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研氣球斷線飛走 稱無危害
9月2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課題組在山東省濟南市章丘氣象局進行氣象研究時,係氣球的纜繩被風吹斷,氣球攜帶數臺儀器飛走。
昨日下午,該研究所發布情況説明稱,氣球中所有儀器均無污染和爆炸危險,探測的數據也不涉及保密項目。另外,氣球下降過程比較慢,目標較大,不會對人身造成損害。截至昨晚8時,氣球仍未找到。
昨日中午,一則有關氣球的“尋物啟事”在新浪微博流傳。
啟事稱,9月25日下午,在山東省濟南市章丘氣象局探空站,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課題組進行氣象研究時,探空氣球的線斷開,氣球隨風飄走。啟事下方留下了一個聯係方式,並表示知情者“可以撥打電話提供線索,一經證實找回氣球,將獎勵線索提供人4000元,多人提供線索酬金平分。”
昨日下午3時許,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員陳先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此事。他表示,丟失的氣球長約2米,寬約1米,呈鯨魚狀。該氣球主要用于氣象探測,下方攜帶有數臺儀器。截止到昨晚8時,氣球仍未找到。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官網發布的情況説明稱,為執行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典型地區雲係結構與輻射氣候效應研究”第一課題“中國典型地區雲係結構與輻射氣候效應研究”,9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數人,在基金任務書選定的觀測地點(濟南市章丘區氣象局)進行係留氣球觀測。
當日下午4時50分左右,氣球下降到離地高度300米時,該高度處出現較大風速,係留氣球的纜繩被意外拉斷。氣球攜帶數臺儀器飛往高空,10分鐘後脫離視線。
説明提到,9月24日,章丘區氣象局已為此申請並獲空管許可。氣球攜帶儀器涉及氣體氣溶膠採樣、氣象探空等。數據不涉及保密項目,所有儀器均無污染和爆炸危險,且下降過程會比較慢,目標較大,不會對人身造成損害。課題組正在處理後續事宜。
■ 專家説法
專家稱氣球危害飛行物概率小
據公開資料顯示,係留氣球是指,用纜繩將其拴在地面絞車上,並可控制其在大氣中飄浮高度的氣球。係留氣球是一種無動力氣球飛行器球體內充氦氣。作為一種升空平臺,係留氣球可用于大氣和環境監測、緝私等民用領域。
北京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張明英告訴新京報記者,係留氣球滯空時間長,造價和維護費用低廉,且可以進行回收,因此,常用于大氣邊界層探測。對于上述氣球飛走一事,他表示,和氣球、儀器的價值相比,“氣象數據更有價值,可能會記錄下一些氣象要素及氣象變化情況。”
纜繩是係留氣球的一個關鍵部位,氣球的升空、回收都是通過纜繩來實現的,因此,纜繩既要有足夠強的力學性能,又要有傳輸球上設備所需的電信號、光信號等功能,同時還要有防雷擊特性。張明英表示,一般情況下,纜繩不會出現問題,“但如果遇到短時大風,或者纜繩的質量、地面的固定物出現問題,有可能導致纜繩被拉斷。
氣球意外飛走,會不會對飛機等飛行物造成影響?對此,張明英稱,係留氣球升空需要經過相關部門批準,時間、地點、范圍均會有所限制,不會對飛機航行造成影響。即使氣球飛走了,升到一定的高度後,它會自動爆炸,此外,裝有放氣裝置的氣球到達一定高度後,也會自動放氣降落。“因此,氣球意外飛走,對飛行物造成危害概率非常小。”張明英稱。
■ 延展
係留氣球意外脫離時應按規定及時報告
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在升放無人駕駛自由氣球或者係留氣球方面,《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已作出規定。
《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規定,禁止在依法劃設的機場范圍內和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升放係留氣球(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進行升放係留氣球活動,必須經設區的市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會同有關部門批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
升放係留氣球時,應當確保係留牢固,不得擅自釋放。係留氣球升放的高度不得高于地面150米,但是低于距其水平距離50米范圍內建築物頂部的除外。係留氣球升放的高度超過地面50米的,必須加裝快速放氣裝置,並設置識別標志。
此外,據該條例規定,升放係留氣球中,如果遇到無人駕駛自由氣球非正常運行的;係留氣球意外脫離係留;其他可能影響飛行安全等異常情況,升放單位、個人應當及時報告有關飛行管制部門和當地氣象主管機構。
據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未經批準擅自升放係留氣球的;未按照批準的申請升放的;在規定的禁止區域內升放的;未按照規定設置識別標志的;未及時報告升放動態或者係留氣球意外脫離時未按照規定及時報告的,有以上情形之一,由氣象主管機構或者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鏈接
乘氫氣球採摘松子 男子飄走失蹤
氣球飛走一事,之前也曾發生。9月20日,吉林省臨江市一位59歲畢姓男子,在乘坐簡易氫氣球採摘松子時,氣球突然失控,飄向空中。
昨日,失蹤男子的妹妹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氣球是當地一位做松子生意的老板購置的,哥哥只是為其打工,每天拿400元酬勞。當天在採摘松子時,下面的人沒有拽住,隨後氣球飛出,上面只有幾瓶花生露。
截至昨日,該男子已失蹤8天,家屬已經將此事報告邊防派出所。
另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至少已經發生了七起工人乘坐氫氣球不小心飄走的事件,但是工人最終都成功獲救。當地民警表示,這種氫氣球是有一種控制高度的排氣拉鎖的,可以用來控制氣球內氣體的總量,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畢姓男子沒有排氣操作。他在氫氣球上也沒有帶手機。這也為尋找增加了難度。
果殼網主筆、知名科普達人瘦駝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由于氫氣易燃易爆,國家對于氫氣的使用有嚴格規定,無論是作為娛樂工具還是運載工具,氫氣球都嚴禁載人。
瘦駝表示,想讓氣球浮起來,只需要氣球重量比人的重量稍微高一點,但由于氣球産生的浮力非常小,因而仍然需要很大的體積,這樣氣球就不容易被控制。邊疆地區採松子使用氣球,還要考慮到邊境問題,相關公司或個人應該自覺規范自身行為。
新京報記者 趙凱迪 曾金秋
-
中科院9家國家雙創基地孵化700余企業 帶動就業逾萬人
2017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將于9月15日至9月21日舉辦。據不完全統計,中科院9個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單位已累計發起和管理基金逾20只,基金總規模超過50億元,累計孵化企業700余家,帶動社會就業逾萬人。2017-09-08 07:31:20
-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高松寄語營員
2017-07-16 10:55:59
-
“中科院最美玫瑰”李佩逝世 學生捐款為老人樹立雕像
李佩先生去世的消息傳出後,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會發起一項募捐,希望為李佩先生捐贈一座雕像。捐贈將通過在線募捐的形式進行,所有款項將打入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他們希望能把李佩先生的雕像放到郭永懷先生的雕像旁邊,“讓分別了近半個世紀的這對伉儷能夠重逢。”2017-01-13 10:05:30

-
如何才能讓“空巢父母”不空心?
2017-09-27 11:31:27
-
4類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2017-09-27 11:31:27
-
今秋最強冷空氣來襲,北京"最長夏天"或結束
2017-09-27 11:31:27
-
十月新規:侮辱國歌或被追究刑責
2017-09-27 11:31:27
-
花百萬留學回國做按摩師,真的丟人嗎?
2017-09-26 1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