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會大廈前。(資料圖)
8月5日上午,兩名中國游客因在德國國會大廈前拍照時擺出納粹禮手勢被拘捕,每人繳納500歐元保釋金後被釋放。兩人因為使用違憲組織標誌而被提起刑事訴訟。在德國,“對仇恨言論及與希特勒和納粹相關的標誌符號有着嚴格的法律約束”,情節嚴重者將被判處3年刑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國門看世界。隨着眼界的開闊和相關教育的普及,“中國游客”的素質穩步提升。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由於文化差異等原因,中國游客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事兒。
境外游容易觸碰哪些易被忽視的當地法規和文化禁忌?不妨隨小編一探究竟。
圖片來源:中新網
新加坡:損壞公物或被鞭刑
新加坡嚴禁進口、出售和隨地吐口香糖。不過比起擔心嚼食口香糖亂吐挨罰,損毀公物性質更嚴重。2014年,兩名德國游客在新加坡地鐵車廂塗鴉,遭新加坡跨國追捕,法官判處9個月牢獄及3下鞭刑。
另外,新加坡對於一些不文明行為也會進行罰款,游客也不例外。公廁設有衞生糾察員,專抓習慣踩馬桶、廁後不沖水、亂丟垃圾的使用者,初犯罰款150新幣並拘留,累犯罰款一次高達500新幣。
泰國:避免討論王室話題
在泰國,盡量避免與他人討論國王、王室相關話題,若有不恰當言論,可能會觸犯當地法律。在參觀泰國的皇宮、寺廟等嚴肅場合時,一定要穿着整齊,禁止無袖T恤、背心、吊帶、破洞褲子、拖鞋等。着裝不合格者將被禁止進入。
不丹:煙草入境付100%關稅
不丹對吸煙者的“懲戒”十分嚴厲,僅僅是帶煙草入境就要付出昂貴代價,需要在海關支付100%的關稅。如果在不丹公共場合吸煙,至少要被罰款225美元。如果游客在不丹售賣煙草製品,會被警察逮捕,以走私罪被判入獄。
印度:“牛”神聖不可侵犯
印度有很多關於宗教的禁忌,牛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之物。牛群在街上自在行走,車輛人群需小心翼翼地繞開它們。游客在印度旅行,要特別注意牛,不要驅趕牛群。進入印度教寺廟時,身上不可穿戴牛皮製造的衣物。
印度尼西亞:切忌撫摸孩子頭部
印度尼西亞的民眾不喜歡他人觸摸自己身上的任何一部分,相對的,他們也不喜歡去觸碰他人。頭部被認為是人體最神聖的部分,孩子的頭部則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如果不注意觸犯禁忌,會引來當地人的不滿,可能會受到公然指責。
阿聯酋:穿着舉止禁忌多多
相比起阿聯酋的其他城市,迪拜和阿布扎比對游客相對寬鬆,但若不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仍可能被“請”進警察局。
迪拜執行局曾發布過“公共行為守則”,呼籲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尊重本土文化和價值觀。根據守則規定,在公開場合被禁止的行為包括穿迷你裙、比基尼、短褲或其他緊身透明的服飾,跳舞、大聲播放音樂、在非經營區喝酒、發誓、裸泳等。此外,情侶公開親吻、牽手或者擁抱也會受到處罰甚至拘留。
沙特阿拉伯:公共場合喝酒違法
沙特阿拉伯是戒律最嚴的中東國家。在沙特阿拉伯,喝酒是違法的。雖然政府對於游客相對寬容,允許居住在特定區域的游客飲酒,但也規定游客必須躲在房間裏,緊鎖房門,安靜地飲酒才行。另外,外籍女士出門上街要戴頭巾但可不罩面紗,要穿長袖長裙,長度能遮蓋腳腕及手背。如果違反規定,在公共場合喝酒且行為不檢點,很可能被控告並遭受鞭刑。
身在國外,個人言行時刻展示和影響所屬國家的形象。祖國的不斷富強給每一個中國人帶來切實的安全感和自豪感,但這份自豪不應只是心裏一熱、口頭一談。牢記並遵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規定和文化禁忌,堅持文明出游,不僅是對個人安全負責,也是對國家榮譽負責。
(創意産品工作室:張天宇,文字綜合新華網、中新網、廣州日報等)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