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新聞中心 | 時政 | 法治 | 國際 | 財經 | 港澳 | 台灣 | 華人 | 教育 | 體育 | 圖片 | 視頻 | 直播 | 訪談 | 網評
陳德銘回答記者提問
時間:3月12日下午14時30分
地點:大會新聞中心(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
內容:商務部有關負責人接受中外記者集體採訪。
現場直播 | 文字實錄 | 圖片報道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接受中外記者集體採訪
  大會新聞中心副主任祝壽臣:應多家媒體的採訪要求,今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商務部陳部長等幾位領導,就我國外經貿情況接受大家的集體採訪。出席本場採訪的嘉賓分別是: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司長房愛卿,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司長尚明,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王受文,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李志群。 〔詳細報道〕
陳德銘: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 過大順差對中國沒好處
海峽兩岸經濟關係取決於台灣當局對一個中國的認可
中國政府重視産品特別是食品的衞生安全、質量問題
陳德銘:2月份出口下降不會影響今年出口總體增長
陳德銘:實現CPI4.8%左右的控制目標是有希望的
對600種消費品進行調查 供求平衡商品逐步增多
中國政府對改善中俄貿易平衡採取了一系列手段
陳德銘:今年中國引進外資總的趨勢是非常好的
兩會圖集
視頻集
外貿基本情況
商務部工作包括內外兩個市場 有200多個駐外機構
  商務部的工作主要是內外兩個市場:國內市場保障供應,國際市場主要是外經貿“進”和“出”的問題,同時在資本項下有引進外資和“走出去”投資的問題。在國際的多邊和雙邊關係中,我們有很多機制,包括200多個駐外機構,在國際關係中起了比較大的協調平衡作用。 〔詳細報道〕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接受中外記者集體採訪
出口增幅下降
陳德銘:2月份出口下降不會影響今年出口總體增長
  根據3月11日剛剛公布的海關統計的2月份數字,2月份進出口額共1662億美元,和去年相比出口只增長6.5%。我國外貿進出口額確實是比1月份和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而且下降比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春節因素、國際因素、政策因素以及人民幣升值。中國今年外貿出口還是會平穩增長的。 〔詳細報道〕
中俄貿易平衡
中國政府對改善中俄貿易平衡採取了一系列手段
  中國同俄羅斯的貿易關係最近一直髮展比較迅速,從去年的情況看,雙邊貿易增長速度達到了44.3%,俄羅斯已經成為中國第七大貿易夥伴。在中俄雙邊貿易關係中確實存在着中方有一定的順差,實際上在中俄雙邊貿易關係中有一段時間中方一直是逆差。中國政府對改善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平衡及商品貿易結構採取了一系列手段。 〔詳細報道〕
國內物價走勢
陳德銘:實現CPI4.8%左右的控制目標是有希望的
  目前雨雪冰凍災害對價格的影響正在消除,居民消費價格可能會在高位趨穩。今年全年的價格可能呈現高開低走的趨勢,通過價格政策管理疏堵並舉,規範市場行為,打擊囤積居奇,讓通脹的壓力緩慢釋放,讓經濟更穩定地發展,實現CPI4.8%左右的控制目標是有希望的。 〔詳細報道〕
對600種消費品進行調查 供求平衡商品逐步增多
中日食品貿易
中國政府重視産品特別是食品的衞生安全、質量問題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食品衞生安全、質量問題。中方希望跟日方能夠就建立長期的衞生食品安全機制進行磋商,推動貿易進一步發展。中國向世界上其他國家出口食品,都是要經過國家質檢總局進行註冊的,所使用的原料也需要經過國家質檢總局進行備案,這些措施保證了中日食品貿易的質量。 〔詳細報道〕
引進外資增長
陳德銘:今年中國引進外資總的趨勢是非常好的
  今年中國引進外資的總的趨勢是非常好的,一月份FDI增長109%,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大項目進入我國的速度在加快,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預期,實行了“兩稅合一”,鼓勵到中西部投資的政策,以及國際次級貸危機的影響。所以,中國投資的增長總體説明投資環境還是在一步一步地趨優。 〔詳細報道〕
兩岸經濟關係
海峽兩岸經濟關係取決於台灣當局對一個中國的認可
  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怎麼保持“一國兩制”經濟的共繁共榮,我們商務部是有經驗的,而且正在牽頭做這件事。台灣如何發展、兩岸經濟如何更加緊密地合作,取決於台灣當局對一個中國的認可。從經濟的角度講,海峽兩岸有非常大的互補性,會對經濟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 〔詳細報道〕
國際收支平衡
陳德銘: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 過大順差對中國沒好處
  中國並不刻意地追求順差,過大的順差造成過大的外匯,對中國經濟自身的發展是不利的,任何一個懂經濟的、有理智的人都應該看到這一點,中國不希望這樣。簡單地從貿易的順差逆差角度要求一個國家人民幣升值,這是不合理的,我們要做的是國際收支平衡。 〔詳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