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廖俊波(左一)在武夷新區查看新區規劃。南平市政府供圖
廖俊波一家三口的早年合影。
2014年4月18日,廖俊波與村民座談,給老人遞上茶水。徐庭盛 攝
原標題:廖俊波的南平印跡
陳善軍從來沒有接到過這樣的命令:動員縣裏各個單位、村委會,讓人們不要參加廖俊波的遺體告別儀式。
這位政和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心裏頗為煎熬:“我參加工作20年,只聽説過組織人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從沒聽説過阻止人參加的。”陳善軍説,“沒辦法,上級組織要求只能去幾個代表。”
控制現場悼念人數的決定是南平市委做出的。“5個小時在網上悼念他的人就破了10萬,不控制不行,弄不好要出事。”南平市委宣傳部新聞科長朱文婷解釋。
盡管一再控制,3月24日到南平市殯儀館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人數仍然達到了近千人。“門外都是一大片人,隊伍排得很遠,我第一次見到這麼多人來送一個人。”南平市殯儀館館長吳棋全説,悼念廖俊波的挽聯就有一千多幅。
“他走得太可惜了,用我們土話講是‘好碗打壞了’。”政和縣熊山街道解放村村支書黃學友感嘆,他原本想看看廖俊波還能創造哪些奇跡,“可惜再也看不到了。”
廖俊波,福建省南平市常務副市長,3月18日晚在出差的路上遇到車禍離世,年僅49歲。
“省尾”書記
“你家裏是做什麼的?”大學裏,有同學問廖質琪。
“我爸爸是包工頭。”廖質琪記得自己的回答。
這是廖俊波對自己工作的總結,他對女兒説,自己就是一個“包工頭”。
從政22年,他幹了18年“包工頭”。1995年,27歲的他被選拔到邵武市委辦公室工作,此前他是一名鄉鎮中學物理老師。
從1998年當鎮長開始,他當過縣級市的副市長、工業園管委會主任、縣委書記,直到離世前成為南平市常務副市長、武夷新區管委會主任。
從當鎮長開始,他就一直在和工地打交道。不同的是,他的工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有人粗略估計,廖俊波從無到有建成了4座工業園,造了半座新城,還修了沒法統計數量的路和橋。
在原邵武市委書記林小華看來,廖俊波就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工頭”,幹完一個工地換下一個工地,總能把活完成得又快又好。
但在2011年6月,廖俊波被任命為政和縣委書記的時候,看好的人並不多。
盡管廖俊波是南平市出名的“能人”,此前多次創造奇跡,但仍有許多幹部對他心有疑慮,“是他把政和改變,還是政和把他改變?”
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根據福建省統計局資料,2011年政和縣GDP24億元,人均GDP1.4萬元,在福建省58個縣級行政區中,兩項都是倒數第一。
政和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鄭滿生説,因為落後的經濟,政和被人戲稱為“省尾”。
一位熟悉當地情況的幹部説,當時政和幹部的士氣十分低下。當時老百姓編了這麼一句諺語:“當官當到政和,洗澡洗到黃河。”形容來政和當幹部是件倒霉的事。
1999年10月,原政和縣委書記丁仰寧落馬,3年時間裏,這個喊著“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的縣委書記大肆賣官,共有大小官員246人涉案,其中副縣級以上14人,當時的媒體評論説,“規模之大,在中國賣官者中,無人出其右。”
“因為丁仰寧腐敗的事,上級組織在使用我們政和幹部時有顧慮。而且我們政和這麼多年都是最窮的縣,在上面不管開什麼會都是最後發言。廖俊波來的時候,許多幹部其實已經習慣當最後一名了,沒有什麼幹勁。”政和縣政協副主席魏常金説。
剛到政和,廖俊波沒有急著布置工作,他悶頭在縣裏調研了兩個月,到一個個鄉鎮、社區、企業了解情況。2011年8月,他將全縣200個副科級以上單位的負責人召集到一起,搞了一個“頭腦風暴”,商量發展政策。
經過三天的討論,會議決定重點突破工業、城市、旅遊、回歸等四大經濟。“他開這個會,就是為了讓幹部們親身參與到政和的發展規劃上去,把步子踏齊,統一思想。”魏常金説,廖俊波當時給幹部們定了兩條“紅線”:“不準不幹事,不準不團結。”
規劃有了,規矩定了,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廖俊波,想看他如何破局。
“老哥,來,我們來一起做咧”
廖俊波的秘訣是,調動所有幹部的積極性。
他將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捆綁運作,全部推到一線:縣裏成立城市經濟發展、工業平臺建設、茶産業發展等11個工作項目組,四套班子的領導分別負責若幹個項目組的運作。
縣裏出臺獎懲措施,每年評選一次“創業功臣”,被評上的幹部,獎勵現金2萬元,“官升一級”;同時縣裏出臺規定,對不合適的領導幹部,進行調整。
當時,許紹衛是政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當時因為縣城建設牽涉的利益多、工作比較復雜,廖俊波希望許紹衛能出山“坐鎮”,兼任縣城熊山街道的黨委書記。“我跟他説我老了,精力不行了,頭發都白了。”許紹衛回憶。
