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30日,創業板631家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了2016年度和2017年一季度業績。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創業板2016年整體業績增速創下近5年新高,部分戰略性新興産業公司表現尤為突出,進一步凸顯“成長”和“創新”特色,已經成為引領國家新經濟發展的引擎。創業板上市公司2016年經營情況呈現四個方面特點。
一是內生增長驅動業績創新高。2016年度,創業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180.91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45.1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05%和36.39%,大幅超越深市整體業績增長15.10%和26.39%的水平。這也是創業板凈利潤增速首次超過營業收入增速。剔除周期性影響較大的農林牧漁行業公司後,創業板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速分別為34.05%和31.19%。內生增長型公司(當年無實施完成重大資産重組)實現凈利潤795.83億元,佔比84.20%,是創業板“利潤大戶”;其在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增長額中貢獻率達到78%和67%,説明內生增長依然為創業板公司增長的主要因素。
二是戰略性新興産業公司持續發力,龍頭公司不斷涌現。去年創業板395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29.22億元,同比增長37.01%。其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産業公司增幅分別為56.24%、45.80%和43.77%,顯著高于創業板整體水平。一些龍頭企業繼續領跑,溫氏股份、三聚環保、藍思科技等6家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溫氏股份、碧水源、三聚環保等8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0億元。
三是研發投入力度加大,進一步凸顯創新特色。2016年度,創業板公司不斷強化培養創新能力,共投入研發經費382億元,同比增長29.26%。計算機行業公司的平均研發強度超過9%,生物醫藥和國防軍工行業公司的平均研發強度超過6%,遠高于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國家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佔GDP2.5%的目標水平。創業板高新技術企業家數達559家,佔比88.59%,擁有的與自營産品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已達19920項。
四是整體資産負債率保持較低水平,財務風險可控。2016年年末,創業板整體資産負債率為36.90%,遠低于深市整體非金融上市公司57.63%的水平,從一個側面説明創業板整體財務狀況較為穩健,風險可控。
2017年一季度,創業板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繼續保持雙增長,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008.76億元,同比增長36.23%;實現凈利潤183.47億元,同比增長12.07%。剔除農林牧漁行業公司影響後,創業板公司2017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39.91%和26.02%。
-
2日創業板指漲0.01%
2日創業板指以1849.21點低開,隨後保持震蕩走勢,以1850.85點報收,比上個交易日漲0.12點,漲幅0.01%。2017-05-02 17:18:18

-
三大運營商提速降費,你有何期待?
2017-05-02 10:53:58
-
“五一”剛過,這八個消息將影響你的工作生活
2017-05-02 10:53:58
-
定了!7月1日起全國范圍實施異地辦理身份證
2017-05-02 10:53:58
-
有領導主動停發朋友圈:受不起那麼多點讚
2017-05-02 10:53:58
-
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症,已被批準臨床使用
2017-05-02 10: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