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在南水北調沿線建設生態大走廊
護佑一江清水奔涌向北(綠色家園)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江蘇揚州地處長江運河交匯處,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取水源頭的城市,揚州自覺打造清水廊道,護佑一江清水北上,率先啟動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建設。
為呼應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江蘇省在南水北調沿線高起點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以此為主軸構築起江淮大地的生態安全屏障。
生態自覺:
從嬉戲江豚看建設南水北調清水廊道
3月14日上午,揚州海事部門巡邏艇行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傳説地——瓜洲古渡口,看見3只江豚在長江中逐浪翻騰,猶如一家三口在親子嬉戲。執法隊員近距離抓拍的視頻,刷爆微信朋友圈。
瀕臨滅絕的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是重要的生態指示物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王克雄博士興奮地説,江豚的出現,是在為揚州的水生態環境以及江淮生態大走廊“點讚”。
江淮生態大走廊位于南水北調東線長江與淮河流域之間,以京杭運河為主幹線,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線路所流經的地級市為主要范圍,包括江蘇省揚州、泰州、淮安、宿遷、徐州等5市。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南起江蘇省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經江淮生態大走廊,北至山東德州、膠東地區,二、三期工程還將擴大到天津、北京地區。
2013年12月,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從揚州江都水利樞紐開閘提水,經沿線13座泵站逐級提升,一泓清水一路奔涌向北。
清水廊道關乎向京津冀魯地區億萬人口輸送安全飲用水。揚州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南水北調東線取水口所在地,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倡導“治城先治水”,近年來,揚州實施了“不淹不澇”“清水活水”工程,這是揚州改革開放以來市本級一次性投入最多、范圍最廣、惠及人數最多的單項重大基礎工程和民生工程。揚州把輸水沿線周邊地區340平方公裏范圍劃定為核心保護區,治污、防污、監管、涵養多管齊下,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和生態濕地恢復,全力打造清水廊道。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省長石泰峰多次來揚州調研,認為打造南水北調清水廊道,加快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與中央“五大發展理念”以及“共抓長江大保護”戰略高度吻合。為此,去年11月份召開的江蘇省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在南水北調沿線高起點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以此為主軸構築起江淮大地的生態安全屏障”。
在清水廊道沿線的廖家溝、邵伯湖水域設立江豚保護區,已成為國家和江蘇省江豚保護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南水北調的清水廊道,將持續地留住江豚的“微笑”。
轉型路徑:
從一個漁村之變看河湖治理“三退三還”
3月30日晚上,位于邵伯湖畔的揚州漁文化博覽園內,燈火明亮,歡聲笑語,香氣四溢,這裏正在舉行一場特色魚圓制作比賽。去骨刺、刮魚肉、打成泥、擠成丸……“白嫩宛凝脂,玉珠浴清流”,評委對“沿湖馬小嫂”崔海燕的獲獎作品,給予了富有詩意的評語。
這是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舉行的第二十二期“漁家學堂”。沿湖村有10多萬畝原生態濕地,是邵伯湖沿岸風景最優美的區域,為保護水生態,當地政府動員236戶漁民集中上岸,安置在新漁小區別墅群。“退漁還湖,漁民上岸,轉型發展既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方巷鎮副鎮長崔卉介紹説,村裏成立了生態旅遊發展公司,創辦特色漁家民宿,漁家餐飲引來天南海北的遊客,漁民休漁季節也能掙大錢。他們還學會了網絡營銷,去年10月份,一戶漁家民宿客棧接到了26萬元的湖鮮訂單。
