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銀監會監管重磅政策接連亮相,去杠桿、防風險意圖明顯,這也讓資金緊縮預期漸增,國債期貨萎靡不振。多位機構人士表示,監管政策仍是影響近期國債期貨的核心變量。
周五,在黃金隔夜走勢強勁,避險情緒升溫的氣氛帶動下,早盤國債期貨一度走強。不過,監管升級,流動性緊縮預期仍揮之不去。最終在股市、商品的帶動下,期債再度步入調整,尾盤一度跳水。
截至收盤,十年期主力合約T1706收報96.490元,跌0.3%,周跌幅0.59%;五年期主力合約TF1706收報98.815元,跌0.18%,周跌幅0.43%。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仍十分謹慎,同時銀監會監管升級主導了整個行情。
周一,央行再度延續了暫停逆回購的策略,至此已連續十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市場認為,央行在維持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仍保持偏緊態度。國債期貨也開始了本周弱勢調整的行情。此後央行繼續暫停逆回購。直到在巨量MLF到期之日,央行才重啟逆回購,並發放了PSL。不過,到期的MLF並沒有續作,整體而言仍以回收流動性為主。
央行在公開市場控制流動性並非市場所最為忌憚。銀監會本周連續發文,升級金融監管,成為影響期債的核心因素。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指導意見,涵蓋銀行業10大主要風險類別。與此同時,各地銀監局正在開展“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三套利現場專項檢查。
銀監會重點強調的監管套利,包括了信貸額度、資本計提、票據等方面的套利操作,規避監管具體指標。
“這直接限制了銀行不良資産、理財與同業負債等一些業務,同時也表明,同業、票據、理財存在資金沒有進入實體經濟的現象,態度嚴厲。”一位資管人士表示。
其中,還強調了“同業存單”是否存在空轉現象。文件指出,銀行要審查是否通過大量發行同業存單,進行同業理財投資、委外投資、債市投資,導致期限錯配,加劇流動性風險隱患;延長資金鏈條,使得資金空轉套利,脫實向虛。
“從文件表述看,監管層對于潛在金融風險已經全方位調研,監管升級色彩濃厚。”上述資管人士認為。
國金證券分析師邊泉水認為,監管升級應該是本周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內,最值得關注的事件。“監管政策落地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國債期貨未來走勢。”他強調。
影響本周市場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地緣局勢不穩引發的避險情緒,但這僅僅成為引發期債高開的理由。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王洋認為,本周經濟基本面預期穩定、貨幣政策從緊憂慮和“去杠桿”政策風險尚需落地這三者之間形成債券收益率的多空博弈,導致國債期貨波動性明顯放大。更長周期、更長時滯的政策因素反復擾動市場情緒和預期,直接給金融機構資産負債行為調整帶來直接的壓力。
從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的發展思路看,商業銀行內同業和理財業務這種帶有更鮮明的“非銀金融”屬性的部門將是金融係統“去杠桿”的重點,也將是主導未來債券配置需求變動和收益率漲跌的主動力,金融機構風險偏好的變化將是短中期的決定因素。
針對于未來行情,王洋認為,需要密切關注監管政策的演化和金融機構資産負債行為的調整,若債券收益率出現顯著上升,或將迎來較佳的做多配置良機。(記者 孫忠)
-
債市對外開放穩步推進 首只離岸國債期貨在港上市
4月10日,首只離岸市場交易的內地國債期貨在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從當日市場表現來看,港交所的國債期貨合約表現較為平穩,但成交相對清淡。2017-04-11 07:53:06
-
專訪:加強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開放——訪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
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日前在倫敦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倫敦金融中心具有多方面的國際優勢,英國同業在交易和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值得中國企業學習,英國“脫歐”會帶來不確定性,但對中國來説也是機會,可以先推進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為今後深入合作做好準備。2017-03-25 15:48:06

-
【活動】古裝人像外拍 攝影有獎徵集:賞花人
2017-04-11 20:21:29
-
好消息!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後會怎樣?
2017-04-14 08:31:22
-
有關工資:4月份這些利好消息影響你我
2017-04-14 11:11:33
-
高鐵漲價,快來看看你家啥情況?
2017-04-14 10:56:02
-
警惕!手機這樣充電嚴重泄露隱私
2017-04-14 11: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