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 承辦:新華網
郵箱  圖片  音視頻  稿件報送
12月20日《全國新聞聯播》
2017年05月25日 16:48:47  來源: 中廣聯合會
【字號  打印 關閉 

中國新聞獎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排參評作品推薦表

標題 

12月20日全國新聞聯播 

參評項目 

廣播編排

語種 

中文 

體裁 

廣播編排 

播出頻率(道) 

中國之聲 

播出單位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刊播欄目

 

節目時長

28分55秒 

播出時間 

2016年12月20日30分18秒 

主創人員 

集體(任傑,徐傑峰,李楊,子文(唐子文),

昀瑾(金昀瑾))

作品
簡介 

《全國新聞聯播》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一檔重點新聞欄目,一直享有很高的收聽率和美譽度。節目始創於1951年5月1日。節目定位是:權威、及時、準確,全視野匯總、梳理全天國內外新聞。本期節目具有較強代表性:

一、內容飽滿,題材豐富。

本期節目的起始部分,由三條精編重大時政稿件組成,沉穩精煉。中間部分的選題,既有對當下熱點、焦點話題的跟進——懲治網絡詐騙、推進異地就醫、空氣污染治理、移動互聯網走勢,也有獨家策劃——打擊非法廣播,還有對國際突發事件的全方位播報——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遭槍殺。簡訊部分簡明扼要,信息量大。

二、張弛有序,邏輯性強。

本期節目覆蓋宏觀、微觀多個層次,宏觀、微觀有機串聯,自然,流暢。在對錄音精剪的基礎上,以內容為統領,做詳略有別的處理,使得節目整體有起有伏,張弛有序,具有較強的內在邏輯性。

“習近平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發表講話”,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航天事業的關懷、肯定和期望;隨後由天到地,緊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據編輯組了解,這條稿件是全國媒體首發;隨後,通過“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總則草案等”這條稿件實現起承轉合,自然過渡到民生關注;來自部委的政策新聞,落腳點都在百姓民生,既是國家事,也是身邊事;隨後,“霧霾範圍擴大,京津冀出現污染峰值”,既關注百姓生活受到影響,也陳述交通等部門的全力應對;然後是“打擊非法廣播”、“5G在加速”,一抑一揚,有機串聯,編排流暢。最後以國際突發事件收尾,音響豐富,乾淨利落。

三、簡潔明快,引人入勝。

本期節目基調,振奮且務實,環環相扣,引人入勝。28分鐘55秒,出18條新聞。

三條時政稿件之後,一組國內要聞聚焦,提升節奏。民生之後,一組短只有12秒,長不過20秒的國內簡訊掃描,更是乾脆利落,關注到從“工信部懲戒新能源車騙補”、“民用直升機取得突破性發展”、“快遞業突破300億件大關”、突發事件“福建漳州海域商船漁船碰撞”、“香港確診今冬首例外地傳入H7N9個案”等方方面面的新聞,作為錄音報道的強勢補充。國際突發事件後,緊跟其他兩國遭遇襲擊事件的簡訊,全球一夜遭遇三起襲擊事件,集中編排引發對國際反恐形勢關注。

推薦
單位
意見

《全國新聞聯播》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晚間新聞節目,中國廣播新聞節目的經典品牌。本期節目集中體現了《全國新聞聯播》的編排理念和水平。

信息飽滿,題材豐富。三條時政稿件提綱挈領,起勢沉穩。中間主體部分厚重飽滿。國際新聞選取突發事件,時效性強。國內簡訊、國際簡訊簡明扼要。

張弛有序,邏輯性強。國內新聞選取緊跟當下熱點,落腳點都在百姓民生。既是國家事,也是身邊事。有機串聯,編排流暢。

簡潔明快,引人入勝。整期節目文字精緻,錄音精煉,有起有伏,環環相扣。節目基調既振奮,又務實,體現了國家電台風範。

初推

評薦

評理

語由

    這是一期重點突出、主題鮮明、信息量大、非常規範的新聞編排。

1,這期節目重點突出,令人印象深刻。這期編排的重頭新聞有:習近平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這兩條新聞是國際國內社會都高度關注的,兩條錄音報道近10分鐘,佔了本期節目的三分之一。新聞足夠重大,社會足夠關注,在整個節目中的佔比也足夠份額,使得整期主題鮮明,重點突出,聽後給人留下深刻記憶。

2,整個節目清晰的板塊結構符合聽覺習慣。總長30分鐘的節目,分內容提要、時政要聞、國內要聞、國內簡訊、國際要聞、國際簡訊六個板塊,脈絡清楚,詳略得當。

3,信息量豐富,社會關注點較多。如民法總則草案的審議、嚴懲網絡電信詐騙的新規、異地就醫費用的結算、京津冀霧霾嚴重影響出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等。

4,語言精當,條與條之間、板塊與板塊之間,過度自然順暢,符合聽覺特點。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13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