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下一步,借助“互聯網+”為當事人提供遠端開庭、質證、訴訟材料補充、調解等訴訟服務,從而真正實現“家門口打異地官司”
據報道,北京法院全轄區及京津冀三地的7家試點法院已實現跨域立案服務。在這7家試點法院,可以立所有北京法院管轄的案件,而在北京的任一家法院也可以立河北、天津5家試點法院管轄的案件。
在社會要素大流通和人員大流動的背景下,特別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三地人員、企業、資金、資訊互動日益頻繁,但異地訴訟也給當事人帶來了諸多不便,打一次異地官司,來回跑上幾趟甚至十幾趟都是正常事,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讓許多人感到難以承受。此次試點跨域立案,讓老百姓“家門口打異地官司”有可能漸成現實,這不僅可以減輕當事人的訟累,還可以建立起法院之間橫向和縱向係統化、常態化、制度化的協同聯動機制,從而開創跨地域、跨法院、跨層級的訴訟服務新格局,改變各個法院之間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狀況,實現聯動融合、開放共治的社會治理新要求。
不過,我們也關注到,此次試點,試點法院只是為跨域立案提供服務,當事人雖可就近選擇人民法院提交登記立案申請,但該法院只是負責接收當事人起訴材料、核對當事人身份資訊,進行初步形式審查,是否立案等仍然是由管轄法院負責,證據交換、初步審查、開庭也仍然需要到管轄法院進行。也就是説,在多數情況下,當事人只是少跑了一趟腿。
事實上,如果是單純接收立案材料,各級法院通過完善網絡資訊係統,是可以自行完成的,甚至不必通過法院之間跨域立案。前些年,不少行政復議機構、信訪機構就已開展類似的試點。最近兩年,也曾有法院建立了“網上自助立案”平臺,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完成立案申請。因此,法院之間跨域立案如果想取得預期目標,還應當進一步完善措施,加大便民力度。
比如,跨域協作法院之間不僅要協助收轉立案申請材料,還應當能夠提供風險提示、立案指導、法律釋明等職責,當事人如果有需求的,還應當可以提供遠端溝通服務。下一步,要借助“互聯網+”的“資訊之翼”,為當事人提供遠端開庭、質證、訴訟材料補充、調解等訴訟服務,從而真正實現“家門口打異地官司”。
當然,跨域立案面臨的問題也不少。比如,有的法院本來人員場地就緊張,難以為異地申請當事人提供太多的設備、場所,異地立案者可能感覺反而不如到管轄法院方便;有的法院為避免麻煩,還可能會以各種借口讓當事人回管轄法院立案等等。如何避免出現這些問題,都還有待于出臺更詳細的具有操作性的規定。□朱恒順(人大工作者)

-
當古詩詞進入高考作文題目,你會如何進行寫作?
2017-06-08 08:37:45
-
今年高考作文題大全!你覺得哪篇難寫?
2017-06-07 13:47:33
-
家鄉屬相星座,求職遭遇歧視該怎麼破?
2017-06-07 11:18:38
-
食藥監局擊破十大食品謠言:低鈉鹽不是“奪命鹽”
2017-06-07 11:18:38
-
今天,讓我們一起為940萬考生加油!
2017-06-07 10: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