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6月初的老撾烈日炎炎,吊車操作員汶米的幹勁,比天氣還火熱。
在中老鐵路六標段二分部楠科內河特大橋施工現場,汶米專注地開着他那輛心愛的25噸大吊車。雖然剛加入中老鐵路建設隊伍不久,但這個24歲老撾小夥子幹得挺開心。
圖為老撾吊車操作員汶米。(視頻截圖)
汶米的家鄉,在老撾北部古都瑯勃拉邦。那裏多山,風景秀美,古跡林立,是不少背包客眼中的世外桃源。然而,對汶米來説,回家的舟車勞頓,總讓家鄉的風景變得不那麼美妙。老撾人常打趣説,開車去瑯勃拉邦只需拐兩個彎,一個是左拐,一個是右拐。但事實上,從萬象出發的長途客車,通常需要左拐右拐6到8個小時,才能抵達瑯勃拉邦。
汶米對此深有感受。每次從萬象回趟家都苦不堪言,山路顛簸總是讓他覺得骨頭都快散了架。
“我在瑯勃拉邦城里長大,坐車去那裏特別麻煩,因為山路多,路況不好,土還大,”他説,“我從小就聽説過火車這種交通工具,但從來沒見過,所以,我一直想親眼看看火車、坐坐火車,這次沒想到,能夠親自參與老中鐵路的建設。”
作為中老兩國“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老鐵路北起兩國邊境磨憨-磨丁口岸,南抵老撾首都萬象,全長414公里,其中60%以上路段為橋梁和隧道,設計時速160公里,建設期5年,全線採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
中老鐵路工地。(視頻截圖)
有意思的是,汶米並不知道這條鐵路會一直修到自己的家鄉。得知中老鐵路在瑯勃拉邦的標段已經開工時,他的眼神中竟流露出孩子般的興奮:“是嗎?那太好了!如果鐵路通車就方便啦。我真想一直幹到通車,然後坐著自己親自參與建設的鐵路回家。”
飛縱千里山,鄉關在何方。穿山越嶺、蜿蜒前行的中老鐵路,承載的不止是像汶米一樣、許許多多老撾人的歸鄉夢,還有像中老鐵路六標段二分部經理徐州一樣、千千萬萬在海外的中國工程師的創業夢和思鄉情。
80後的徐州算得上是位“年輕的老鐵路”。2005年從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他選擇留在家鄉成都工作,卻沒想到一天也沒在家門口上過班。從國內的京津城際、廣珠城際、欽北鐵路,到海外的亞吉鐵路、中老鐵路,當年的“小鮮肉”在不斷轉場的修路人生中鍛造成“小臘肉”,而鐵路卻在他的腳下不斷延伸。
圖為中老鐵路六標段二分部經理徐州。(視頻截圖)
“12年彈指一揮間,每天都在現場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度過,感覺挺充實,”徐州説,“比如中老鐵路,為了解決當地土質粘性大的問題,我們確定了以橋代路的建設方案,等這座全長7公里的楠科內河特大橋建成後,它將成為中老鐵路全線最長的鐵路橋。”
耐着高溫燥熱,忍着蚊蟲叮咬,徐州熱盼這條鐵路早日通車,因為在他眼中,這也是一條別樣的歸鄉路。
徐州告訴記者,他的女兒馨馨4歲了,已經一年多沒見到她,自己本想趁老撾的雨季休假回家看看,但現在雨季也要加緊為旱季施工做準備,假期看來是要泡湯了。“不過也快,等鐵路修好,我老婆就能帶着女兒從成都坐火車到雲南,再一路南下到萬象來看我,想想都期待!”
從萬象到瑯勃拉邦,鐵路串起的,是汶米的夢和故鄉;從萬象到成都,鐵路牽起的,是徐州的家和遠方。5年後,湄公河畔,待中老鐵路的長虹架起,心與家的距離,將不再遙遠。(記者閆潔、凌朔、王玉玨,編輯王豐豐,視頻編輯王玉玨。據新華社客戶端報道)
-
從“和諧號”到“復興號”,中國高鐵強在哪兒
2017-06-27 10:07:57
-
WIFI覆蓋、隨時充電...“復興號”乾貨都在這了!
2017-06-27 09:31:56
-
當今孩子活在“第三隻籠子”裏
2017-06-27 09:31:56
-
胡適:大學生畢業後的幾條路,以及兩類墮落方式
2017-06-27 09:31:56
-
日本人告訴你,為什麼地鐵要設立男性車廂?
2017-06-27 09: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