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聞學子湖南行】聆聽廣電傳播創新思路
2017年07月17日 16:24:12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關閉 

  7月12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2016級國際新聞傳播碩士班暑期實踐團一行參訪了湖南廣播電視台,並和湖南廣電廣播傳媒中心主任牛嵩峰等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熱烈互動。

  作為中國最具創新實力的廣播電視內容生産、播放&&和傳媒業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湖南廣播電視台目前有從業人員1.2萬人,下轄9個電視頻道、8個廣播頻率,以湖南衛視為核心的“快樂中國”品牌不斷升級,連續十多年保持省級衛視收視和廣告收入第一,國新班學子們詳細了解這一國內知名省級傳媒的發展歷程,對當今媒體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

 

國新班學子與湖南廣電業界老師座談

  

    創新傳播,弘揚主流價值

  “核心價值觀永遠不能丟。”在湖南廣播電視大樓的會議室裏,國新班高菡同學問到如何在運營娛樂節目和堅持新聞立&之中進行平衡的問題,牛嵩峰主任這樣回答。

  他認為,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只有通過思路和手法創新提升新聞到達率,才能有效傳遞主流聲音。湖南衛視的一些品牌娛樂節目一直在傳遞一種自我勵志、自我奮鬥的精神。

  

牛嵩峰主任回答同學們的問題

  據介紹,湖南衛從2012年開始在市場夾縫中挖掘少兒的新聞需求,推出一檔新聞求證節目——《新聞大求真》,該節目特別之處在於其目標受眾是8至14歲的兒童,用科學實驗來驗證每一則傳言的真假。作為全國唯一一檔面向初中三年級以下受眾的新聞節目,《新聞大求真》成功進行了“賽先生”的基礎傳播和少兒階段的啟蒙,每年寒暑假都位居湖南衛視收視率榜首。

  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高級總監盛子曰認為,“你是誰你就會看到什麼”。她説,很多雜音現在將湖南衛視標籤化,認為其過度娛樂化,其實湖南衛視在引導受眾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市場導向,商業和藝術完全可以有機結合,關鍵是把握分寸。

  牛嵩峰認為,從前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始,湖南衛視就鼓勵年輕受眾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超級女聲》中使用短信投票,行使權力,他們在青年時期形成的價值觀會幫助鋪墊他們今後的成功道路,而湖南衛視“自我奮鬥、自我勵志、自我成長”的價值觀無疑有着深刻的意義。

據介紹,在新聞創新方面,湖南衛視三年來新上了20多個節目,而新的娛樂節目只有3、4個。“年輕化不等於低幼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必須堅持和體現的。” 牛嵩峰説。

    打造系統IP

  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5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湖南廣電以266.76億元排名第90位,位列亞洲電視品牌第四,中國內地省級廣電第一名。

  對於張研同學提到的目前很火的品牌運營和IP經濟概念,湖南廣電宣傳管理部副主任鐘益帆認為,不管什麼樣的文化産品,有鮮明的文化特色才能脫穎而出,湖南衛視系列文化産品的受眾定位就是23歲以下的人群和對娛樂節目感興趣的女性。

  圍繞着年輕化的定位,湖南衛視着力打造鮮明文化標識,搭建IP系統,尋求系統競爭力,並且在廣播電視文化産品的運營中主動向互聯網文化産品靠攏,從《超級女聲》到《快樂男聲》,從《天天向上》到《快樂大本營》,湖南衛視用這種思路成功造就了産品矩陣和自己的文化標識。

    內容為王

  座談中,陳燁同學問,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的興起分流了大量的廣告資源,傳統媒體應該如何應對?對此,湖南衛視的老師們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身為90後的盛子曰分析説,分眾化是一種大趨勢,也促進了媒體間更多的良性競爭和分野。她舉例,寶潔和聯合利華減少線上廣告投放而轉投傳統媒體,因為這些快消品需要更多的品牌背書,這是只有深耕多年的傳統媒體才能提供的。

  鐘益帆指出,互聯網吸金能力雖強,但是野蠻生長階段已經過去,很多直播內容不止打擦邊球,甚至涉黃涉暴力,而現在對野蠻生長的緊箍咒越來越緊。

  面對互聯網浪潮的侵襲,湖南衛視認為,媒介的變遷與迭代並不影響受眾對頭部內容的喜愛。

  改革開放之初,在商品經濟浪潮的衝擊之下,湖南廣電收益逐步下滑,為了創收甚至辦磚廠、包魚塘,但是最終都因為專業不對口而效益不佳。有了發展的原始衝動之後,湖南廣電最終還是回到了內容創新這條道路上。

  鐘益帆&&:“現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我們的核心,牢牢抓住內容生産優勢,堅持核心價值,高舉黨管媒體旗幟,在內容産品研發創新上繼續保持引領優勢。”(陳鐘昊 林光耀 王睿路 張研)

  

國新班同學在湖南廣電大樓內合影

 
更多閱讀:
 
(責任編輯: 張澤月 )
更多圖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450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