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盒飯求變 提質不提價 日均生産2萬份 品類達到18種
高鐵盒飯引入人工煸炒
高鐵盒飯配菜車間。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面對高鐵“外賣”的加入,傳統高鐵盒飯的生産加工在口味和種類上也在求變。作為國內最大的高鐵配餐基地,今年春運,北京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生産的高鐵套餐提質不提價,品類達到18種,在工業化生産的同時部分餐食採取人工煸炒方式制作。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北京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餐食生産基地探訪。從早上8點開始,各種種類的盒飯就開始進行生産制作了。進貨檢驗、毛菜處理、精加工、炒制、快速降溫、稱重包裝、金屬異物檢測、抽檢留樣……一盒高鐵盒飯的生産出爐要經過大大小小十幾道工序,食品安全總被放在第一位。
今年春運,配餐基地日均生産中國鐵路餐飲“康之旅”品牌係列餐食達到了2萬份。比2016年和2017年春運均有增加。同時還擔當著京滬、京廣、京哈三大幹線及昆明、南寧、福州、寶雞、廈門方向112列高鐵和動臥列車的高鐵配餐任務。
“高鐵盒飯和‘外賣’互為補充,並不矛盾,我們的套餐研發會不斷出新。”生産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春運期間,生産了6個價位的18種套餐。具體包括,10元的香菇素包、芽菜醬肉包、豆沙包;15元的辣子肉丁套餐、肉燒海帶套餐、素三鮮餡餅、麵條;30元的素燒三鮮套餐、幹炒牛河、三鮮蝦仁包;45元的梅菜扣肉套餐、紅燒肉套餐、剁椒魚套餐、宮保雞丁套餐、馬鈴薯牛腩套餐;65元的杏鮑菇燒牛肉套餐、水晶蝦仁套餐;99元的黑椒牛仔骨的雙人套餐。此外,還研發了4種45元的素食套餐,有“宮保雞丁”“黑椒牛柳”“魚香肉絲”“番茄魚排”。從2月6日開始每日生産100份素食套餐,並逐步加大生産量,滿足素食者的用餐需求。
北青報記者在熟制加工車間發現,除了批量定制的機器炒菜外,還出現了大廚顛勺的場景。幹炒牛河冒著香氣,紅燒肉的糖色嬌艷欲滴。芽菜醬肉的包子也是手工包制。生産基地負責人表示,這也是今年春運的一大特色。“我們在研究高鐵菜色時,引入了南方人常吃的幹炒牛河,可是經過多次試驗,機器炒出來的味道總差了一些,後來我們決定改用人工炒制,成本雖然增加了,可味道得到了旅客的認可。”該負責人説。
此外,和前幾年相比,今年基地生産的短保質期,72小時冷鏈加工套餐成為絕對的主力,常溫鏈生産的3個月保質期盒飯只做應急使用。端上旅客餐座的盒飯將更加新鮮。(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記者 王薇)

-
春運歸家路上,有哪些"變"與"不變"?
2018-02-07 08:12:58
-
擔心物價上漲?多部委舉措讓你安心過年
2018-02-07 10:36:00
-
專訪盧森堡副首相:"袖珍王國"的發展大格局
2018-02-07 08:51:52
-
改革發展成果民眾共用,這些紅包等你拿
2018-02-07 08:17:13
-
你的錢花對地方了嗎?大家都喜歡在這方面花錢
2018-02-07 1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