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08年3月6日15時
地點: 人民大會堂
內容: 2008年3月6日15時,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主題是“民主黨派中央主席談多黨合作”。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中央主席林文漪出席記者招待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圖片直播  >>  
八位民主黨派中央主席合影
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
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
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
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
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
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
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
&&中央主席林文漪
澳亞衛視記者提問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提問
中央電視台記者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
美國之音記者提問
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
背景資料  >>  
新華網2008年全國“兩會”專題
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議程
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
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職務和界別情況
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3月3日下午3時開幕
文字實錄   [刷新]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3月6日15時,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主題是“民主黨派中央主席談多黨合作”。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中央主席林文漪出席記者招待會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將進行現場直播。 [ 2008-03-06 14:45:19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現在向各位網友介紹參加發布會的八個民主黨派中央主席。 [ 2008-03-06 14:46:00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周鐵農主席簡歷:周鐵農,男,漢族,1938年11月生,遼寧瀋陽人,1991年6月加入民革,1960年10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力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副教授。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學會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會副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會副會長。 [ 2008-03-06 14:46:18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55年至1960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力學專業。1960年至1961年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係見習助教。1961至1983年任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1983年至1991年任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副市長。1991年至1991年任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省長助理、民革黑龍江省委會副主委、黑龍江省力學會副會長。1991年至1992年任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1992年至1998年任民革第八屆、九屆中央副主席、民革黑龍江省委會主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1998年至2007年任民革第九屆、十屆中央常務副主席。1998年至今任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7年12月至今任民革第十一屆中央主席。 [ 2008-03-06 14:47:30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民革第八屆中央副主席,第九屆、十屆中央常務副主席,第十一屆中央主席;民革第六屆黑龍江省委員會副主委,第七屆、八屆主委。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 2008-03-06 14:47:52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蔣樹聲主席簡歷:蔣樹聲,男,漢族,1940年4月生,江蘇省無錫市人。2003年4月加入民盟。1963年7月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現任民盟中央主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人大常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958年9月至1963年7月在南京大學學習。1963年8月至2006年6月在南京大學任教,歷任副教授、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系主任、副校長、校長,其間1979年先後在英國、澳大利亞、意大利學習工作五年多,2002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2003年獲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 2008-03-06 14:48:02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2005年12月當選為民盟中央主席。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第九屆中央委員、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主席、第十屆中央主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 2008-03-06 14:48:15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發表學術論文280余篇,其中在Physical Review B及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180多篇,並多次在“凝聚態物理”相關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大會邀請報告,科研成果和學術論文被國內外學者在專著和論文中廣為引用。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11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7項。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多次作為中國大學校長代表團主要成員,與英、美、德、日及港澳&地區大學校長代表團進行交流與探討。法國著名科學雜誌《La Recherche》稱讚:“蔣樹聲是享譽世界的南京大學的校長,他代表了新一代的大學領導的風範”。工作之餘,喜愛閱讀。關注體育,愛好籃球運動。  [ 2008-03-06 14:49:49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陳昌智主席簡歷:陳昌智,男,漢族,1945年7月生,湖北孝感人,研究生畢業,副教授。1985年5月加入民建。現任民建中央主席,中國監察學會會長。民建第六屆中央委員、第七屆中央常務委員,民建四川省委副秘書長、四川省委副主委兼秘書長、四川省委主委,第八屆全國日大代表,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 2008-03-06 14:50:02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主要著作有《經濟發展辭典》(副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簡史》(主編),《商業管理會計》(合著),《中國近代經濟簡史》(合著)。曾獲四川大學科研成果三等獎,四川省青年經濟研究會優秀泵過一等獎,三次獲四川省中國經濟史學會優秀成果獎。《關於加強駐外中資企業監管,防止境外國有資産流失》的提案,2007年被全國政協評為優秀提案。 [ 2008-03-06 14:51:16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嚴雋琪主席簡歷:嚴雋琪,女,漢族,1946年8月生,江蘇吳縣人,1998年2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1967年參加工作,博士,教授。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主席,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會長,上海市網絡化製造與企業信息化重點實驗室理事長,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名譽會長,上海歐美同學會名譽會長,上海機械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 [ 2008-03-06 14:51:28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62年至1967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本科學習。1978年至1981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攻讀碩士學位。1984年至1986年在丹麥技術大學海洋工程系留學,獲博士學位。 [ 2008-03-06 14:52:41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68年至1978年在江蘇省徐州礦務局任技術員。1981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學任教,歷任上海交通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校長助理,自1992年起任博士生導師。2000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信息化辦公室副主任,2001年5月至2007年2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2008-03-06 14:53:52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99年11月任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2002年6月至2007年4月任民進上海市委主委。2002年12月任民進中央副主席,2007年7月任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2007年12月任民進中央主席。 [ 2008-03-06 14:54:02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長期從事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和虛擬製造理論與技術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學術著作6部。