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普及,跨越了地域的局限,為興趣社群的發展提供了更多便利。
蹭課這個詞,對在校大學生來説並不陌生。每到選課的時候,受歡迎的課程往往“一課難求”,由此産生了人數眾多的“蹭課族”。他們穿梭于大大小小的教室,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來旁聽。但對于一個學校而言,優質的課程資源畢竟有限,不能滿足所有人,為此,構建學習型社群就成為了一種可能。
近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了題為《跨越50所高校的人文課堂》的新聞,介紹了“武漢蹭課聯盟”這一公益組織。“上遍武漢所有大學,去蹭他們的每一場講座和公開課”,如今這已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成為了“蹭課聯盟”成員的實踐目標。年輕的90後學子,正在通過自我組織、自我管理,將創意變為現實。
類似“蹭課聯盟”的公益團隊近年來在各地陸續出現,如“北大清華講座”“滬寧杭講座”等。他們收集高校優質的課程資源,通過微信、微博、QQ群等形式發布資訊,惠及廣大學子與社會聽眾。
志願者的熱情與專注值得稱讚,而其背後的科技與社會因素也需要關注。在這個互聯網普及的時代,新媒體日益成為人們獲取學習資源的平臺。無論是“蹭課聯盟”還是“北大清華講座”,都將新媒體作為資訊傳播的重要渠道。有著共同興趣的陌生人,往往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相互認識,進而形成社群,共用學習資源。在社會學上,有所謂“弱連接”的概念,處在同一網絡中的成員由于相似的態度、價值觀念,能夠高效地傳遞資訊,互聯網的發展為這種資訊傳播方式提供了可能。
盡管網絡學習具有開放性和自主性,但其所借助的載體畢竟是一個虛擬空間,線上互動容易使交流缺少深度與情感表達,而線下的面對面溝通,則可以彌補這一缺憾。對年輕人來説,線下的互動交流會更注重個人分享所帶來的多元體驗。近年來所出現的城市青年空間,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青睞。這其中有傳統的讀書分享會,也有影視沙龍、戲劇工作坊以及長期的公益圖書館項目。青年空間的活動,既強調群體的合作,又關注個體的分享體驗,使參與者能夠較深入地參與到社群活動中,進而創造和傳播新的生活方式。
未來的學習型社群,離不開互聯網,也離不開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網絡的普及,突破了地域的局限,為興趣社群的發展提供了更多便利,而人與人的線下交流,則拉近了社群成員的心理距離,方便開展深入討論,從而能營造公共空間中的學習氛圍。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活動基本是由青年自發形成、自我管理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下青年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型社群中,他們將會扮演重要的角色。(俞詩逸)
-
知識有“市”終有“價”
公眾號付費訂閱和付費提問等文字有償閱讀形式,提供了一個內容優勝劣汰的機制,有助于內容市場上的“良幣驅除劣幣”,也減少了無意義的雞湯和虛假資訊的生存空間。2017-02-17 08:02:59
-
“知識付費”背後的行銷焦慮
網絡媒體推動的知識付費命題,常常基于知識市場的需求和調查數據。有大數據分析報告指出,超過5成的網民有過不同形式的知識付費行為,比如訂閱付費資訊、付費下載資料、文章打賞。2017-01-10 08:46:30
-
“知識付費”應區別對待
2017-01-09 10:06:04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2017年“我向總理説句話”建言徵集活動
2017-02-21 09:55:26
-
段子手:報告老師,我的寒假作業上天了!
2017-02-21 09:55:26
-
杜絕闖紅燈現象,除了罰抄交規還有什麼好辦法?
2017-02-22 10:13:22
-
闖紅燈"罰抄寫"任性執法要不得
2017-02-22 10:13:22
-
這些安全標誌你認識嗎?
2017-02-21 09: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