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一場謀殺把普京推上風口浪尖

2015年03月03日 07:36:3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製圖:楊璐璐

  2月27日,俄羅斯反對派最高領導人之一鮑裏斯·涅姆佐夫在莫斯科市中心被槍殺。涅姆佐夫的盟友稱他的遇害是一起政治謀殺,總統普京則譴責這是一起“挑釁行為”。

  “謀殺”還是“挑釁”

  涅姆佐夫曾在普京前任葉利欽的政府中擔任副總理,後來長期擔任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據俄內政部的發言人稱,槍擊案發生時,涅姆佐夫正走在克裏姆林宮正南面莫斯科河中的一座橋上,一輛轎車經過現場,車上有人用手槍向他開了七八槍,致其死亡。

  在遇害前夕,涅姆佐夫還在籌備一場定於周日舉行的反對俄羅斯對烏開戰的游行。他死前發布的最後一條推特就是呼籲大家支持游行的。由於他的意外身亡,反戰游行已被取消。

  涅姆佐夫與普京的不睦已是眾所周知。涅姆佐夫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自己擔心普京會幹掉他。

  由於死者生前有着這樣的“指控”,好事者自然將涅氏之死與當局的“暗殺”挂鉤。

  涅的親密盟友伊利亞·亞欣&&,涅的遇害是一起政治謀殺,因為他一直在準備一份有關烏克蘭東部戰爭的報告,報告將提供俄羅斯士兵正在該地區作戰的證據。

  西方政要對暗殺事件紛紛&&譴責。美國總統奧巴馬、英國首相卡梅倫、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都呼籲俄政府展開“快速、公正、透明”的調查。這些人都大肆稱讚涅批評政府的勇氣,奧朗德還將其形容為“不懈保衛民主的勇士和頑強的反腐鬥士”。這給涅氏之死蒙上了受政府施害的色彩。

  “死亡”的多種用途

  分析指出,普京暗中指使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任何一個經驗豐富的政治家都不太可能做出這種事。在俄烏衝突的關鍵時刻,普京也沒必要引火上身。

  況且,刺殺涅姆佐夫,只能給普京減少一個反對派對手。由於普京在國內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反對派根本不存在奪權的可能性。更何況過去3年中,俄羅斯反對派日漸凋零,領導者中有的被監禁,有的已倒戈,有的流亡在外。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涅姆佐夫只是反普勢力為了擾亂俄羅斯局勢穩定的“犧牲品”。美國《華盛頓郵報》在27日的報道中就指出,普京在全俄人民陣線於2012年總統大選前舉行的一次集會上説:“他們正在一些名人中尋找一位所謂的‘犧牲者’。他們會把他幹掉,然後把罪責推給當局。”

  而如今,涅姆佐夫死了,還很有名。

  當然,涅氏之死還被冠之以“外國勢力插手論”的猜想。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有調查者稱,涅姆佐夫曾不止一次前往烏克蘭,並與所謂的“黨派戰爭”代表積極&&,“其目的是推翻俄羅斯政府。他們可能給了涅姆佐夫一筆資金用於破壞俄羅斯局勢。”

  MH17的疑雲會重現?

  分析者稱,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場謀殺案,把輿論焦點從烏克蘭危機轉移到俄羅斯國內事務。

  一年前普京強硬處理克裏米亞問題時,他的支持率一舉超過80%,且此後一直停留在歷史高位。但隨着俄羅斯經濟步入衰退,人們普遍認為普京可能會面臨政治困境。這正是西方制裁俄羅斯背後的邏輯。

  組織周日游行的反對派希望,游行將吸引逾1萬人,以抗議俄羅斯經濟危機和普京介入烏克蘭戰爭。

  有人分析,和去年的MH17被擊落事件一樣,這一特定背景下發生的兇案又給普京造成巨大壓力。如果不把兇案查得水落石出。普京就難免遭到反對派和西方輿論的攻擊;而內政隱患不除,俄羅斯政府在處理烏克蘭問題上就難以施展拳腳。因此,調查涅姆佐夫案無疑是擺在普京面前的頭等大事。

  對於這起謀殺案,普京罕見地在第一時間表態,指出事件是“兇殘的謀殺”,具有“雇兇殺人”的全部特徵,帶有極度挑釁的性質。另據俄總統新聞局消息,普京於當夜責成聯邦調查委員會、內務部和安全局負責人組成專案組,隨時向他匯報事件調查進展。

  而西方世界也正在磨刀霍霍,這從各國首腦的表態可以看出。涅姆佐夫遇害之際,美國白宮正在就是否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以對抗俄羅斯支持的叛軍開展辯論。目前,這一提案已在美國國會得到強勁支持。

集成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65127536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