曾任國家863計劃自動化領域第一、二屆主題專家組專家,上海先進製造技術領域專家組組長,國家863計劃“工藝設計自動化重點實驗室”主任,並主持多項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市科技攻關重點或重大項目。獲三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以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863計劃先進個人、上海市勞動模範、首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中國高等教育優秀青年學者、政府特殊津貼等獎勵或稱號。 [ 2008-03-06 14:55:14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桑國衛主席簡歷:桑國衛,男,漢族,1941年11月生,浙江吳興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6年11月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2000年12月任農工黨中央副主席,2007年12月當選農工黨中央主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 2008-03-06 14:56:27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62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藥學系,1966年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藥理專業研究生畢業後,歷任浙江省醫學科學院藥理室主任、所長、副院長,從事淄體類計劃生育藥物及臨床藥理學研究20餘年,主持制訂我國藥物流産常規,對大規模安全推廣使用藥物終止早期妊娠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後在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皇家醫學研究生院學習進修,曾任世界衞生組織長效避孕藥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國際藥理聯合會理事等。 [ 2008-03-06 14:57:42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97年至1998年任浙江省衞生廳副廳長,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任浙江省省長助理。1999年2月至2003年4月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1999年2月至2005年2月任國家藥典委員會,秘書長。1999年2月至2007年8月任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所長、中國生物製品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1999年至2006年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衞生學部副主任。2007年1月任中國藥學會理事長。 [ 2008-03-06 14:57:53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近5年來,他主持了科技部“863計劃”重大專項“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研究,2007年任國家“重大藥物創新”專項評審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對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實施“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範”(GCP)、“藥品臨床前安全評價原則”(GLP),為我國創新藥物與國際接軌,保證人民用藥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 2008-03-06 14:58:04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萬鋼主席簡歷:萬鋼,男,漢族,1952年8月生,上海人,歸僑,2005年12月加入中國致公黨,1969年參加工作,博士、教授。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主席,國家科技部部長。 [ 2008-03-06 14:58:13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75年至1978年在東北林業大學道橋係本科學習。1979年至1981年在同濟大學結構理論研究所實驗力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1985年至1991年在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機械系留學,獲博士學位。1969年至1975年為吉林省延吉縣三道公社插隊知青。1978年至1979年在東北林業大學物理系任教。1981年至於1985年在同濟大學力學系任教。19991年至2000年在德國奧迪汽車公司工作,歷任技術開發部工程師,生産部、總體規劃部技術經理。2001年起在同濟大學任教,歷任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汽車學院院長、校長助理、副校長(主持工作)、校長。2007年4月任國家科技部部長。2006年12月任致公黨中央副主席。2007年12月任致公黨中央主席。 [ 2008-03-06 14:58:36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韓啟德主席簡歷:韓啟德,男,漢族,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1995年加入九三學社。現任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協主席,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病理生理學會主席,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理事長。 [ 2008-03-06 14:59:40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62年至1968年就讀於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1968年至1979年任陜西省臨潼縣多所基層醫院的臨床醫師。1979年至1982年在西安醫學院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82年至2000年歷任北京醫科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心血管基礎研究所所長,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其間,1985年至1987年赴美國埃默裏大學進修,1989年至1995年每年有3個月在美國埃默裏大學任客座教授。2000年至2003年任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2000年至今任醫學部主任、生物醫學跨學科中心主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分析藥理學與心血管藥理生理學研究,在國際上首先證實α1腎上腺素受體包含亞型,揭示α1腎上腺素受體亞型在心血管分佈、功能意義以及病理生理改變。2002年12月至今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主席。2003年3月至今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2006年至今任中國科協主席。 [ 2008-03-06 14:59:30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曾任九三學社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副主席,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主席;北京市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委。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第九屆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六屆副主席。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愛好體育(尤其是乒乓球)和書法等。 [ 2008-03-06 14:59:58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林文漪主席簡歷:林文漪,女,漢族,1944年9月生,台灣&&人,清華大學工學博士,英國利物浦大學榮譽法學博士,現任&&中央主席、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 2008-03-06 15:00:01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62年至1968年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學習。1968年至1973年在農村與工廠勞動鍛煉。1973年至1978年任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實習員。1978年至1981年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85年至1988年為清華大學與英國利物浦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1988年獲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02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自1982年起,歷任清華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和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副主任等職。迄今培養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20人,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水電部科技進步獎兩次。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2008-03-06 15:00:08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94年9月至1995年2月任北京市高教局副局長,1995年2月至1996年9月任北京市教委副主任,1996年9月至1996年12月任北京市市長助理,1996年12月至2003年1月任北京市副市長,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任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常委、副秘書長。2002年8月至今任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主席。 [ 2008-03-06 15:01:03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報道]1992年當選&&北京市第六屆委員會副主委,1997年至2004年任&&北京市第七、八屆委員會主委。1997年至2002年任&&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2002年至2005年任&&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常務副主席,2005年當選為&&第七屆中央委員會主席,2007年當選為&&第八屆中央委員會主席。林文漪不僅具有較深的理工科專業造詣,而且平素博覽群書,尤其喜愛古典文學藝術。 [ 2008-03-06 15:02:01 ]
[鄔旦生]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中外記者招待會現在開始。本次記者招待會的主題是:“民主黨派中央主席談多黨合作”。我們榮幸地邀請到了中國八大民主黨派的中央主席,他們就有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 2008-03-06 15:02:32 ]
