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造假直接入刑”,意味著“行政執法為主,司法介入不足”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有望改變。
據新京報報道,2016年,我國公安機關全年共破獲食品犯罪案件1.2萬起、藥品犯罪案件8500起,公安部挂牌督辦的350余起案件全部告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方面披露,下一步,公安機關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推動食品造假行為直接入刑。
“舌尖上的安全”,向來是備受關注的話題。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症結,就在于造假行為的違法成本太低。于此背景下,降低食品造假行為的入刑門檻甚至是直接入刑,這些年學界、商界乃至媒體,都多有呼吁。
今年1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就專門召開專家會議,專題研討全面貫徹落實“處罰到人”與推動摻假造假行為直接入刑。這次公安部相關負責人的表態,可謂與之呼應。
目前我國刑法規定,生産、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行為,將被入刑。而直接入刑,即意味著只要不符合正常的生産流程和食品安全標準,不管可能造成的傷害程度如何,生産者都將被刑事處罰。這客觀上將進一步凸顯食品造假的“結果犯”性質。
“食品造假直接入刑”,意味著“行政執法為主,司法介入不足”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有望改變。
在現行的監管模式中,對食品造假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分行政處罰問責和刑事問責兩種手段。若違法行為達不到刑事問責標準,由食藥、工商、市場等部門予以行政處罰。如果違法行為達到刑事問責標準,則由先期立案調查的食藥、工商、市場等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部門,或者由公安部門直接立案調查,啟動刑事問責程序。
而推動食品造假直接入刑後,公安部門可直接查處更多的食品造假行為,有更多的食品造假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這對食品造假者會形成更大的懲戒力、震懾力。這也跟食品安全監管“四個最嚴”要求吻合。
就眼下看,推動食品造假直接入刑,還需做好鋪墊。這就包括,要做好“違法行為范圍鋪墊”。按造假部位,食品造假可分為內在質量造假(如使用不合格原料、非法添加劑等)、外在造假(如包裝、標簽、宣傳造假);按造假程度,可分為輕微造假、嚴重造假。推動食品造假直接入刑,也應抓住重點、循序漸進,先從食品內在質量造假入手,也先從情節惡劣、危害嚴重的食品造假行為著手。
還要做好“刑責宣傳鋪墊”。食品造假直接入刑前,在生效緩衝期內廣泛宣傳入刑規定,讓食品從業人員普遍知曉,很有必要,在此基礎上再推行食品造假直接入刑,也能事半功倍。
而在公安部門監管視野和掌握的食品造假線索,受限于警力等的情況下,食藥、工商、市場等部門應該暢通與公安部門的食品造假線索移送機制,為食品造假直接入刑提供監管資源。
有了這些鋪墊,食品造假直接入刑也能具備更好的條件,更有力地撬動食品安全保障體係的整體完善與升格。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有獎徵集】新華網影巢雙周賽:最美春色
2017-03-17 08:42:47
-
中國網民失眠地圖發布,你的睡眠還好嗎?
2017-03-18 10:31:43
-
守護肝健康:全國愛肝日主題盤點
2017-03-18 10:32:28
-
自付、起付線…讀懂這些,你才真的懂醫保報銷!
2017-03-18 10:32:28
-
"入園難"、"擇校熱"…這些教育熱點將影響你我
2017-03-18 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