揚州全域推行漁民上岸,退養還湖,讓河湖休養生息。“淮河水進入揚州後,與面積780平方公裏的高郵湖及其北端的寶應湖、南端的邵伯湖交匯。”揚州市環保局局長金春林介紹,揚州市今年初制定實施了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將投資近300億元,實施八大重點工程共66個項目,主要對3個湖泊沿岸3公裏范圍內實施“三退三還”:退耕、退漁、退養,還林、還湖、還濕地,今後5年,每年還湖面積不少于3萬畝。
高郵鎮塔西社區的高正龍,祖祖輩輩在高郵湖裏打魚為生,他一直反感圍湖養殖。“魚籪(攔河插在水裏捕魚蟹用的竹柵欄)插到哪裏,水草就在湖面瘋長,碧清的湖水漚得發綠發臭,看了心疼!”他説,“現在政府加緊實施高郵湖區退圩還湖等項目,這是給高郵湖和子孫積德的大好事。”如今,塔西社區152戶漁民有捕撈證,平均年齡58歲,孩子很少子承父業,他們將成為“末代漁民”。
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揚州不等不靠,率先啟動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先導工程和先導區建設,實施了江都水利樞紐環境綜合整治、“七河八島”生態中心、廖家溝飲用水源地保護等一批工程。
槐泗鎮關停了年産值上億元的造船産業。鎮長孫德彪説,看起來是“傷元氣”,其實是為綠色發展“增底氣”,槐泗鎮將著力轉型升級、修復生態,打造生態農業林廊綠色産業示范區。
揚州將江淮生態大走廊沿線1公裏范圍內劃為“禁養區”,明確年底前完成禁養區844家畜禽養殖場關閉搬遷工作。高郵市三垛鎮春生村村民鄭華年,2015年在三陽河岸邊搭建了4個大棚養雞,一年出欄18萬只雞。看到禁養畜禽通知後,他第一時間退掉了春季苗雞孵化的訂單。他説,雖然成本還沒有全收回來,但大局肯定要服從。
治污決心:
從一場“不過夜行動”看治污“啃硬骨頭”
1月9日,揚州3家企業因違規排放被舉報。當晚,揚州市委、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連夜趕赴現場督察整改。被曝光的江都仁達化學廠,連夜斷電停産並封堵排污口。至次日上午8點半,入江口處的漂浮物被迅速清除幹凈。整治污染“不過夜”,體現了揚州向污染宣戰的決心。
曝光自揭家醜,整改公開承諾。揚州就此拉開了鐵腕治污的序幕。一時間,環保、水利、城建等職能部門主動出擊,拉網式排查揚塵、排污等環境問題。當地媒體也積極投身其中,在重要版面、時段開辟欄目,高頻率曝光身邊的環境突出問題,讓污染行為無處遁形。不回避、不拖延、不包庇,對于污染問題堅決一查到底,截至3月上旬,揚州已經關閉畜禽養殖場30家,關停整改企業11家。
今年以來,江蘇啟動嚴厲的“263”環保專項行動,即“兩減六治三提升”:減少煤炭消費總量和減少落後化工産能,治理水環境、生活垃圾、黑臭水體、畜禽養殖污染、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和環境隱患,提升生態保護水平、提升環境經濟政策調控水平、提升環境監管執法水平,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揚州以“263”行動為抓手,掀起鐵腕治污的環保風暴,發力“啃硬骨頭”,奮力撣去GDP上的“灰塵”。
揚農集團是建廠近60年的化工企業,是揚州工業的“利稅大戶”。但在安全和環境上,揚農集團已成為中心城區的一塊“心病”。按照揚州“退城進園”的總體部署,揚農相繼完成了4個産品的搬遷、2個産品的停産退出和寶塔灣廠區的土地收儲。揚農集團負責人在電視上鄭重承諾:今年該廠區4個産品及中間體全部搬遷退出。有30多年歷史的兩座煙囪,已經開始拆除。華電揚州公司今年新上煤改氣項目,上半年兩臺燃氣組將陸續投産。
揚州對全市化工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編制“關停一批、搬遷一批、升級一批、重組一批”的目錄清單。針對環保生態的突出問題,制定11項行動方案,“水陸空”立體治污,為生態環境減負。(作者 胡儉)

-
【活動】古裝人像外拍 攝影有獎徵集:賞花人
2017-04-11 20:21:29
-
好消息!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後會怎樣?
2017-04-14 08:31:22
-
有關工資:4月份這些利好消息影響你我
2017-04-14 11:11:33
-
高鐵漲價,快來看看你家啥情況?
2017-04-14 10:56:02
-
警惕!手機這樣充電嚴重泄露隱私
2017-04-14 11: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