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盤點伊拉克戰爭對美國的五大影響
2013-03-20 07:00:40 來源: 新華國際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十年前的今天,美國等西方大國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執意入侵伊拉克。這場戰場不僅給伊拉克人民帶來空前深重的災難,也使美國不得不為之付出了應有的高昂代價。

    美國聯邦政府當年希望通過推翻薩達姆政權,圖謀扶植建立一個伊拉克親美政府,以實現其所謂的“大中東計劃”和戰略布局。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算不如天算,伊戰的結局卻令美國陷入了戰爭的泥潭深淵。美國發動並主導的這場伊戰,不僅耗費了美國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其國際地位、聲譽、信譽等均遭受前所罕見的損害,伊戰前的戰略圖謀亦似“竹籃打水”。伊戰的結果既引發了美國國內的深刻反思和政治變革,又促使美國對外政策的應時性轉變。

    如今,美國人帶着當初對伊拉克人許下的種種美好願望撤離了,留下的卻是一個滿目瘡痍、持續動蕩的國家,戰後的家園重建、經濟振興只能寄希望於飽受這場由美國聯邦政府發動並主導的伊戰摧殘的伊拉克人自己……

    資料圖片:2003年5月1日,布什總統站在美國海軍“林肯”號航空母艦甲板上宣布:“伊拉克主要作戰任務行動已經結束。”布什身後懸挂着一面紅、白、藍三色相間的橫幅,上面寫着“任務完成”的標語,後來成為巨大的諷刺與笑柄。

新華國際時評:伊戰給美國留下怎樣的遺産?

    如此巨大的代價究竟給伊拉克帶來了什麼呢?今天的伊拉克,仍沒有走出戰爭的陰影:地方勢力各自為政,教派衝突持續不斷,恐怖爆炸時有發生,百姓苦難伊於胡底。連當時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時任首相布萊爾最近在反思這場戰爭時也不得不承認,10年後再回顧伊拉克戰爭,其結局的確不是當年他所希望的那樣。

    反思之餘,最傷心的當屬那些戰死疆場官兵的家屬,痛失親人本已足夠悲傷,但當他們發現,為所謂“正義”事業捐軀的數千將士實際上只是一個錯誤政治決定的犧牲品,該是何等淒涼、何等哀傷!英國《金融時報》認為,“攻打伊拉克大概是(美國)二戰以後犯下的最嚴重的外交錯誤。”

    如果説伊拉克戰爭對美國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就是這場戰爭可以讓美國人進行深刻反思,並在今後的外交決策中汲取教訓。

    伊拉克戰爭,需要總結的太多,留下的遺産太沉重。奧巴馬此次訪問中東,伊拉克並不在議程之中,但希望伊戰的遺産能對奧巴馬此次訪問有所助益。畢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詳細

伊戰十周年 美打錯算盤

    對於美國,開戰初始,一切都很簡單:除掉伊拉克時任總統薩達姆·侯賽因,毀掉他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然後,在阿拉伯世界的腹地扶植一個親西方的新政府。

    隨後多年,美國總計為這場戰爭花費上萬億美元,付出將近4500名士兵的性命。不少分析師認為,燒錢和付出生命代價並未換來預期收益。

    總部位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伊拉克戰略研究院”分析師拉姆齊·馬爾迪尼説:“不管伊拉克的民主是否可行、可延續,伊拉克戰爭沒有給美國帶來任何戰略‘凈利潤’。” >>>詳細

    盤點伊戰“設計師” 止不住的兩河之殤——從布什到奧巴馬

    年輕人眼中的戰後伊拉克 伊拉克年輕人期盼美好的未來

   1 2 3 4 5 6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小軍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15124467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