[鄔旦生]他們是: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先生;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先生;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先生;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女士;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先生;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先生;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先生;還有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主席林文漪女士。首先請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主席講話。 [ 2008-03-06 15:02:43 ]
[周鐵農]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在“兩會”期間和各位見面。我叫周鐵農,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的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是中國八大民主黨派之一,是自覺接受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一個參政黨,也是人民政協的一個重要的參加單位。民革是在1948年1月在香港宣布成立的,民革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在這60年當中,民革為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成立,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 2008-03-06 15:03:02 ]
[周鐵農]在去年的12月,民革召開了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根據民革十一大的要求,在今後的五年當中,我們主要是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圍繞着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圍繞着群眾所關注的一些焦點和熱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履行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的職責。 [ 2008-03-06 15:04:10 ]
[周鐵農]根據我們民革自身結構的特點,我們在調查研究的過程當中,比較側重地了解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問題,了解社會和民生方面的一些重大問題,也了解人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當中全面發展的一些問題,圍繞這些問題進行參政議政。根據我們多年參政議政的體會,我們覺得現在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要提高我們自身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能力。今後在工作當中,我們要很好地、牢牢地把握這樣一個關鍵。 [ 2008-03-06 15:05:22 ]
[周鐵農]第二,也是民革自身特點所決定的。由於民革在歷史上曾經和國民黨,和一些台灣人士,和海外人士有着各種各樣的社會&&,因此,民革一直把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在今後的五年當中,我們繼續發揮民革這樣一個特點和優勢,做好擴大和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交流和合作,增強兩岸同胞之間的了解和溝通這樣的工作。在這個工作當中,我們也注意到兩岸關係發展,和平和發展是它永恒的主題。因此我們在工作當中,將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樣一個主題。 [ 2008-03-06 15:06:32 ]
[周鐵農]第三,為了適應在新世紀、新階段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參政黨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加強自身建設。在自身建設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注意到,我們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把我們老一代的優良傳統進行很好的傳承。因此傳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實現政治交接,始終是我們自身建設當中的一條主線,這一點我們也將在我們今後的工作當中牢牢地把握。  [ 2008-03-06 15:07:44 ]
[周鐵農]因此民革將和其他兄弟黨派一道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按照這次“兩會”提出的任務,在履行職能,在做好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工作,在加強自身建設方面,不斷地取得新的進展,履行好我們的任務。謝謝各位。  [ 2008-03-06 15:08:55 ]
[鄔旦生]下面請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主席講話。 [ 2008-03-06 15:09:02 ]
[蔣樹聲]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蔣樹聲。在去年年底民盟的第十次代表大會上,連任當選為民盟中央主席。我感覺到工作使命非常光榮、任務也很艱巨、責任也很重大。民盟是1941年成立的,當時國難當頭,是我們國家在抗日戰爭形勢最危急、最嚴峻的時候,一批愛國的知識分子走到了一起,成立了中國民主同盟。成立到現在67年的時間裏,民盟和中國共産黨團結合作、風雨同舟,為我們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作出了重要貢獻。 [ 2008-03-06 15:10:11 ]
[蔣樹聲]民盟前任,就是歷屆領導人有黃炎培、張瀾、沈鈞儒、楊明軒、史良、楚圖南、費孝通、丁石孫等。除了這一批社會活動家和政治家以外,民盟裏邊出現了一大批非常傑出的學術界的代表性人士。民盟十大以後,我們新一屆的領導集體有一個共識,就是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要發揚民盟的優良傳統,發揮我們民盟的整體優勢,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 2008-03-06 15:11:26 ]
[蔣樹聲]我們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會積極的建言獻策,認真的履行我們參政黨的職能,推動我們國家的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繼承我們民盟老一輩的領導人和中國共産黨長期的團結合作形成的一些政治信念、優良傳統和他們個人的高尚風範。創新就是因為我們現在十七大以後,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面臨着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我們要迎接新的挑戰,我們民盟要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這是一個基本的思路。 [ 2008-03-06 15:12:39 ]
[蔣樹聲]具體的工作,因為面比較廣,我主要講幾點。第一點,我們會選擇一些我們國家戰略性的、基礎性的重大課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這個調查研究是我們民盟的傳家寶,我們費孝通主席在九十幾歲高齡的時候,還在基層調研,傾聽群眾的呼聲。在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希望在我們的一些高層次的政治協商會議上有所作為,把我們建立在調研基礎上的一些建議和意見能夠寫進我們黨和政府決策層的思想。 [ 2008-03-06 15:13:49 ]
[蔣樹聲]另外一個,要發揮我們民盟界別的優勢。我們18萬盟員裏面,有60%是教育界的,其中有110位大學副校長和校長,有六十幾位院士,所以我們在調研過程裏面,也會發揮我們民盟的優勢。因為我們在機制上做一些創新,除了在中央層面的一些調研課題以外,我們還會用招標的方法發動省級組織參加調研,有一些是上下聯動,也有一些是省和省之間聯合調研。我想這個工作是參政議政最最基本的內容,在過去的五年裏,我們曾經參加過70多次高層的協商會和座談會,其中一半左右由總書記和總理主持召開,所以我們的建言獻策非常重要。 [ 2008-03-06 15:14:58 ]
[蔣樹聲]另外還有一個,過去的五年裏,我們曾經有22封寫給主要領導的政策建議信,而這些信圍繞我們國家的主要中心任務,都得到了中央的批復,很多項目得到了落實。今年我們會圍繞義務教育的問題,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進行重點調研,當然我們還有分佈比較廣的課題。  [ 2008-03-06 15:15:11 ]
[蔣樹聲]第二個,我想要突出我們為經濟社會服務的新領域和新形式。我們要從以前是支邊扶貧,主要是為了做一些脫貧方面的工作,把它轉到建設我們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樣一個軌道上來。要突出這些社會服務工作的重大屬性,我們做的這些工作有一定的示範意義,來推動整個社會關注我們的農村、關注我們的義務教育、關注我們的弱勢群體。 [ 2008-03-06 15:16:22 ]
[蔣樹聲]第三,自身建設。要提高我們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要把我們民盟建設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參政黨,最關鍵的,對中央也好,省界也好,領導班子建設是核心部分,用領導班子建設來帶動整個民盟的隊伍建設。再加上思想、制度上面的建設,逐步提高參政黨的素質,更好地履行參政黨的職能。我的發言完了,謝謝。 [ 2008-03-06 15:17:34 ]
[鄔旦生]下面,我們請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先生講話。 [ 2008-03-06 15:19:43 ]
[陳昌智]朋友們都應該很清楚了,民建的特點就是以經濟界人士組成為主,和經濟界人士有廣泛的&&。我舉幾個數據可以説明,我們的成員在去年底是10.8萬人,到現在超過11萬了。其中75%是經濟界人士,有62.9%是企業界的人士。企業界中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還有廠長,佔了我們會員總數的13.9%。大家可以從我這幾個數據裏面清楚地看出,中國民主建國會主要是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 [ 2008-03-06 15:21:54 ]
[陳昌智]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下午好。以前和朋友們見面多數是在安全生産事故處理的通報會上,今天是作為一個黨派的負責人和朋友們見面,我也正在實現這個角色的轉變。我是去年12月在民建九大上接替了我的前任成思危同志,被選為民建中央的主席。中國民主建國會,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一個參政黨。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於1945年12月。60多年來,我們和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共創偉業,為推動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為推動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 2008-03-06 15:22:22 ]
[陳昌智]朋友們都應該很清楚了,民建的特點就是以經濟界人士組成為主,和經濟界人士有廣泛的&&。我舉幾個數據可以説明,我們的成員在去年底是10.8萬人,到現在超過11萬了。其中75%是經濟界人士,有62.9%是企業界的人士。企業界中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還有廠長,佔了我們會員總數的13.9%。大家可以從我這幾個數據裏面清楚地看出,中國民主建國會主要是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 [ 2008-03-06 15:23:35 ]
