的照料。東邵渠鎮西邵渠村則將撤編後荒廢多年的小學校改造成了村內的幸福晚年驛站,白檀社區、花園東社區等則引入了社會連鎖機構,進行專業化運營。
范長徵介紹,目前已經建成投用的55家幸福晚年驛站基本涵蓋了長住、短托、日間照料等功能,可以為老人提供繳費、買藥、送飯、打掃衛生等服務,並作為老人定期體檢、文化娛樂場所。每一處幸福晚年驛站的設置都要嚴格把關,如使用面積不得低于200平方米,生活區和功能區要分開,要有專職服務員,必須與村衛生室相鄰或共建等。
本著按需建設的原則,計劃到2020年,密雲農村幸福晚年驛站將達上百家,更多的農村老人將實現養老不出村,在家門口享受到日常照料,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記者 王可心 劉橋斌)
-
北京:養老中心裏的別樣除夕
農歷大年三十,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養老照料中心員工與這裏的50多位老人一起包餃子、寫春聯,並為老人們表演節目,共同歡度佳節。2018-02-15 20:38:22
-
江西:2020年所有養老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江西日前下文明確醫養結合工作目標任務,提出到2020年,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2018-02-13 16:59:18
-
河北將為約300萬貧困人員代繳養老保險費
記者日前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獲悉,河北省2018年將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貧困人口按最低檔次代繳養老保險費,預計全省將有約300萬貧困人員受益。2018-02-04 16:28:50

-
手機上拜年發紅包,會讓年味兒更淡嗎?
2018-02-19 13:25:17
-
大年初四,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2018-02-19 08:22:45
-
太有年味!30年前《新聞聯播》裏的春節
2018-02-19 09:55:28
-
白岩松:學會與自己相處,才是人過中年的關鍵
2018-02-19 13:35:18
-
最“潤”的雨水節氣,用這套動作開啟新一年的養生
2018-02-19 13: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