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市定下了啟動3萬畝的“三舊”改造目標 見習記者 李宗澤 攝
昨日下午,全市“三舊”改造工作現場會在莞城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毓全,副市長梁國英參加了會議。莞城街道、厚街鎮、大朗鎮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
會前,李毓全一行先後視察了南方飲料廠(花城廣場)改造項目、莞城少年宮改造項目和莞城中心小學擴建項目等“三舊”改造項目。李毓全&&,莞城是東莞的老城區,通過“三舊”改造來建設學校和少年宮得到群眾的支持。各鎮街要轉變觀念,“三舊”改造做老百姓喜歡的項目,即使貼錢也值得。
當務之急要“先批後改”
會上,梁國英首先傳達了省“三舊”改造工作座談會的會議精神。
他&&,我市“三舊”改造工作在工作機構、配套政策、基礎工作等方面均處於全省領先位置。目前我市的專項規劃、標圖建庫等工作已基本完成。然而,目前各鎮街總共只有7宗項目的改造方案報市,僅有4宗獲批;單元規劃僅有12宗報市審批;還沒有一個項目通過審批並全面開工。
李毓全要求,當務之急是要“先批後改”。“首先要力爭先將項目批下來,再根據輕重緩急分期分批實施。”各鎮街與市“三舊”辦確定了今年啟動的項目共174宗、約3.4萬畝,各鎮街要對照各自上報項目,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確保目標按時完成,不拖全市的後腿。
“三舊”改造可是公益項目
李毓全説,當前“三舊”改造推進慢,主觀的原因是由於部分鎮村幹部對“三舊”改造存在片面理解,必須消除誤區,拓寬思路。“三舊”改造不是單純搞房地産開發,可以是公益性的項目,也可以是産業性的項目。只有轉變這個觀念,才能改變改造項目過分集中於商住項目的局面,避免對房地産開發商的過分依賴。
他指出,“三舊”改造不能完全依靠市場,必須強化政府主導推動。特別是産業升級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和綜合整治項目,政府更應加大引導和推動力度。“三舊”改造不能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只要有利於環境提升,有利於産業升級,有利於改善民生,就算少賺點錢,甚至貼一些錢進去也值得。“三舊”改造並不都要大拆大建,因地制宜進行適當的綜合整治、改變功能也是很有效的辦法。
在規劃設計質量方面,要堅持高標準設計,確保“改一塊、成一塊、靚一塊”。尤其是7個試點鎮街的29宗重點項目,涉及面積1萬多畝,更要注重提高項目的檔次和水平,形成示範效應。另外,“三舊”改造容積率調整幅度要適度,要嚴格按照《容積率和實施拆三留一的指導意見》執行,符合條件的才能調。
不讓老百姓吃虧是最基本原則
李毓全説,當前“三舊”改造碰到的困難中,徵地拆遷是最突出的難題。今年全市擬啟動的項目,涉及拆遷8573戶,已經簽訂補償協議的僅有1570戶,已經拆遷的僅有1174戶,不足總數的兩成。而《東莞市“三舊”改造拆遷補償安置工作指導意見》已在會上印發,各鎮街要以此為指引,落實“三舊”改造項目的補償方式、拆遷主體、面積核定等具體措施。
“現在有些鎮街仍存在‘等、靠、望’的思想,希望市裏&&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或者希望盡可能多用新地,少拆舊屋。必須很明確,每個地方、每個項目的情況都不一樣,很難一刀切地設立統一標準”,李毓全強調,各鎮街要不等不靠,盡快實施。
他指出,拆遷補償大的政策有兩條,一是實物補償、拆房補房,二是市場評估、按價補償,具體選擇哪種、標準定多高,應根據當地和項目實際進行確定和具體操作。對拆遷中碰到的“釘子戶”,可提前委託進行市場評估,然後再進行協商談判。“堅持平等協商,不能讓老百姓吃虧,這是最基本的原則。‘三舊’改造帶來的好處是方方面面的,各鎮街不能只想著從改造中多點盈利,而損害一家一戶的切身利益。”
■現場
李毓全對莞城“三舊改造”做法豎起大拇指
在花城廣場、莞城少年宮改造項目和莞城中心小學擴建項目的現場,幢幢拔地而起的樓房使老城區的面貌煥然一新,李毓全向莞城街道的負責人豎起了大拇指,隨行的各部門負責人也嘖嘖稱讚。“這種政府主導的‘三舊’改造模式值得借鑒、推廣。”
據莞城有關負責人介紹,花城廣場和莞城少年宮改造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改造前都是舊民居、舊廠房,土地利用率低,經房屋置換等方式進行補償、改造之後,建成的樓房大大改善了城市景觀,莞城少年宮的建成,還結束了因文化廣場拆遷致使莞城沒有少年宮的歷史。莞城中心小學在原址上拆舊建新,新建成的校區比原來增大一倍,環境更美了。
“‘三舊’改造要堅持政府主導,注重建設公益性、産業性項目,不是一味搞房地産開發。”李毓全指出,像莞城通過“三舊”改造來建學校和青少年宮,群眾就很支持,推動就快。“如果把它搞成房地産,財政可能增加一兩個億,但老百姓的反響未必好。而建少年宮、建學校,做成老百姓喜歡、滿意的項目,即使貼錢也值得。”
《關於進一步明確“三舊”改造問責事項的通知》昨正式出爐
“三舊”改造完成85%以下要免職
“‘三舊’改造已列入市委市政府今年重點問責的13項工作,也是由市長督辦的市政協重點提案。”李毓全在會上説,會議上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明確“三舊”改造問責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市“三舊”辦、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強督促檢查,對在規定期限內沒有完成工作任務的部門和鎮街,要向社會公開通報。在改造中還要注重引入監察、檢察機關參與監督,落實“陽光改造”,確保經得起考驗。
會議還印發了《關於“三舊”改造項目確定容積率和實施“拆三留一”等問題的意見》以及《東莞市“三舊”改造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指導意見》。
問責方式有四種
據《通知》規定,將把東莞各鎮街負責人,直接和“三舊”改造任務“捆綁”起來,實行問責制。其中,“三舊”改造問責事項的責任單位為各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責任人為各鎮鎮長、街道辦主任,直接責任人為各鎮街分管領導。
而包括南城亨美社區、東城火煉樹舊村在內的178宗“三舊”改造地塊,已全部納入了今年年度“三舊”改造的問責項目。
因而這178宗地塊所屬鎮(街)的鎮長(街道辦主任)和各鎮(街)分管領導,都成為了問責對象,並根據完成情況,按照通報批評、責令電視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免職等四種方式問責。其中,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規定工作任務100%以下、95%以上的,予以通報批評;完成95%以下、90%以上的,責令電視公開道歉;完成90%以下、85%以上的,責令電視公開道歉並停職檢查;完成85%以下的,責令電視公開道歉並按照組織程序予以免職。
首次細化“啟動”標準
今年,我市定下了啟動3萬畝的“三舊”改造目標。據介紹,市裏對各鎮街提出了年內至少啟動一個成片改造和一個單宗改造項目的工作目標,《通知》在此基礎上對“啟動”標準加以細化。
成片改造項目“啟動”標準有兩種:一是完成改造方案編制並上報市“三舊”辦;二是完成單元規劃草案編制,並報市城鄉規劃局審查,符合控規和控規微調的情況,不需編制“三舊”改造單元規劃。
此外,單宗改造項目“啟動”標準是,完成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規定的各項辦理步驟。(記者 黃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