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記者手記:探訪“薯條王國”比利時的“土豆家族”

2016年08月13日 18:27:14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布魯塞爾8月12日專電  記者手記:探訪“薯條王國”比利時的“土豆家族”

  新華社記者刁澤

  土豆是比利時種植面積第二大農作物,也是當地最受歡迎的食材。薯條與口感不可複製的比利時巧克力、啤酒一樣,成為這個國家最自豪的文化符號。比利時國內有5000多家薯條店。每逢周五,親朋好友聚在薯條店裏一起享受土豆晚餐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薯條之夜”也因此成為周五晚上的別稱。

  8月,正值比利時土豆收穫季,記者來到西佛蘭德省穆斯克龍市土豆種植農田,這裡也是著名土豆加工生産企業美利寶公司總部的所在地。美利寶公司出口的土豆産品遍及全球約100個國家和地區。

  “首先你必須知道,土豆代表了比利時文化,”比利時土豆批發和加工行業協會秘書長羅曼·庫爾斯對記者説,“比利時土豆擁有的不僅僅是農作物本身得天獨厚的天然品質,它也構成了比利時最具活力的經濟産業,並受到全球市場的青睞。”

  比利時土豆批發和加工行業協會的研究報告顯示,比利時土豆種植、加工和銷售等企業已經形成強勁的産業鏈。目前,比利時土豆單産居歐洲之首,每年向全球供應約275萬噸薯條、土豆丸子、薯片。

  庫爾斯帶記者走進土豆種植田,從地裏拔出一株土豆,抹掉泥土,露出金黃色的塊莖。他説,“恰到好處”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構成了比利時土豆種植的獨特優勢。“比利時屬溫帶海洋性氣候,穩定的降雨量和肥沃的土壤為土豆生長提供了足夠的水分和營養。”

  “更為重要的是,生長在這片土地的農戶,以他們世代相傳的熱情、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種植土豆,這正是土豆品質得以保障的精髓所在,”庫爾斯説。

  布魯諾·梅勒和弟弟卡羅·梅勒是美利寶公司的經營者。他們的父親羅傑·梅勒在1988年創建了這一家族企業。經過兩代人努力,美利寶已經成為行業領先者。

  “我父親從小就和土地結緣,看拖拉機在田地裏穿梭是我父親最喜歡的事情。他總是告訴我和弟弟,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所有的事情。耕種、噴霧、收割、加工、運輸……從頭到尾,”布魯諾説。

  他告訴記者,父親羅傑雖已退休,但幾乎每天都要到工廠“上班”,因為那裏有很多與他共事近30年的老員工,他們彼此之間培養起一種牢固的信任關係。“每一位員工都像家人一樣,相互幫助是我們的重要傳統。”

  記者參觀了美利寶公司的速凍食品加工廠、全自動化土豆成品和半成品生産廠、土豆分類工廠。每天有20多輛卡車將新鮮採集的土豆或儲存在倉庫的土豆運進工廠。從分類、檢測、加工到製成薯條等土豆成品,所有工作都在24小時內完成。

  美利寶公司全年加工生産的土豆産品約22.5萬噸。“工作人員必須對所有土豆進行外觀檢驗,確保篩選出的是質量最好的土豆,”陪同記者參觀的美利寶公司員工介紹説。

  “綠色工廠”概念是美利寶公司這一家族企業創建以來始終堅持的經營理念。據卡羅介紹,美利寶公司在土豆加工過程中將産生的澱粉廢水化作沼氣生産原料,再將沼氣用於發電。如此循環往復,在廠區內形成了比利時國內唯一“自産自銷”式的綠色能源環保系統。

  “能源生産後産生的沉澱物也有它的歸宿,”卡羅説,“這些沉渣烘乾後就成了農田的肥料。從土中來,再到土裏去,這是回饋和保護這片土地最好的方式。”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琼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938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