第二天,廖俊波再次登門,而這次,他帶了一盒染發劑,“頭發白了,我送你一瓶染發劑。”許紹衛説,對廖俊波這樣的“招數”,他哭笑不得,只能答應。
2011年底,廖俊波籌建政和經濟開發區。得知時任熊山街道辦主任魏常金曾經在工業部門工作了大半輩子,是政和最懂工業的幹部之一,于是找到了魏常金。
“我那時已經50多歲了,準備‘退二線’。”回想起6年前的談話,魏常金説,自己拒絕了廖俊波。“我不缺錢,我對仕途也沒想法了,畢竟年紀到這兒了。想著就這樣按部就班‘退二線’,搞工業園太辛苦了。”
廖俊波沒有放棄,過幾天後又找了魏常金談話。
當被廖俊波第三次找的時候,魏常金無奈“屈服”了。“他這個人有個特點,管理幹部從來不會強迫你,都是從真情來感動。”魏常金還記得廖俊波“忽悠”自己時説的話,“老哥,來,我們來一起做咧。做事業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啊,看見那個廠一棟棟建起來,看見一個個企業投産、做大,很好玩的,來一起做咧。”
“一個縣委書記能這樣找你談話,不説賣命,起碼得對得起他吧?”魏常金説。
“以情感人”,許多與廖俊波共事過的人對他都有這個評價。
2007年,廖俊波受命在荒山野嶺間組建工業園——榮華山産業組團。
原來在榮華山産業組團管委會辦公室工作的孫傑記得,有一次辦公室需要準備一份復雜的材料,幾個年輕人打算熬夜做完。
廖俊波知道他們要熬夜,就一直陪著他們。“領導,你又沒有事情,坐在旁邊看著很影響我們戰鬥力。”淩晨時,孫傑向廖俊波半開玩笑。
“我看你們這麼辛苦,我就這樣回去心裏過意不去。”廖俊波回答。
廖俊波最後陪到淩晨3點半孫傑幾人下班才回去。“碰到這樣的領導,他比你還辛苦,你怎麼好意思偷懶?”
在許多人的印象裏,廖俊波是一個柔軟的人。他臉上總帶著笑,很少發脾氣。但事實上,他調整幹部毫不手軟。到政和的第一年,他就調整了8個主要單位的負責人。
他説,要讓幹事的上來,不幹事的走開。
一名政和幹部説,廖俊波調整幹部都是從能力和成績説話,縣裏的幹部“整體是服氣的”。“一個縣城巴掌大,什麼消息都瞞不住。他調整了那麼多幹部,只要有一點不公正、不幹凈,告狀的信怕是能把上級領導的辦公室塞滿。”
廖俊波到任第二年,政和縣在福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指數提升35位,上升幅度全省最大;2013年、2014年蟬聯全省發展十佳;財政收入由2011年的1.6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4.9億元,GDP、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工業總産值翻番。
-
中共中央關于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稱號的決定
2017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省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長、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廖俊波同志任職期間,牢記黨的囑托,盡心盡責,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撲下身子、苦幹實幹。2017-06-06 20:08:37
-
縣委書記的楷模 百姓心中的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對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的重要指示在廣大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題:縣委書記的楷模 百姓心中的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對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的重要指示在廣大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2017-04-19 21:22:58
-
“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因公殉職 年僅49歲
3月19日淩晨,福建省南平市官方新聞網站——大武夷新聞網披露,18日傍晚,南平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廖俊波同志出差途中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年僅49歲。2017-03-19 11:20:03

-
為何這麼多人喜愛中國?答案讓人心服口服
2017-06-06 10:54:59
-
多省份公務員省考筆試放榜,有作弊者被記誠信檔案
2017-06-06 10:43:26
-
愛眼日 | “手機老花眼”來襲!快看看你中槍了沒……
2017-06-06 10:18:18
-
恢復高考40年,來説説你的高考故事!
2017-06-06 08:49:47
-
影響1.3億人的公積金,將有這個變化
2017-06-06 1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