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陣以待 消除隱患——重要國際會議多國安保之道之二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在恐怖襲擊威脅日益加大的形勢下,保障重要國際會議的安全成為會議主辦國籌備工作的重中之重。
美國、韓國、法國、英國、新加坡和俄羅斯等國家,在重要國際會議及大型國際活動期間,採取提高警戒級別、限制車輛流量、嚴查內部人員等措施,從源頭排除安全隱患,以確保會議順利召開。
層層部署 “銅墻鐵壁”
2008年11月和2009年9月美國舉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安保措施包括在活動場所附近部署大量警察和國民警衛隊力量、部署警犬檢測炸彈、在會場周邊安置監控設備、部署能處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人員和狙擊手、限制活動場所附近空中飛行、加強鐵道運輸安保以及在會場附近實行大面積道路封鎖等。
2010年韓國G20首爾峰會召開期間,韓國警方對首爾地區發布了最高級別警備令,動用5萬多警力,全面加強治安反恐工作。警方將峰會主會場COEX會展中心周邊兩公里范圍劃為安全區,搭建了一道高2.2米的防護墻,自外向內共設置三道警戒線,從地面到空中24小時不間斷警戒。
2009年4月,G20倫敦峰會期間,英國安保部門對位于倫敦展覽中心的峰會會場進行嚴密控制。會場周圍設置了隔離區、鑄鐵障礙物和警察臨時關卡,會場猶如被“鐵環”牢牢圍住。峰會會場、會議代表下榻的賓館和金融城主要建築都被警戒線隔離。警方在重要位置部署狙擊手,安全檢查時甚至不放過下水道、垃圾桶等可疑死角。遍布倫敦全城的閉路電視攝像頭也派上了用場,確保實現立體式監控。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9年在新加坡舉行,新加坡政府將會場及周邊區域劃定為“特別活動區”,非有關人員和物品不得入內,警方還抽調數千人力對相關人員展開抽檢。其中,不得帶入“特別活動區”的物品包括有毒物質、爆炸物、易燃物、汽笛、超過1平方米的旗幟及長度達到1米的旗桿等。在主會場新達城國際會展中心,只有與會代表、媒體記者和工作人員被允許進入,該中心的車庫則禁止社會車輛停放。
限制車輛 道路管制
2013年G20聖彼得堡峰會期間,會場康斯坦丁宮所在的俄羅斯聖彼得堡郊外小鎮斯特列利納禁止除峰會指定用車外的一切車輛通行,封閉從市區通往峰會會場的公路部分路段,就連小鎮居民回家也要辦理臨時通行證。
索契冬奧會期間,外地牌照車輛沒有通行證也禁止進城。即使本地車輛也不能任意跨區行駛。沒有在冬奧會或殘奧會注冊、未獲得證件的車輛則不得進入賽區。
此外,俄羅斯舉辦重大活動期間,所有用車,包括計程車,都由官方指定,發放專門通行證。即便如此,這些車輛到達會場附近區域也要接受專門器械對車輛底部進行探測,後備箱要打開檢查。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期間,巴黎對大巴黎地區部分路段實施交通管制,如在戴高樂機場和奧利機場周邊、一號和六號高速公路、巴黎環城公路等部分路段採取交通限行措施。會議期間,公共交通工具可免費乘坐,鼓勵民眾不要駕車出行。
2010年G20首爾峰會期間,韓國政府呼吁企業積極實行錯峰上下班,並號召自覺實行單雙號限行,盡量多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據統計,有近70%市民自願實行單雙號出行,會場附近交通流量下降三成以上。
清查人員 遮罩信號
2016年法國舉辦歐洲足球錦標賽期間,除9萬名警察、憲兵、軍人執勤之外,還雇傭了1200多名保安人員負責賽場週邊安全。
俄羅斯舉辦重大活動時,往往提前兩個多月接受記者報名,申請者需要填寫詳細的個人資料。通過審核者在活動開始前幾天需到指定地點憑有效證件領取注冊證件。按照規定,注冊證件不得轉讓,如果丟失要立即報告主辦方。可以説,通過事先細致的審核工作,俄安全部門了解到現場的每一個人的背景,基本做到從源頭排除可疑人員和危險分子。
此外,俄羅斯舉辦大型活動期間,尤其是有總統普京出席的活動,手機信號一般都受到遮罩。比如,G20聖彼得堡峰會期間採取的安全措施使手機通話品質受限,在峰會舉辦地附近通話經常斷線或根本打不通。“5·9”紅場閱兵期間,在紅場也很難用手機發出資訊。(參與記者:謝琳、常天童、李根興、姚琪琳、胡曉光、梁希之、陸佳飛、馬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