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湖北實施退湖還湖“第一爆” 梁子湖的牛山湖成功實施破垸分洪 |
參評項目 |
電視作品 |
|
體裁 |
電視消息 |
|||
語種 |
中文 |
|||
作 者 |
集體 |
編輯 |
|
|
刊播單位 |
湖北廣播電視台 |
首發日期 |
2016-07-14 23時11秒 |
|
刊播版面 |
湖北衛視 長江新聞號 |
時長: |
1分57秒 |
|
︵ |
2016年7月,強降雨持續襲擊荊楚大地,湖北五大湖泊汛情告急,尤其梁子湖水位高居不下,崩岸險情隨時可能發生。7月12日,省委省政府做出了“退垸還湖”的重大決策,並決定7月14日對梁子湖最大的子湖——牛山湖實施隔堤爆破。 7月12日下午4點,接到牛山湖隔堤破垸還湖的消息,湖北廣播電視台電視新聞中心調派出正在鄂州拍攝抗洪報道的5人團隊趕往現場,並在晚上8點左右抵達現場。同時,第二批10人團隊帶高清衛星直播車趕赴牛山湖,晚上9點半左右到達現場。 經電視新聞中心中央廚房總調度,統一指揮,牛山湖報道分為後方直播團隊,和前方多個採訪組。一組記者拍攝不眠的尋堤夜;兩組記者拍攝連夜轉移安置群眾;另外的記者尋找最佳拍攝點和航拍路徑,制定拍攝方案。 7月13日晚6點,接到正式爆破時間為14日早上6點半的消息,現場記者立即重新分工。連夜,新聞中心又派出兩個採訪組,一組拍攝武警水電部隊如何部署爆破任務機連夜開展施工的情況,另一組連夜前往鄂州、江夏等地了解拍攝連夜轉移安置情況。在爆破現場,所有人一夜未眠,白天拍攝了一天新聞的記者正在連夜寫稿、剪輯。武警官兵還在大堤上做最後的奮戰,裝填炸藥,檢查爆炸點,這些被我們的記者一 一紀錄。武警官兵一夜不睡,我們的記者也跟着記錄一夜。武警官兵的臨時指揮部裏,一組記者在指揮部蹲守,和武警官兵一同戰鬥。同時,負責航拍的小組選擇最佳角度和拍攝地點,在保證設備和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力爭呈現最完美的爆破畫面。負責地面拍攝的一組記者,上房樑、爬陡坡,力爭找到最好的記者出鏡點。 凌晨3點,記者張曉薇帶領着雲豹救援隊抵達了現場,正因為他們的到來,為全方位記錄現場又增加了一路湖面上的拍攝角度。為了準確及時地傳達指揮部下達的爆破命令,另一組記者凌晨3點趕往指揮部臨時設置的爆破命令下達點,為第二天記錄命令下達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出鏡記者郭曉勇也是一夜未眠,先是在大堤上了解最新的武警工作進展,然後還要詢問周圍的群眾安置情況,把現場的最新情況及時反饋,把中央廚房的最新決策貫徹落實。 所以,在這條短新聞中,凝聚的是凌晨布設最好機位、不畏生死的拍攝成果;是多組記者全方位的採訪;體現的是融媒體中心前後方密切的配合。通過全方位的拍攝手段,記錄下爆破的整個過程,將爆破的全貌完整地呈現給觀眾。作品的時效性、完整性、紀實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
|||
社 |
該作品在當天的《湖北新聞》、《長江新聞號》欄目和湖北公共新聞頻道多次播出,作品中的爆破現場畫面還被央視採用,在央視新聞中多次播出。同時,長江雲、長江新聞號微信公眾號也製作了新媒體産品,得到網易、新浪、今日頭條等新媒體紛紛轉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
︵ 推 薦 理 由 ︶ |
該新聞作品採取全方位、全過程、多角度、多視角的記錄方法,第一時間記錄下爆破的整個過程,將爆破的全貌完整地呈現給觀眾。電視作品的時效性、完整性、紀實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