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廣州5月21日電(記者田建川)首屆“氣象科技活動周”21日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中國氣象局、科技部等單位主辦,除了在廣東科學中心的主會場,全國范圍內還開展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開放、氣象科技下鄉、氣象科普進社區等係列科普活動。
在廣東科學中心,GRAPES全球數值預報係統、MICAPS4.0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係統和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業務係統等一大批氣象科技成果在展區亮相。在科普體驗活動展區,則充分利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通過搭建3D場景,重現臺風等天氣過程和自然災害的“現場”,公眾可以身臨其境“觸摸”雲朵、感受大氣環流,並模擬體驗天氣預報員等。
據中國氣象局介紹,氣象部門近年來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GRAPES區域數值預報係統水平分辨率由15公裏提升至10公裏,實現了衛星導風、掩星折射率等非常規觀測資料同化應用的零突破等等。
“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是氣象部門最核心的主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説,氣象衛星、氣象雷達和中國的超級計算機等現代科學技術助推了氣象預報準確率的提高。
中國氣象局介紹,當前,我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平均為87.2%,最高氣溫、最低氣溫預報準確率分別為80.9%、85.1%,暴雨預報準確率較2015年提高了22%。
近年來,我國氣象部門以普及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氣象科技知識應用和成果轉化為重點,不斷擴大氣象科學知識的覆蓋面。據介紹,2016年全國氣象科學知識普及率為77.16%,比2015年提高5.29%。

加載更多
-
把小長假拼成"大長假"?六大問題你必須知道
2017-05-21 13:32:17
-
北京整治校園周邊“五毛零食” 清退相關食品
2017-05-21 13:19:02
-
揭秘DNA實驗室:通過技術5年鎖定1700名嫌犯
2017-05-21 13:11:25
-
血的教訓!這種“奪命扣”千萬別再用!
2017-05-21 13:11:25
-
美味的葡萄幹在吃之前,到底要不要清洗一下?
2017-05-21 11:23:15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