[陳昌智]由於我們構成的特點,或者説由於我們民建會的特點,就決定了我們把經濟建設、把經濟工作作為了我們參政議政的重要內容。我們在很多方面,比如説經濟如何又好又快地發展,如何做到節能減排,如何改革財政和金融體制,如何發展風險投資事業,如何幫助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等,我們都提出過很多的意見和建議。當然我們也很關心社會發展的問題,關心民生的問題。關於社會保障、關於農民工的問題,還有關於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我們都做過很多的調查研究。 [ 2008-03-06 15:24:45 ]
[陳昌智]另外,我們在工作中創造了“一個工程、兩個論壇”的品牌。“一個工程”就是思源工程,我們組織我們的廣大會員投身到扶貧開發的事業中去的工程。這個工程,我們還成立了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這個基金會去年成立的時候,募集捐款達到4000多萬,2月29號,我們就思源工程召開了一次新聞發布會,可能有的朋友都到了會場。在這個會上,我們再次募集捐款4000多萬,而且我們已經在扶貧的工作中投入了2000多萬元。 [ 2008-03-06 15:25:56 ]
[陳昌智]“兩個論壇”一個是風險投資論壇,一個是非公經濟發展論壇。第一個論壇我們已經舉辦了9屆,第二個論壇我們已經舉辦了5屆。在國務院有關部委的支持下,在一些省政府的支持下,這兩個論壇已經成為當前發展或者促進風險投資事業、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高峰會議,這是我們的認識。 [ 2008-03-06 15:27:06 ]
[陳昌智]今後我們的工作,我想是圍繞“一個中心”,做到“兩個提高”。“一個中心”就是圍繞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和重要的任務為中心,為我們的主線,我們的參政議政工作就要圍繞這條主線進行。“兩個提高”,一個是提高我們履行政黨職能的水平;再一個是提高我們自身建設的能力。時間關係,我不多説。謝謝大家。 [ 2008-03-06 15:28:16 ]
[鄔旦生]下面請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女士講話。 [ 2008-03-06 15:29:26 ]
[嚴雋琪]各位好,很高興有機會簡要介紹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民主促進會是以教育文化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政治聯盟。62年前,在創建人馬敘倫、王紹鏊等民進前輩,以發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實踐為宗旨,在上海發起成立的。在反獨裁、反內戰的愛國民主運動中,民進的前輩英勇鬥爭,響應中國共産黨的號召,為建立新政協、建立新中國譜寫了一段光榮的歷史。 [ 2008-03-06 15:30:38 ]
[嚴雋琪]去年年底,召開的民進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實現了中央領導班子的人事更替。面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我們的工作思路是:一,鞏固全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礎,增強參政的責任感。二,圍繞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已經確定的奮鬥目標和改革發展的任務,通過隊伍建設、機制的創新、信息網絡的加強、調查研究的深入,不斷提高我會的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能力和水平。 [ 2008-03-06 15:31:49 ]
[嚴雋琪]三,我們將進一步發揮界別的特色和治理優勢,集成各方力量,突出重點,擴大和提升社會服務的力度、影響和實效。立會為公、參政為民,是民進會員的共識。在未來的歲月裏,我們根據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民群眾的需要,以全會的力量和智慧,建有用之言,獻務實之策,辦利民之事。謝謝。 [ 2008-03-06 15:32:59 ]
[鄔旦生]下面請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先生講話。 [ 2008-03-06 15:33:10 ]
[桑國衛]各位記者朋友,下午好。我是桑國衛。去年12月當選為中國農工民主黨黨中央主席。在這裡我首先向新聞界的朋友們長期以來對農工黨的支持&&衷心地感謝。可能大家都了解到,農工民主黨建立於1930年,具有光榮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應該説為新中國的建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到去年年底,我們農工民主黨有黨員九萬九千多人,現在大概是十萬兩千人左右,其中醫藥衞生界的黨員佔了60%以上。農工民主黨的主要創始人和歷屆的領導人有:鄧演達、黃琪翔、章伯鈞、季方、周谷城、盧嘉錫、蔣正華等。 [ 2008-03-06 15:35:03 ]
[桑國衛]新世紀、新階段以來,農工民主黨就改革中發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特別是醫藥衞生事業、區域經濟建設等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協助中國共産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了我們應有的貢獻。比如説2003年在抗擊非典鬥爭中,農工民主黨一萬一千二百多黨員直接參加了抗擊非典的鬥爭,有240人擔任了中央和省市的領導小組或者專家組的成員,有同志被感染,天津一位馬寶璋大夫光榮犧牲,這是一個例子。還有其他方面的許多工作。 [ 2008-03-06 15:35:50 ]
[桑國衛]去年12月,農工民主黨召開了第十四屆全國代表大會,我們新一屆的農工中央的領導集體有一個高度的共識,就是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定不移地繼承和發揚農工民主黨老一代領導人同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優良傳統,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作為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 2008-03-06 15:36:08 ]
[桑國衛]我們是以醫藥衞生界為主的參政黨。今後一個時期,我們的新思路、新舉措,就是一方面繼續推進醫藥衞生事業改革發展,作出貢獻。同時,我們要把實施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也作為我們農工民主黨的工作重點。最近,我們就在貴州受到雨雪冰凍災害以後,一方面希望推進農村村衞生室的建設,一方面我們希望開展既能提高農民收入,又能防止石漠化的這樣一些高原中藥材的種植項目等等,希望能在農民增收、改善飲水、智力扶貧、衞生保健、生態建設方面能夠多做一點工作。我想先向大家介紹這些情況。謝謝大家。 [ 2008-03-06 15:37:15 ]
[桑國衛]下面請致公黨主席萬鋼先生講話。 [ 2008-03-06 15:41:20 ]
[萬鋼]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我叫萬鋼,在座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我就不作詳細的自我介紹了。我是2007年底,致公中央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代表們推舉為致公黨新一屆的主席,接替了羅豪才主席,我們這一屆班子的突出特點是比較年輕。平均年齡55歲,就跟我現在一樣,全部為研究生以上學歷,絕大多數具有“僑”“海”的關係,很多副主席還會廣東話、客家話、潮汕話,這樣更便於和我們在海外的華僑,特別是在東南沿海一帶的華僑溝通。大家可能知道,致公黨始於1925年,誕生在美國,當初主要是華僑,在海外的過程當中,特別是在反法西斯的戰爭當中,在支持我們國家的抗日戰爭當中,致公黨作出了貢獻。 [ 2008-03-06 15:42:51 ]
[萬鋼]抗戰勝利以後,班師回國,1947年在香港舉行了第3次代表大會。就在這次大會上,確定了與中國共産黨真誠合作,共同奮鬥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作出了它的貢獻。致公黨是一個以歸僑僑眷的中上層人士和海外關係代表性人士組成的政黨,現在主要也是和歸僑以及一些海外的留學生為主要的&&團體。因此,大家都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一直把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維護僑益、發揮僑力、反映僑聲,作為我們的己任。由於有着與僑界天然的&&,致公黨的上下黨員,大家都以為僑服務、為海服務,作為我們黨不變的宗旨。我們特別關心在海外生活的華僑華人,我們鼓勵他們的生存與發展,鼓勵他們融入當地的社會,為所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 2008-03-06 15:43:06 ]
[萬鋼]同時,我們也幫助他們、支持他們,和祖國保持親密的&&,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參與到祖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當中。同時,我們還關注歸國的華僑僑眷,特別是關注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我的前任羅主席基本上每年都要到我們僑鄉,特別是一些華僑農場、華僑聚集地了解情況,反映他們的呼聲。 [ 2008-03-06 15:43:41 ]
[萬鋼]留學人員也是致公黨的重要&&對象。大家也知道,隨着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很多海外的留學生都已經回到了祖國,他們有的自己創業,有的參加了教學、科研各方面的工作,有的在傾力於社會的服務。每年致公黨的團組到國外訪問的時候,總是要和留學生一起座談,了解他們回國的想法和打算,為他們做一些交流和溝通。 [ 2008-03-06 15:44:08 ]
[萬鋼]對於歸國的海外留學人員,我們了解他們在工作上、生活上、居家度業、發揮自己能力方面有些什麼困難和問題,來反映留學人員群體利益的訴求,吸引更多的海外學子回國工作或者為國工作。很多記者問過我,説兩會期間你們有什麼提案。我先跟大家説一聲,我們近期關心的就是人才的成長、人才的培養。這次我們將在政協的大會上談一談我們對於海外留學人員回國,怎麼樣幫助他們能夠安居樂業,怎麼幫助他們創業,我這裡談的創業,除了創辦自己的企業以外,還有拓展自己的學術,還有為社會服務等等,怎麼樣幫助他們解決居留的問題、落戶的問題,怎麼樣幫助他們解決他們在創業過程當中各種各樣的問題。 [ 2008-03-06 15:44:25 ]
[萬鋼]致公黨在整個工作當中,希望能夠得到媒體朋友們的支持,我們共同做更多的工作,希望我們更多的華僑僑眷在國外生活得更好,希望我們更多的留學人員能夠回到國家,發揮他們的智力,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謝謝大家。 [ 2008-03-06 15:45:17 ]
[鄔旦生]下面請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先生講話。 [ 2008-03-06 15:46:04 ]
[韓啟德]各位朋友,因為剛才六位主席分別介紹了他們的政黨,所以我應該可以簡單一點了。因為我們九三學社和剛才介紹的六個黨一樣,都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裏面的一個參政黨。我們和他們一樣,在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我想我重點在兩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九三學社。 [ 2008-03-06 15:46:57 ]
[韓啟德]一、九三學社是具有科技特色的。我們主要是由科技界、文教界、高宗界的知識分子組成的,我們有非常多科技方面的精英。1955年,在我們中國科學院確定學部委員的時候,其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學部委員是我們九三學社的成員。我們先後有過162位兩院的院士,我們現在在世的社員當中還有六十幾位兩院院士,其中周培源、嚴濟慈,我們國家橋梁之父茅以升,心理學前輩潘光旦,新中國氣象的創始人涂長望,還有“兩彈一星”裏面作出重大貢獻的王淦昌、鄧稼先,還有我們國家水利權威張光鬥先生,還有半導體方面學術帶頭人黃昆,還有大家熟悉的中國的“畢昇”王選先生,都是九三學社的成員,每當提起他們名字的時候,都感到由衷的自豪。 [ 2008-03-06 15:47:30 ]
