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是真同床異夢,還是耍雙簧逼普京妥協?========
2月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右)和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步入在華盛頓白宮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現場。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9日在白宮舉行會談後&&,他們將繼續尋求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奧巴馬還強調,他尚未決定是否向烏克蘭政府提供致命武器援助。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觀點一:如何解決烏克蘭危機,美歐真的同床異夢
《基輔郵報》8日無奈總結:“西方對俄羅斯明顯介入烏東部的一致譴責並沒有轉化為該怎麼辦的普遍共識,主要問題是:到底要不要武裝烏克蘭?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凸顯出老歐洲和美國的深度分歧。”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是否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現在成了造成西方分裂的主要議題,許多歐洲國家都認識到衝突升級的危險。
政治分析家認為,在公眾看不到的幕後,美歐之間對烏克蘭問題顯然存在巨大分歧。對俄制裁在經濟上也傷及歐盟自身,但尚未影響到美國。烏克蘭衝突是在歐洲大陸上演的,並不是美國,因此歐盟方面當然不希望衝突升級。
觀察:俄歐互博,美國人笑了
為了政治和安全因素,歐盟硬着頭皮跟着美國的步伐與俄羅斯對着幹,殺敵一千,自損也不輕。這一點,德國總理默克爾11月25日不得不承認,制裁危害不僅是俄羅斯,同時也損害了德國和歐洲的經濟。
水混好摸魚,或許是美國人的一個心態。北約的存續關乎到美國在歐洲的政治軍事影響力,是美國霸權的重要工具。冷戰後,俄歐關係經歷了一段相對平穩時期,北約不再面臨大規模戰爭的威脅,其存在價值一度引發質疑。在美國的持續推動下,北約幾經東擴,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直至徹底將其激怒。以烏克蘭危機為切入點,歐洲安全形勢惡化,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也因此得以進一步鞏固。 >>點擊詳細
觀察:歐洲安全不能靠美國提供保證
德法等西歐強國固然能夠理解美國通過烏克蘭危機打擊俄羅斯的思路,但它們卻不會“以犧牲歐洲安全為代價去與俄羅斯戰鬥”。德法等國不希望在歐洲的中心位置發生一場“地緣戰爭”,它們深知烏克蘭危機惡化對整個歐洲的安全與穩定意味着什麼。 >>點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