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5月14日電(記者陳鋼、白陽、李樹峰)開行於西安至中亞之間的“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正變得日益繁忙。“再過不到一個月,被編為‘中歐快線’80001次的‘長安號’,將從目前每月2班增加到每月4班,並實現常態化運營。”西安國際港務區內陸港運營辦副主任張朝陽説。
“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去年11月底在西安國際港務區開通,僅僅5個月後,這趟來往於古絲路沿線各國的列車,已經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受歡迎的經貿交流“新使者”。
記者在西安國際港務區看到,這裡的西安綜合保稅區、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已常態運行,西安公路港正加緊建設,三者功能互相疊加、無縫對接,已初步形成獨特的物流優勢。
“近5年來,西安國際港務區探索了‘港口內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無縫對接’的內陸港模式。”西安市副市長、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韓松説,“我們與東部的上海港、天津港、連雲港港、青島港,西部的新疆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建立了良好關係,同時與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有效連接,有條件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最佳物流解決方案。”
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楊明瑞介紹,與普通列車貨運相比,‘長安號’的時效提升顯著。開通“長安號”以前,從西安向中亞運送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和配件的運輸時間在1個月左右;而“長安號”運輸同樣的貨物,運輸時間可縮減到6至10天,運輸成本比公路降低30%左右。
據悉,截至目前,“長安號”已開行7班,共發貨物298車,其中包括陜、甘、寧、魯、蘇等地的機械配件、甘草酸提取生産線設備、瓷磚、手電鑽、制磚機等20多種貨品。
青島港集團物流公司曾借助西安綜合保稅區和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二次轉關”功能,通過“長安號”運載3個玻璃管集裝箱。該公司副總經理高其根&&,“長安號”的開行,使西安國際港務區的綜合保稅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公路港功能的疊加效應優勢更為明顯,為沿海企業與中亞、歐洲地區開展貿易創造了更好條件。
記者了解到,2013年西安與哈薩克斯坦的貿易額已達2500萬美元。今年4月14日,西安國際港務區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哈方將以哈鐵快運公司作為項目運營主體,負責在哈境內創建多式聯運新模式,組織協調從中國到哈薩克斯坦及過境貨物運輸相關業務;哈鐵快運也將把西安作為貨物集散地,開展發往哈薩克斯坦及過境哈薩克斯坦的國際物流業務。
“交通工具對絲綢之路的興衰作用攸關。歷史上,載重量相當於數千隻駱駝的大型船隻的出現,改變了亞歐交流的走向。”歷史地理學博士、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徐君峰説,“西安、重慶、成都、鄭州等地近來開行的中歐快線貨運班列,與海運、空運、公路貨運一起,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構建了更加立體、高效的物流載體。”
兩千年前,無數商隊沿着漢使張騫的足跡,走出了絲綢之路的千年繁盛;如今,駝鈴古道迎來新使者“長安號”,從西安向世界帶去和諧與發展。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