[韓啟德]其實還有更多的在科技界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正因為我們有這些科技精英,所以在我們國家的科技事業的發展,和我們國家科技政策的建言獻策各個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在現在還是非常具有這方面特色的。 [ 2008-03-06 15:48:16 ]
[韓啟德]二、我們九三學社具有愛國、民主和科學的光榮傳統。因為我們前身就是民主與科學座談會,一批科學家,其中相當一部分本身就是五四運動的骨幹,比如我們的創始人許德珩先生等,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抱着要在中國反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建立民主的新中國,同時,要在中國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抱着這樣的思想,聚集在一起。後來就發展成為九三學社。 [ 2008-03-06 15:48:52 ]
[韓啟德]所以在以後的60多年來,民主與科學以已經深入到我們每一位成員的血液當中,成為我們九三學社的基因。我可以擔保,我們在座的只要找到每一位九三成員,你問他我們九三學社的特點是什麼,他一定跟你講,我們有愛國、民主與科學的光榮傳統。我想60多年的歷史使得我們九三學社的廣大成員,已經明確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社會的領導力量,只有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在當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才是我們國家的出路。 [ 2008-03-06 15:49:17 ]
[韓啟德]同時我們也明確,一個政黨只有順應時代潮流,為社會的進步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才有它的生命力,才有它存在的價值。所以我們九三學社也同樣在現在面臨的最好的機遇。因為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到今天,我們要轉變我們的經濟發展的模式,我們就要依靠科學技術,所以提出科技創新,建立創新型國家這樣一個戰略方針。所以我們九三學社也一定能夠在我們國家的發展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2008-03-06 15:50:30 ]
[韓啟德]借這個機會,我還想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我們叫九三學社。因為社會上,有關很多同志不知道,為什麼叫九三學社。因為我們的前身是40年就開始的民主與科學座談會,1945年9月份,為了紀念反法西斯抗日戰爭的勝利,我們取名為九三學社,九三座談會。後來就以這個名義,在1946年5月4日正式成立了九三學社。九三是9月3日,紀念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 [ 2008-03-06 15:51:40 ]
[韓啟德]為什麼叫學社?一個政黨為什麼叫學社呢?也是和歷史有關係的。因為我們九三學社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特別到1947年以後,我們領導的總部,還是在北京,當時還是在“國統區”。所以為了更好的保存自己,爭取民主政治裏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保留了原來學社這樣一個名稱。但是實際上,我們是一個政黨。趁這個機會,把九三學社的名字在這裡宣傳一下。謝謝大家。 [ 2008-03-06 15:52:51 ]
[鄔旦生]有請&&中央主席林文漪女士。 [ 2008-03-06 15:53:07 ]
[林文漪]各位朋友,大家好。感謝全國政協安排這次記者招待會,使我能夠通過這個渠道向新聞媒體的朋友們介紹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是由生活在祖國大陸的台灣省人士組成的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大家一定注意到,我們這個政黨是我國唯一一個具有地域特點的參政黨。“台灣”二字赫然標誌在我們的名稱之首,這就是我們立盟的宗旨之一,就是繼承台灣同胞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團結海內外各界的台灣省人士,表達我們渴求祖國統一,渴求家庭團聚的願望。我們的每一個盟員身上都有拳拳的愛國之心和濃濃的思鄉之情,因此為台灣同胞謀福利、為&&地區謀和平是我們發自內心的願望,是我們代代相傳的光榮傳統,也是我們不懈奮鬥的目標。 [ 2008-03-06 15:54:22 ]
[林文漪]1947年11月12號,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在香港正式成立。從那時候起,我們就走過了60年波瀾壯闊的歷程,經歷了6位主席,第六位是我。這60年以來,&&積極地投身於新民主主義革命,光榮地參與了新中國的成立,後來又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致力於社會主義建設,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我們又為祖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對台灣盟員來説,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盡力,這是我們始終不渝的理想和信念。在21世紀世界經濟走向全球化,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升高,&&作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的組成部分,我們深深感到,我們要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多盡力量,多做貢獻。 [ 2008-03-06 15:55:44 ]
[林文漪]我們更加感到,我們對於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對人類可持續發展責任重大。我們將繼續對國家的各項事業,多獻求真務實之策,多進科學發展之言。同時我們繼續推進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為我們台灣同胞,為&&地區的和平,也為我們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繼續作出更多的貢獻。我們也真誠地呼籲,島內的各個政黨團體和組織,和我們一起,為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我們一起促進&&地區的和平,促進兩岸經濟建設和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業貢獻力量。  [ 2008-03-06 15:56:03 ]
[林文漪]最後我還要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們,特別是來自我的故鄉台灣的記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的關心和支持。謝謝!  [ 2008-03-06 15:56:34 ]
[鄔旦生]我們記者招待會的安排是記者提問、現場翻譯。為了節約時間,我們發言人的回答就用同聲傳譯的辦法。下面,我們歡迎各位記者踴躍提問。請先通報你所在的新聞機構名稱。  [ 2008-03-06 15:56:46 ]
[中國青年報記者]我第一個問題想請問周鐵農主席,我們注意到中共在十七大報告中要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已經做了這種承諾。我們想請問周主席,您作為民革中央的領導人,多次參加過中南海的高層協商,您的感受是怎麼樣的?您覺得民主黨派的意見對決策能夠産生影響嗎?這種效果是怎麼樣的?您對這個效果是不是&&滿意? [ 2008-03-06 15:57:12 ]
[中國青年報記者]第二個問題請問萬鋼部長。因為您是35年來第一位出任國務院正部長職位的民主黨派人士,我們覺得各界對您一直非常關注,現在您上任已經幾個月了,我們想問一個問題,您覺得有實權嗎?與您的黨組如何協調和處理關係?科技體制改革應該怎樣調動年輕人的積極性? [ 2008-03-06 15:57:46 ]
[周鐵農]我先來回答這位記者的第一個問題。我體會,政治協商是我們國家多黨合作制度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形式。同時,我覺得也是各個黨派表達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現在政治協商在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一種制度。中國共産黨也把協商與決策之前納入到自己的決策程序。根據我的感覺,政治協商有三個渠道:第一個渠道就是在人民政協內部的協商。人民政協本身就是一個開展政治協商的場所。第二個渠道就是各個黨派中央的負責同志和中共中央的負責同志,直接面對面的就一些重大問題進行協商。 [ 2008-03-06 15:58:29 ]
[周鐵農]比如説剛才這位記者提到的在中南海開的協商會。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各個黨派可以根據自己在調研當中發現的問題,或者在了解社情民意當中所形成的一些意見,直接以書面的形式向中央或者向中央的有關部門寫出政策性的建議,我們把它叫做書面的協商。這種協商,有的時候我們會得到中央的直接答覆。也有的時候,如果這個問題比較重大,就會演變成為面對面的口頭的協商。 [ 2008-03-06 15:58:49 ]
[周鐵農]我從1998年開始擔任民革中央的常務副主席,也在這一年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這三種形式的協商我都參加過。我初步統計了一下,民主黨派和中共領導同志直接的協商,我大概參加了100多次。在政協的協商,次數可能比這個還要多一些。就民革中央直接向中央寫出的書面政策建議,在這10年當中,大概也有幾十份,所以涉及的問題大概有幾百條。這些政策建議,我覺得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視,有很多都得到了採納。在這個協商的過程當中,我的體會: [ 2008-03-06 15:59:00 ]
[周鐵農]第一,中共方面是高度重視政治協商的。同時,協商的態度也是非常誠懇。第二,民主黨派參與政治協商是非常認真,也是非常坦誠的。我們可以説是毫無顧忌的、坦誠的就一些重大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提出我們的建議。第三,協商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在很多問題上,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 [ 2008-03-06 16:00:25 ]
[周鐵農]就我們民革中央來説,這十年當中,我們所提出的絕大部分的意見和建議,都得到了採納。我説這種採納,不一定是我今天提出一個建議,明天這個建議就變成了中共中央或者是國務院的一個政策規定,而是説就大的方面,它體現在中央的決策當中。比如説,我們多年來一直關注義務教育要由國家承擔它的投入的問題。原來義務教育階段的責任是放在縣和鄉以下,我們多年來一直對這個問題提出建議,現在逐漸地由中央財政負擔了大部分義務教育的財政開支,這個並不是民革的建議直接變成了中央的政策,但是民革的建議,包括其他黨派的建議,在中央制定政策的時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説關於一些大江大河污染治理問題,關於農村衞生體制改革問題,我們都曾經提出很多建議,這些建議現在都逐步的得到了實現。 [ 2008-03-06 16:01:35 ]
[周鐵農]就我本人來説,我曾經向中央提出過幾個非常具體的建議,都得到了很好的採納。比如説我曾經在調研的基礎上,對在新疆的伊犁河修建水利樞紐工程的問題,直接向中央寫了報告。現在這個工程已經竣工投入使用了。我曾經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過在甘肅要興建引洮的工程,解決定西地區的乾旱缺水問題的建議,現在這個工程已經開工了。 [ 2008-03-06 16:02:44 ]
[周鐵農]舉一個非常小的例子,我曾經在兩次政治協協商會上,當着家寶總理的面提出來,現在很多責任在縣,特別是解決民生問題的責任在縣,但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主要體現也在縣,就是縣和縣之間的經濟差距是很大的,有些貧困的縣,承擔不了如此龐大的民生問題的開支。 [ 2008-03-06 16:03:53 ]
[周鐵農]比如説像教育問題、醫療衞生問題。我建議希望加大中央財政對縣級財政的補助。第一次提了以後,第二次大概時隔半年,我又提了這個問題,家寶總理當時就講,鐵農同志已經兩次提到了這個問題。就説明我第一次提,他還記得。而且當時就要求發改委、財政部,趕快就這個問題進行調查,並且制定相應的措施。當然,中央實際上對這個問題早有考慮。 [ 2008-03-06 16:04:02 ]
