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3月14日電 題:明確“首負責任” 索賠保險兜底——電梯傷人維權難的“廣東突破”
新華社記者徐金鵬、周強、呂光一
不斷拔地而起的高樓在讓我國成為電梯使用大國的同時,頻發的電梯傷人事故也成為安全監管的難題。
作為電梯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先行試點省,廣東通過電梯確權明確第一責任,構建保險賠付機制,有效破解受害者“維權難”。改革近5年來,廣東省萬臺電梯事故數和死亡人數下降超五成,遠低于全國平均數。
電梯出事物管負“首責”
“首負責任”正成為物業管理公司的“緊箍咒”。2015年5月,作為我國電梯首部地方性法規,《廣東省電梯使用安全條例》審議通過,經過3年試點,行之有效的“首負責任”得到採納。
“由于電梯安全涉及所有者、使用者、物業管理者、技術管理者和具體使用者等多個主體,往往造成安全責任主體不清。”廣東省質監局特設處處長張志光説,按規定,電梯使用前必須明確使用管理人,其中委托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物管為使用管理人,只有抓住使用管理人的“牛鼻子”,才能將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電梯安全三分靠制造,七分靠維保。長期以來,不少維保單位通過降低服務質量,以“價格戰”爭奪市場。數據顯示,我國電梯原廠維保僅為20%,而西方發達國家則高達80%。
“一些物管為了降低成本,更傾向于找出價更低的維保公司,對價高質優的原廠維保拒之門外。”廣州市質監局特設處處長楊延暉説,“首負責任”明確了電梯事故的“冤頭債主”,讓物管不敢在電梯安全前動“歪心思”。
在有2700多戶居民入住的廣州市保利西海岸匯海花園,48臺電梯“不惜成本”全部改為原廠維保。小區物業經理范新花説,“首負責任”讓物業管理在電梯安全面前不敢馬虎,小區每年電梯維保費支出近100萬元,還主動為電梯購買保險。
改革成效已經顯現。數據顯示,廣東2016年電梯保有量超61萬臺,確權率達98%,原廠維保比例提高到44%。廣東萬臺電梯事故數和死亡人數從2012年的0.17和0.14,下降到2016年0.08和0.048,與歐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當。
先賠後追個人最高限額100萬元
一直以來,圍繞電梯安全事故賠付引發的推諉現象令受害者苦不堪言。“由于缺乏第三方裁定機制、賠償標準和賠償金儲備,改革前幾乎每年都有因賠償問題上訪的情況,而基層市場監管部門疲于應對。”深圳市場監管局特設處處長張少標説。
為破解困局,廣東在全國開展電梯安全監管體制改革時,便引入電梯責任保險,以建立保險公司為主體的電梯事故社會救助體係。
作為保險經紀公司,江泰保險在深圳首次採取了“一方投保,多方受益”的統保方案。“這種新型保險是打破了以往‘誰投保誰受益’的局限。不管誰的過錯,不管發生多大事故,也不管誰投保,保險公司均可以做到先賠後追。”江泰保險副總裁朱戈説。
2016年12月,深圳高峰社區小早工業區1臺貨梯運行至4樓與5樓中間位置時發生故障,一名被困乘客強行扒開電梯門自行逃生時,不慎墜井致死。經協商,最終達成100萬的先行賠付方案。江泰保險廣東分公司經理鄧振鵬説,快速理賠及時化解了一場可能因相關各方久拖不解的事件。
官方數據顯示,廣東電梯責任險投保率已從5%上升至76%,賠付案件總數255件,金額達282萬元。張志光説,隨著消費者維權索賠意識增強,只有建立社會救助體係才能破解電梯“小事故無人理,大事故無人賠”的困局。
此外,保險也成為除政府監察人員和檢驗員之外的第三股外援。江泰保險廣州分公司總經理馮潔玲説,公司成立了電梯安全巡查隊伍和組建電梯風險專家團隊,對投保電梯進行安全巡查,對出保高的小區將提高保費。
革新維權理念改變“店大欺客”
位于廣州番禺區的開陽閣是一棟高33層的單體住宅樓,小區有256戶,居住人口達800多人。從去年5月開始,三臺電梯頻繁出現問題,其中兩臺甚至出現停擺。業主與物管、居委會多次溝通也難以解決問題。
“電梯安全領域專業性極強,零配件質量如何?價格是否公道?是大修還是更換?雖然我們也搭建了協商平臺,但無論是業主代表,還是基層政府,大家都搞不太懂。”廣州番禺市橋街道社會事務科科長羅瑞輝説。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廣州市質監局搭建起電梯事務社區治理平臺,統籌居委會、業主代表、物管方、維保方、民意代表、電梯廠商、質監局、行業協會等六方力量。在平臺的統一協調下,開陽閣開始籌備業委會,重新聘用了物業公司,確定了籌資方案,三臺老舊電梯改造順利走上日程。
“隨著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潮的到來,如果採取傳統的‘大包大攬’管制模式,政府部門將被‘牽著鼻子走’。”廣州市質監局局長姚建明説,“以政府公信力背書,搭建社區治理平臺,做大做強業主群體,才能改變物業‘店大欺客’的狀態。”
這是廣東電梯安全監管告別一味依賴政府的縮影。“安全和質量不是單靠政府部門‘管出來的’,必須充分發揮消費者的力量。”廣東省質監局局長任小鐵説,“罰得傾家蕩産不如賠得傾家蕩産,我們沒有走強化行政監管的老路,而是強化消費者直接維權索賠。”
“行政處罰最高30萬元,難形成震懾作用,且維權成本太高,而讓消費者通過民事索賠沒有封頂,也不怕企業拖延。”任小鐵説,在安全領域,只有激發消費者主動維權的意願,讓每一個消費者都成監督員,才會讓企業在安全面前“如履薄冰”。
-
南京最“高齡”電梯81歲了 屬于可使用狀態
南京市質監局3月6日發布了南南京市電梯安全“白皮書”,除了披露南京電梯的“幾個最”,還曝光了一批電梯困人故障高發的使用單位名單。2017-03-08 14:35:10
-
海口:符合條件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政府補助一半資金
為消除老舊住宅電梯安全隱患,確保海口市電梯的安全運行,海口市政府決定利用3年時間完成對全市無維修基金老舊住宅電梯修理改造更新工作。2017-02-28 09:19:27
-
我國將推進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
今年開始,我國將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各省均有城市建成電梯應急處置平臺。2017-02-26 14:37:0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2017年“我向總理説句話”建言徵集活動
2017-02-21 09:55:26
-
[兩會單車日記]一輛有故事的共享單車
2017-03-06 13:49:35
-
部長談教育那些事兒,哪件説到你心坎兒上了?
2017-03-10 09:13:59
-
想生二孩,看看兩會釋放出哪些好消息?
2017-03-14 09:52:29
-
這8個問題告訴你,納稅人的錢用到哪兒了!
2017-03-14 09: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