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中安全起飛,山航是怎麼做到的
宛如“仙境”的濃霧中,通往濟南遙墻國際機場的高速公路關閉了入口,汽車難以上路;在濟南遙墻國際機場的跑道上,15架飛機卻在150米能見度條件下實現了安全起飛,而普通起飛標準為能見度400米。
以“絕對安全保證”為核心競爭力的山東航空公司為何要在大霧天氣“強行”起飛?飛行員是怎麼做到的?
濃霧中的“盲飛”
3天前,濟南市毫無徵兆地起了大霧,一切籠罩在白色的霧氣之中,能見度一度小于200米。
在大霧橙色預警、高速封閉的情況下,早上7時46分,濟南遙墻國際機場,“SC1181”山航波音737-800型飛機使用HUD(平視顯示器)安全起飛,在此後約1.5小時內,山航共有15個航班使用HUD搭載2124名旅客陸續從該機場安全起飛。與此同時,沒有配備HUD的其他航空公司飛機只能在原地等待天氣好轉。
這是中國民航首次使用HUD實現能見度150米的商業運營航班安全起飛。為了這個“中國首次”,山航已經醞釀了12年,並先後進行了多次驗證試飛。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山航引入HUD,有其現實痛點:冬春季節,濟南、青島基地機場常常因低能見度導致航班大量延誤,而HUD給民航帶來的最大幫助,就是提高航班正點率。
神奇的HUD技術
在HUD的顯示器上,飛機接近機場時,顯示器中心位置將會出現一個“小圓圈”。飛行員只需按照“圓圈”將飛機“套進去”,就能夠實現精準降落,這與很多飛行類的電子遊戲中的“大圈套小圈”如出一轍。
“HUD之所以能夠降低起降標準,幫助飛行員實現精準‘盲降’,是因為它能夠提供精確的拉平引導。”資深飛行員、山航股份質量標準管理部總經理王德傑説。
“通過HUD儀表著陸係統給出的指引信息,飛行降落的實際下降軌跡相當于一個‘大圈’,而HUD上引導降落顯示為一個‘小圈’。將飛機的‘大圈’套住HUD提供的‘小圈’,飛機就能完成精準降落。”王德傑説,HUD技術的設計靈感來自二戰轟炸機的瞄準鏡技術。1987年,美國航空電子設備商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成功開發民用HUD。
一臺小小的“透明顯示器”為何有此功能?
王德傑表示,沒有安裝HUD的飛機,飛行員必須低頭觀察儀表盤上的各種儀表數據,而使用HUD,飛行員通過正前方顯示器就可以看到所有數據。“使用HUD進近(指飛機降落過程),在150英尺以上,飛行安全品質差別不大;而在150英尺以下,從儀表轉換為外界目視參考的過程並不是瞬間完成的,需要2—3秒的時間,這個時間對決斷飛機落地與復飛至關重要。”王德傑説。
能見度90米試飛在即
“係統自動化的安全性能和人的能動性到底哪個更重要?HUD的使用是否會削弱飛行員的操作能力?”
對于HUD的爭論一直存在。實際上,即便在美國的航空公司,飛行員在剛使用HUD時也有抵觸情緒;但在熟練掌握後,便獲到了廣泛讚譽。
除了上文提到的在起降過程中對飛行員的幫助,HUD還有其他功能。一般來説,副駕駛要實現穩定起降需1500小時的帶飛經驗,但使用HUD起降對副駕駛要求會降低很多。
民航局飛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民航具備HUD運行資質的機長共1484人、副駕駛1902人,2018年中國民航具備HUD的飛機將達到1000架。
據科技日報記者了解,下一步,民航局將重點推動HUD跑道視程90米起飛的試點和應用,強化中國民航低能見度運行能力的建設。 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吳萬淵

-
徵集丨2018"我向總理説句話"網民建言
2017-12-15 09:39:47
-
對于2018年開始的這些新規,你怎麼看?
2018-01-02 11:09:33
-
關注!2018年,中國這10件大事非常重要
2018-01-02 11:09:33
-
2018年,這些稅改與你的錢包有關
2018-01-02 11:09:33
-
"超級月亮"要來!欣賞那些驚艷蒼穹的滿月
2018-01-02 11: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