[周鐵農]現在,我覺得中央財政對縣裏面的轉移支付的力度在逐年加大,就説明我這個建議還是發揮了作用。至少我看到這種結果,我自己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高興。因此我覺得,政治協商對於推進我們國家的民主政治建設,對於鞏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對於實現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對一些重大的方針政策的貫徹和落實,對於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和諧,我覺得是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所以我們認為,政治協商是實現民主的一個非常好的形式,協商式的民主,可以説是我們國家對民主的一個重大的貢獻。謝謝記者的提問。 [ 2008-03-06 16:05:13 ]
[萬鋼]你問的這個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其實我在不同的場合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2007年4月份,十屆人大七次會議上任命為我為科技部部長。當時在海內外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剛才記者朋友也説,這是改革開放35年來首位正職部長。我想説,實際上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在很長的時間當中,自改革開放以來就形成了。 [ 2008-03-06 16:06:40 ]
[萬鋼]差不多每個部門、每個省市都有民主黨派的參政。其實作為正職也有不少,我自己作為同濟大學校長的時候就是正職,只不過那時候算副部級。所以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民主政治建設持續發展的過程。當然,作為正部長之職,它和權&&在一起,所以大家特別關心。所以我一直説,這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對民主黨派成員作為內閣的成員,怎麼樣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這也是一個肯定、一個支持、一個鼓勵,我相信以後還會繼續發展下去。 [ 2008-03-06 16:07:08 ]
[萬鋼]大家都關心我的工作,在不同場合上,很多記者都問起來了。我記得去年5月14號,任命以後,我還在同濟大學忙我們的校慶100周年,前面忙了兩三年了。5月14號,總理到同濟大學來,給學生們作了一個意義深長的講話,這個大家可以從報紙上看到。最後總理在臨走的時候,拉着我的手到了&&央,他説:“你們的校長現在是我的兵了。”所以大家都很高興。總理和我意味深長地在車上説了一句話,“萬鋼同志,你擔任政府的部長,首先就必須做到有職、有責、有權”。在我就任以後不久,總理找了我深談,就是關於科學發展、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以及科技發展當中的一些方面的問題,也關注着行政和部黨組的合作。 [ 2008-03-06 16:07:44 ]
[萬鋼]我和科技部的黨組書記學勇同志在很早的時候就認識了。我還記得2004年12月27號給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做講解的時候,那時候就是李部長陪着一塊去的,同時之前我們做共同的準備。到科技部工作以後,我們兩個人關係很融洽,這也可能是我們同代人的關係,我們知道共和國的同齡人有同樣的感受。 [ 2008-03-06 16:08:18 ]
[萬鋼]在工作上,我們通過半年多的合作,逐步逐步的理出了一套思路。特別是黨組和部會的意思規程。黨組議什麼樣的事,怎麼樣來議事,部會議什麼樣的事,互相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所以我們黨組和部會有一個明確的議程規程,這是經過半年多的磨合、半年多的嘗試、半年多的探索寫出來的。 [ 2008-03-06 16:09:26 ]
[萬鋼]我覺得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當中,比如説每一次開黨組會的時候,我基本上都參加,而且黨組會議的事,事先黨組書記和部長都充分地溝通。部會在議事的過程當中,覺得有重大的、有戰略意義發展的,關係到我們國家長遠利益的事情,提交給黨組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在這裡給大家舉出一個例子:比如去年6月25號,總書記在黨校講課以後,我們和黨組一起商量,因為牽扯到我們國家在十七大以後的發展,所以,科技部的黨組就開了務虛會,共同確定了13個有關於我們國家科學技術戰略發展的中長期的,包括我們進行部門職能轉變,深化機構改革,怎麼樣自覺接受監督,怎麼樣搞好廉政建設和誠信建設,這方面進行了深入調研。 [ 2008-03-06 16:10:35 ]
[萬鋼]所以從那時候起,科技部的上下,就在我們平時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加上了課題的研究。13個戰略課題的研究,由所有的部長、副部長共同承擔。經過多次中心組的學習,大家確定了我們今後發展的方向、探索的思路。  [ 2008-03-06 16:11:51 ]
[萬鋼]我想,我們合作遵循的原則應該是科學的決策、集體的決策和民主的決策。這就是和黨組合作的原則。按照《國務院部門組織法》,部長要對部裏的工作負全責。我在深刻理解總理跟我説的有職、有權、有責,權力和責任是&&在一起的。任何人都不能放縱權力,任何人都不能推諉責任。 [ 2008-03-06 16:13:03 ]
[萬鋼]因為,你的權力是人民給的,這個權力背後寄託着我們全國科技人員的重托,寄託着我們國家科學發展的重托。所以,這個權是很重的,而且今天施行了這個權,你就要負責。我曾經上任的時候説過,我是誠惶誠恐,確實感到擔子很重,但是我想遵循的原則是一個科學決策的原則、集體決策的原則、民主決策的原則。 [ 2008-03-06 16:14:12 ]
[萬鋼]這樣的話,它的發展、它的決策會是正確的,而且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證實。剛才因為你是青年報的記者,昨天我們就談起過青年人才的發展。青年人才的發展確實是我當前最關心的事情。我在很多場合都問起過,我説我們現在一講人才就講引進人才、留學人才。我們自己的人才呢?改革開放30多年了,我們自己的人才也已經茁壯成長,我在很多地方調研,上任以後,調研的任務是相當重,我在當地調研的時候,看到了一大批中青年的人才。 [ 2008-03-06 16:16:23 ]
[萬鋼]1977年那一代都已經成為骨幹了,他們都説我們是老的了。再一批年輕人的人才,40多歲的、30多歲的人才正在茁壯成長,正在發展。但是,我也是在想,作為一個科學發展,作為今後,我們更加要注重青年人才的發展。我們現在正在和自然基金會共同探討,比如讓青年工作者承擔更多的自然科學基金。 [ 2008-03-06 16:18:36 ]
[萬鋼]“兩會”召開前一天,我們頒佈了對於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長期穩定支持,每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都將得到一筆資金,而這筆資金主要是在開發運行和它自主研究的課題上。我們在這裡特別要求,能夠讓我們的青年,特別是我們剛讀完博士,或者博士後畢業的,獨立承擔課題,由他們來培養。  [ 2008-03-06 16:19:50 ]
[萬鋼]還有一個,我覺得大家可能要注意到,就是去年年底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科學進步法》。在《科學進步法》當中,明確了對科研工作者的誠信規範要求。同時,還明確了我們要寬容失敗。也就是説,當一個科研課題,如果通過了大量的實踐和研究,證明了它不可能實現的話,照樣可以驗題,為什麼?要培養青年人才,一定要有一個寬鬆和諧的研究環境,讓每一個研究室能夠自主的確定一些課題,讓每一位青年人、青年科學家能夠自主的承擔課題,讓每一個科技工作者放下包袱。 [ 2008-03-06 16:20:00 ]
[萬鋼]我覺得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探索出一條走不通的路,可能比次次成功還要好。我們的很多科學前賢,他們在無數的失敗當中探索了道路,如果我們不允許他們失敗,他們也不會得到成功。就我自己的成長當中,我很多次跟媒體朋友説,好象報道上説我做過很多項目,獲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 [ 2008-03-06 16:21:09 ]
[萬鋼]我今天也&&,在我的成長過程當中,可能我做失敗的事情要比我成功的事情多得多。這也就是我在國外生活的環境當中,我的同事們都跟我説,你也是一個人,是人總是要犯錯誤的。我想我們應該有這樣一個環境,使每一位青年人,他能夠努力地去做他自己的事情,他對科學的探索,對科學的期望和自覺性,不畏艱險、不畏挫折發展,我想這是青年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 [ 2008-03-06 16:22:18 ]
[鄔旦生]我提個建議,每位記者就提一個問題。也建議發言人回答簡短一些。 [ 2008-03-06 16:24:57 ]
[美國之音記者]我們美國之音記者曾經打電話給民革中央,希望能夠採訪該黨的領導人,但是我們得到的回答是需要得到中共中央統戰部的批准才能接受採訪。為什麼民主黨派領導人接受採訪需要得到中共的首肯?第二個問題是建國之初,民主黨派在新政權裏聯合政府有議員,當時並無執政黨和參政黨之分,可是40年之後,到了1989年,民主黨派變成了所謂的參政黨,請問各位主席,參政黨地位是永久性的不可變更的嗎?為什麼?謝謝。 [ 2008-03-06 16:26:15 ]
[周鐵農]我先來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一會兒請別的主席回答。我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對民革中央提出採訪的申請。 [ 2008-03-06 16:27:37 ]
[周鐵農]在兩會期間,對大會進行採訪,這是要做統一安排的。如果你是要專門採訪民革中央的話,民革中央自己就可以作出決定接受還是不接受採訪。根據你要求採訪的人時間的安排,我們可以作出安排。就我本人來説,我很願意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在兩會之後我可以安排時間。  [ 2008-03-06 16:28:47 ]
[陳昌智]中國的政黨制度,有它自身的特點。剛才你在表述的時候,已經表述了政黨制度的特點。中國共産黨執政,民主黨派參政,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有一個歷史的過程。它是有歷史特殊條件的,它是有一個國家的國情,它是由一個國家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們這個政黨,中國民主建國會建立於1945年的時候,那時候國民黨執政搞獨裁、搞戰爭、搞內戰,所有的黨派都反對獨裁、反對內戰,因而和共産黨的宗旨和共産黨的思想一致了。 [ 2008-03-06 16:29:06 ]
[陳昌智]自然而然就和共産黨走到一塊了。曾經有人説共産黨現在掌權了,所以説,你們只能説是共産黨的領導。我説不對,需要很好的學習我們各個黨派的歷史。我們在解放以前,在國民黨掌權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説要去接受國民黨的領導,當時我們就在我們的文件裏清楚地寫下了接受共産黨的領導,那時候共産黨沒有掌權。如果願意的話,可以翻閱一下我們黨派的歷史。 [ 2008-03-06 16:31:15 ]
[陳昌智]隨着新中國建立以後,我們各民主黨派親眼所見,現在可以説世界人民所見,共産黨能夠領導這個國家,只有共産黨才能領導這個國家。除此之外,沒有一種政治力量可以擔負起這個讓中國繁榮昌盛、讓中國人民富裕生活的歷史任務。因此,回答你,我們認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正確的,中國共産黨使中國人民的地位不斷提高,使中國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這是全世界所公認的。 [ 2008-03-06 16:32:41 ]
[桑國衛]我在英國倫敦大學、劍橋大學學習過,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當過教授。從我自己在英、美學習生活的經歷。我覺得,我對我們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有我自己的一個比較直接的認識。我覺得正像小平指出的那樣,我們中國大陸不搞多黨競選,不搞三權分立、兩院制,我們實行的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這符合中國的實際。如果政策正確,方向正確,這種制度益處很大,有助於國家的興旺發達,避免很多牽扯。 [ 2008-03-06 16:33:08 ]
[桑國衛]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是最適合我們國家實際情況,它保障了全國十幾億人口,56個民族親密團結。調動了各種積極因素共同建設國家,中國人不再是一盤散沙了,它保證了廣大人民享有空前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有充分的信仰、言論、擇業、遷移、受教育等等自由和權利。 [ 2008-03-06 16:34:08 ]
