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居家養老漸成主流
瑞典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即居家養老、養老院養老和老人公寓養老。在瑞典,在養老院養老的一般是基本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雖然養老院硬體設施一應俱全,而且從吃飯到洗澡都有人照料,但由於缺少人情味,瑞典老人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是不會住進養老院的。
公寓養老是上世紀70年代在瑞典興起的一種養老形式,類似於國內小型的幹休所。不過,近年來,老人公寓養老已不再時興,一些老人公寓被逐漸改造為普通公寓。瑞典政府目前大力推行的是更具人性化的居家養老形式,爭取讓所有的人在退休後盡可能地繼續在自己原來的住宅裏安度晚年。主管老人社會福利事務的部門,會根據老人需要,提供包括個人衞生、安全警報、看護、送飯、陪同散步等在內的全天候服務。
德國:“樂齡合作社”為養老未雨綢繆
在德國,進入“專業護理老人院”是老人們最普遍的一種選擇。這些養老院擁有世界一流的硬體設備和人員管理方式。不過近年來,德國興起了一種名為“老年之家”的互助養老方式。一些害怕孤獨又不願意去養老院的老人自發組建自己的小天地,在“老年之家”中,成員共同分擔家務,互相幫助,一起參加社會活動,讓老人遠離了孤獨,也體會到了家的溫馨。
此外,德國一些社會團體和地方政府也探索出了包括“多代屋”在內的多種互助養老模式。這種方式不僅有助於開發老年人潛力,還有助於促進代際交流。如裏德林根的“樂齡合作社”,不僅老年人可以加入,年輕人也可以加入進來。參加者可以選擇小時工資,也可以把服務小時存入合作社,用以日後獲得同樣時間的免費服務。這種做法既鼓勵老人互助和自立,也吸引了年輕人參與其中,通過服務老人為自己未來的養老做準備。
(來源:新華網、人民網、羊城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