[桑國衛]我們也能依法有序地參與政治的權利。所以我們可以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民族平等,它為我們國家和人民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我想除了陳主席講的話,我想這是我從個人角度有這樣的想法。 [ 2008-03-06 16:35:17 ]
[人民日報記者]請問蔣主席。中共&&將繼續推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這使得各界對中國民主政治進程都有很多的期待。我想請問您,作為以高級知識分子為主體的民盟領袖,您和您的組織在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方面有何設想?謝謝。 [ 2008-03-06 16:36:42 ]
[蔣樹聲]謝謝你的問題。這個問題和剛剛問的問題是相關的。我想民主是我們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一個結晶。但是,每個國家由於歷史文化、由於不同的國情,每個國家的人民爭取和發展民主的道路是不一樣的。我覺得,剛剛兩位主席已經談到了這個問題。 [ 2008-03-06 16:36:55 ]
[蔣樹聲]在2006年,大概是4月份,當時我是民盟中央主席還兼職南京大學校長。我記得4月下旬開完全國人大常委會回南京去,在飛機上,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英國人,那個英國人在北京已經生活了16年,到今年已經18年了,他親眼目睹北京以及我們國內各地的變化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他非常感慨。因為我在英國留學了很多年,所以我們之間非常容易溝通,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就談了很多問題。 [ 2008-03-06 16:37:13 ]
[蔣樹聲]有一個問題是他主動講的。他説他非常佩服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他覺得不可思議,如果回去告訴他的英國朋友,他會説難以置信。我就問他,我説你在中國待了16年,假設現在我們中國,如果把英國工黨和保守黨的體制拿到中國來,或者把美國的共和黨、民主黨的體制拿到中國來,行不行,能不能達到目前這個情況?他説絕對不行。我問他為什麼?我就想聽聽他的意見。他的意見是:每個國家的國情是不一樣的,每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是不一樣的,民主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 2008-03-06 16:38:23 ]
[蔣樹聲]大體上的意思是這樣,他認為中國目前這個情況,這樣的體制最適合中國的發展,當然我想,他這種體會是比較粗淺的,實際上他對中國的一些歷史情況也不一定十分了解。 [ 2008-03-06 16:39:33 ]
[蔣樹聲]中國共産黨各個民主黨派在當時成立以後,加入了共産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各個民主黨派的界別不一樣,任務不一樣,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自覺接受共産黨的領導。我剛剛講過了,經歷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一直到現在,我們大家正在要想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強國這樣一個共同的理想,在這樣一個歷史進程下,整個幾十年的進程,自然而然的中國共産黨成為一個領導核心,而各個民主黨派非常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 [ 2008-03-06 16:40:43 ]
[蔣樹聲]我想關於民主政治的問題,很自然的形成了中國有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框架。在這個框架裏面,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也有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當然還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還有基層民主制度,社區居委會、農村居委會,還有黨內民主制度,這樣的框架裏面,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剛剛記者問我的問題,我想主要的部分就是這個。 [ 2008-03-06 16:41:04 ]
[蔣樹聲]具體的,實際上剛剛都講到了。比如周主席講到了政治協商的問題。我們建言獻策,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我們國家經濟社會裏面的一些重大問題提出的建議,執政黨和政府確實非常重視。 [ 2008-03-06 16:41:40 ]
[蔣樹聲]周主席舉了很多例子,我就舉一個最新的例子。這一次溫家寶總理的報告裏面,比如教育部分。就在前一陣,中央和我們民主協商,徵求我們的意見,政府工作報告裏面關於教育的部分。教育部分當時的標題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説今後我們的工作裏面是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2008-03-06 16:42:25 ]
[蔣樹聲]對於這一點,我們有一些新的建議。當然,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很好的提法,很鮮明,人們也很高興。但是教育的問題,不單是要滿足人民的需求,它在國家層面上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這牽扯到我們國家人力資源的問題,牽扯到我們國家公民素質的問題,牽扯到今後我們國家怎麼樣通過教育把人口大國轉化為一個人力資源強國的問題。所以,我們當時提的意見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家都很高興,但是,希望不要把教育完全停留在民生的層面上,民生很重要,應該把教育放在一個很高的戰略地位。 [ 2008-03-06 16:43:39 ]
[蔣樹聲]這個意見提了以後,我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的渠道對同一個問題提出類似的建議,但是至少這一次總理的報告裏面,大家可以看到那一段標題改了,“堅持優先發展教育”,裏面提到,沒有教育就沒有現代化的未來,也牽扯到國民素質的問題,裏面都做了很多的改動。 [ 2008-03-06 16:44:15 ]
[蔣樹聲]最後一點,除了民主協商和寫信之外,民主監督的問題可能大家感興趣。實際上在建言獻策、參政議政過程裏麵包含了很多民主監督的內容。我曾經講過,我們民盟要對凡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事情,我們堅決支持,而且做好做實。如果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事,我們要進諍言、做諍友,這本身就是民主監督的過程,但對我們反腐倡廉,對一些法律、政策執行的情況,我們都會進行監督。 [ 2008-03-06 16:45:59 ]
[蔣樹聲]還有一個,我們也希望今後我們民盟能夠盡可能推薦一些優秀人才,參加到政府工作裏面去。這次換屆以後,我們民盟就有五位盟員擔任五個省的副省長,他們就在這個政府裏面,這也是民主政治框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我想其他的黨派都有。所以我想,大致上這個問題和剛剛那個問題是密切相關的。謝謝。 [ 2008-03-06 16:46:19 ]
[中央電視台記者]我有一個問題想問林主席。在3月4號,胡錦濤總書記在政協參加&&組討論的時候,談到了兩岸關係,並且強調要最廣泛的團結台灣同胞,團結的越多越好。對於那些對“台獨”抱有幻想,從事過或者主張過“台獨”活動的人也要爭取團結。對此,海內外的輿論反映強烈。林主席您當場聽取了總書記的發言,不知道您當時是怎樣想的?另外,&&在團結台灣同胞,促進兩岸交流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 2008-03-06 16:47:09 ]
[林文漪]謝謝您對&&的關心。總書記講話的時候我在現場聆聽。身為台灣人,我感到深受鼓舞。我看到祖國大陸正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向前發展,對兩岸重新開啟政治談判,對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表達了誠意和善意,對台灣同胞&&了高度的尊重和理解。特別剛才你提到的那段話,我覺得體現了我們包容、團結和博大的氣度。 [ 2008-03-06 16:47:50 ]
[林文漪]在場的台胞都是非常高興,我們相信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一定會得到島內台胞更加強烈的回應,大力推動2008年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在會上,我們的盟員都非常高興。在會下,我也接到很多台胞的電話,表達他們的欣喜之情。在會後,我們交換意見的時候,盟員都説,這個講話給我們很大的鼓舞,今後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的交流、合作和發展。 [ 2008-03-06 16:48:01 ]
[林文漪]第二個問題,既然我們是&&,我們對台胞就有天然的感情。所以我們多年來所做的工作都是集中在兩岸交流和合作方面的。我想把它歸納為三個方面:  [ 2008-03-06 16:48:32 ]
[林文漪]第一,開展兩岸同胞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一直利用我們自己在島內有許多親友、同鄉的天然優勢,促進兩岸人員的交流交往,特別是專業領域高層人士的交往。我們和島內的教育界、醫療界、科技界、文化界,也包括企業界、農業界的朋友們經常來往,組團進行互訪。根據我們的統計,最近五年內,我們就組織了1400多個批次的互訪,其中大多是請島內的人士到大陸來參觀訪問,而且我們和他們一起舉辦論壇、研討會,帶領他們到全國各地參觀,不斷地增進我們之間的友情,不斷幫助他們了解祖國大陸的建設和發展。 [ 2008-03-06 16:48:58 ]
[林文漪]我印象中有幾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比如説2008年奧運會即將在北京召開,島內的青年們覺得這是我們中國人百年不遇的機會,他們非常希望能夠參與。於是我們幫助他們&&,來參加奧運志願行動。前不久高雄師範大學的年輕朋友,他們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的啟動儀式。我們還幫助了海外的一些台胞青年,利用假期到奧組委來做一個短時期的志願者,這些孩子都非常高興,因為作為一個中國人,能夠參與在中國舉辦的奧運會,他們覺得非常自豪,能盡一份力量,他們也覺得非常光榮。 [ 2008-03-06 16:49:01 ]
[林文漪]又比如説,我們這些年招待的&&縣的醫師工會、&&地區部分教授參訪團,以及在島內覆蓋了幾百萬惠眾的中華大陸同鄉總會的參訪團來參訪。這些朋友們都是一些島內的高層人士,知識界的,也有的是政界的,他們的影響力和地位都是很高的。 [ 2008-03-06 16:49:35 ]
[林文漪]但是,真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到大陸,第一次到北京,所以,能夠有機會請他們來,我們覺得高興極了。他們也親身的對於祖國的發展和建設有深深的感受,無論是專業交流中,還是在日常參訪中,他們都感到有進一步加深&&、增進往來的必要,所以這是我們做的第一方面的工作。 [ 2008-03-06 16:49:53 ]
[林文漪]第二,我們的工作集中在促進兩岸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方面。2007年兩岸貿易總額達到了1245億美元,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就在台灣地區的出口總額中,其中對大陸的出口已經佔到了30%以上,這是一個很高的依存度,這説明兩岸的經貿合作已經達到了很深入的水平。在這裡,我想我們&&也盡了很多的力量。 [ 2008-03-06 16:50:03 ]
[林文漪]最近兩年,我們曾經在北京、重慶、安徽、福建各地舉辦了有關經貿合作的論壇、展覽會、研習班、研討會等等,在會上,我們不但邀請有關的&&朋友們來會上介紹自己的企業,介紹自己的打算,而且我們還和當地的政府&&,協助這些&&朋友在當地進行考察、了解投資的環境和合作空間,而且很快他們就在當地達成了合作的意向,已經開始他們的事業。我相信我們以後還會繼續在他們發展過程中跟蹤幫助。這就是我們作為一個台灣人對台胞應該做的事情。 [ 2008-03-06 16:50:24 ]
[林文漪]舉一個例子。去年我們在江蘇進行了對台資高科技技術企業的調研,了解他們的研發、生産和經營狀況。回來以後,我們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報告,希望能夠對台資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在大陸的發展,以及和大陸高校科研機構産學研的融合等等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幫助他們進一步發展。而且今年我們又把我們的調研主任務確定在福建省,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它作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區,福建是離台灣最近的,文化習慣都是互相通融的,把它作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先行區來考察,準備直接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提出有關的政策建議。 [ 2008-03-06 16:50:55 ]
[林文漪]第三,調查研究、建言獻策,維護台胞的合法權益。台灣是我們的故鄉,到大陸來生活的台胞都是我們的鄉親。無論是他們在這兒創業,發展企業,還是到這兒來就學、就業,都是我們應該幫助的。我們經常和他們來往,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他們的需求,盡量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 [ 2008-03-06 16:51:03 ]
[林文漪]舉一個例子,我們和在大陸就學的台灣大學生有密切的&&,他們離開故鄉,到北京來讀書,感到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在假期的時候,也會感到需要參加一些活動,所以,我們&&的北京市委,多年以來,每逢過年過節都和台灣學生一起度過,有時候請台灣學生到家裏度周末,給他們過生日,一到假期,組織他們到北京和京外去考察、旅游,看看祖國大好河山,了解各地的建設情況,所以關係非常密切。 [ 2008-03-06 16:51:59 ]
[林文漪]在這樣的交往之中,我們發現他們有一些共同的想法,也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因此,我們就專門組織了一次對在京學習的一千多個台灣大學生學習、生活情況的調研,最後我們形成了一份建言獻策的報告,對台灣學生的居住、學費、就學中的一些困難,以及他們就業渠道如何暢通,專業資格如何能夠認定,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 2008-03-06 16:52:00 ]
[林文漪]大家都了解,近年來,我們國家&&了一系列的惠及台胞的政策,包括在大陸生活台胞的惠及政策。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説,這其中也有我們&&的工作,有我們的一點心血,有我們的一些貢獻。 [ 2008-03-06 16:52:17 ]
[林文漪]總而言之,旨在兩岸的人員交流、經貿合作,以及在台胞的學習、生活合法權益方面,我們&&都盡自己的力量,做了一些工作。相信我們的工作對台胞是有利的,對我們兩岸關係的發展,對於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是有用的。我們今後也將繼續做好這方面的工作。謝謝。 [ 2008-03-06 16:53:31 ]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有人説協商是一種中國式的民主形式,也有人不很讚同,我想請問嚴主席,您對此有何評論?它在中國的政治體制當中能發揮怎樣的積極作用?  [ 2008-03-06 16:54:43 ]
[嚴雋琪]謝謝你的問題。首先,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明確載入憲法的,所以它是有權威的法律依據的。第二,這個制度的程序化、制度化、可操作性不斷加強,特別是中共十六大以來的五六年期間,發布了相關的中央文件,所以這個程序越來越明確。 [ 2008-03-06 16:55:01 ]
[嚴雋琪]從我的感受來説,我覺得從多黨合作對政治協商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個是有利於執政者聽到來自於多方面的聲音。中國有句話:兼聽則明。第二,因為是一個政黨,所以它是可以有組織的,因為我們政黨是高中級知識分子,都有專業背景,可以有組織的進行深入的專題調研,這有利於我們提出來的批評、意見、提案、有份量、有質量。第三,因為我們的協商渠道還是比較暢通的,有多種渠道。我參加的高層協商就有很多次,這中間也提出了民進對一些重大問題的意見。 [ 2008-03-06 16:55:12 ]
[嚴雋琪]第二,現在開兩會了。我們民進有近60位的會員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有70多位會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協委員中45位是作為黨派界別,就是以黨派的名義提出提案,我們今年也準備了一系列的提案和意見,都是經過一年的精心準備,29個基層組織集中了全會的力量提出來的。 [ 2008-03-06 16:55:50 ]
[嚴雋琪]第三通過社情民意的渠道,反映我們所&&的知識分子和他對社會的觀察所得到的一些利益需求、訴求和一些意見、一些建議。我有一個數字,去年一年,我們提出了2000多份意見,當然因為這裡有重復的,我們挑選了綜合成500份提到了全國政協。 [ 2008-03-06 16:56:13 ]
[嚴雋琪]第四,直接參加國家政權。在這個位置上,包括我個人直接的感受是有職有權的。還有我們的很多成員被聘為各級各類的特約監督人員,所以我感到我們這樣一個制度,是歷史演變的結果,凝聚了中國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以及全國人民共同的政治智慧,是有它的必然性的。另外,它是結合我們國情,是我們的現實,符合現實國情。再有,未來的20年,這個機遇是必須抓住的20年,所以我覺得這個制度是有利於我們未來的一種選擇。 [ 2008-03-06 16:56:35 ]
[萬鋼]還有一個協商的形式,就是我們在各部委的工作也經常和民主黨派的中央在一起。嚴主席上任不久,就給科技工作提出了建言,對科技部的工作支持很大。我們也走訪一些民主黨派,它是面向科技教育這方面的,我們也和韓主席徵求他們對科技工作的意見。不僅僅在科技部,在其他的部門當中,互相之間的溝通,比如教育部到致公黨來的時候我就作為致公黨主席提出一些意見。我想這些交往形式更加直接,在這些面上,也能夠起到更好的建言獻策的作用、很好的指導作用。 [ 2008-03-06 16:57:02 ]
[新華社記者]我想問一下韓啟德主席。中共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加強執政能力建設,貴黨作為參政黨,如何提高參政能力?九三學社,您剛剛也提到了,匯聚了更多的科技人才,請問他們發揮了哪些作用?  [ 2008-03-06 16:57:57 ]
[韓啟德]我們發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我就科學技術方面發揮的作用簡單講一下。首先,我們要求九三的成員在各自的崗位上都為中國的科學技術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我們要求每一位成員在各自崗位都成為一面小紅旗。改革開放30年來,自從國家獎勵制度成立以後,九三成員一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萬多人次。 [ 2008-03-06 16:58:13 ]
[韓啟德]2001年時,國家獎勵最高科技獎一共獎勵2位,黃昆院士和王選院士都是我們九三學社的成員。自然科學獎,2005年、2006年都空缺,因為大家覺得沒有合格的一等獎。2007年,九三學社的閔乃本院士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王選院士的貢獻,使漢字印刷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 [ 2008-03-06 16:58:59 ]
[韓啟德]作為一個政黨來講,還是要參政議政,為我們國家的科學技術事業建言獻策。在這方面,我們提出了太多的、起作用的建議。大家知道“863”,由我們兩位成員,陳芳允院士和其他兩位院士提出要跟蹤世界戰略性的技術,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重視,所以馬上批示,開始資金投入支持高技術的發展,才有了後來的863。九三也同意和支持建立三峽大壩,但我們當時提出,三峽大壩建立將對長江上游的生態産生比較明顯的影響,所以一定要保護好長江上游的生態和資源開發。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當時的建議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 [ 2008-03-06 16:59:01 ]
[韓啟德]2003年我們提出要保護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河的發源地,由於社會的變遷,特別是生態的保護和生産生活的需求之間發生了矛盾,有破壞的傾向,所以我們向中央提出了保護三江源的建議,受到了重視,發改委研究以後決定撥出76億保護三江源,現在這個資金已經增長到100億,而且已經顯示出它的成績來。在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制定當中,我們很多成員都是領銜課題的研究。我們還保護科技工作者的權益,大家記得,80年代的時候,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是很少的,説腦體倒挂,正好有好幾位中年科學家英年早逝,所以我們提出了增加中青年科學家待遇的建議。 [ 2008-03-06 16:59:57 ]
[韓啟德]我們還提出離退休科技人員待遇問題,連續兩次給中央提建議。第一次給增加了收入,我們認為還不夠,又提出建議,這次兩會上已經正式宣布,從2008年1月份開始,再連續三年專門給企業的離退休職工提高退休金的待遇,而且要向科技人員傾斜。 [ 2008-03-06 17:01:16 ]
[澳亞衛視記者]我首先簡單問一下,請主席們簡單回答就好了。剛才萬部長提到要培育人才,是不是意味着我們有下一個萬鋼的希望?因為我是台灣人,所以我很好奇的是,林主席對這個月22號台灣的選舉有多關注?桑主席,您對中國人口男女失衡的問題有什麼樣的建言獻策?謝謝。 [ 2008-03-06 17:02:36 ]
[萬鋼]中國有一句話叫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覺得民主黨派擔任部長職務,除了它的政治民主建設的意義之外,還有一個深遠的意義,就是讓更多的人、更合適的人走上政府管理的崗位。從這個意義上説起來,我相信今後還會有更多的、符合國家要求的,並且能夠在執政的過程中為人民服務的人走上工作崗位。 [ 2008-03-06 17:02:59 ]
[萬鋼]我想,作為一個政府的官員,他最重要的就是把權力、責任和為人民、為國家做事的決心以及他的能力發揮出來。從這個角度上説,我覺得無論是共産黨員,還是民主黨派,包括無黨派人士,都有這個機會參與國家的政治管理。所以,我相信今後還會有的。 [ 2008-03-06 17:03:07 ]
[林文漪]謝謝你的問題。我想,無論島內的局勢怎麼變化,無論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他在島內都應該從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促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維護&&地區的和平。謝謝。 [ 2008-03-06 17:04:20 ]
[桑國衛]現在我們對於中國新生兒的男女性別比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因為種種原因,特別是喜歡男孩子,或者現在技術發達了,可以用B超發現是男的還是女的,這是造成的一個原因。 [ 2008-03-06 17:05:34 ]
[桑國衛]現在我們已經嚴格通過法律和有關規定,嚴禁採用B超或者其他的檢驗技術達到早期發現男孩和女孩,選擇性的流産,這會引起很大的問題。我們政府和各級人口和計劃委員會已經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了,採取嚴厲的措施來糾正。 [ 2008-03-06 17:06:43 ]
[韓啟德]講到人口性別比,第一,我認為不必太擔憂。人類發展了那麼長的歷史時期,自然形成了男女比例,我覺得他有一個自然的過程,不用過分擔憂。第二,我們現在這個特定的階段,有一定的社會原因。除了剛才桑主席講的以外,我認為更重要的在政策上面,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改善以後,這個問題是容易得到解決的。 [ 2008-03-06 17:07:21 ]
[鄔旦生]我們記者招待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2008-03-06 17: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