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山湖工委書記陳建枝

2月12日,多尼爾房車體驗中心落戶松山湖景區
“樣本”、“模式”、“奇蹟”,在今年(2010年)3月9日央視財經頻道“今日觀察”節目中,央視非常慷慨地將這樣的褒獎送給了東莞松山湖。這個連同水域面積僅僅80平方公里的科技園區,這個成立僅僅9年時間、2009年工業産值卻達200多億元的省級高新區,緣何能贏得“模式”的評價?
帶着這些疑問,記者走訪了松山湖園區的政府官員、企業、專家。“三高兩自”的招商門檻,優美的環境、産業集群效應、高效的服務,創新、低碳、技術開發能力強被認為是造就松山湖模式的重要因素。松山湖工委書記陳建枝認為,松山湖模式的核心是“智造”,但同時又與東莞強大的傳統製造業相結合,這一模式獨一無二。
被央視盛讚為“松山湖模式”、評價其探索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在金融危機中仍能實現逆勢增長,作為當下國內最熱高新區,面對這樣的評價,松山湖的“掌門人”如何看待呢?近日,松山湖工委書記陳建枝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談發展模式、選商底氣、發展目標。
【發展模式】
松山湖模式獨一無二
陳建枝認為,松山湖模式的核心是“智造”,但同時又與東莞強大的傳統製造業相結合,這一模式獨一無二,無法複製。
陳建枝&&,松山湖模式實際上就是以創新、研發和與東莞傳統製造業相結合,源於“東莞製造”,但又高於“東莞製造”的“松山湖創造”,創新、低碳、技術開發能力強是其最核心的本質。
“松山湖有很強的科研優勢,但如果不能與東莞的傳統産業形成聯動,就無法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陳建枝&&,強大的東莞傳統製造業,使松山湖擁有無可比擬的産業腹地,也為松山湖科技優勢轉化為産品、轉化為産品的競爭力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選商底氣】
高投入、高起點是根源
一些地方為招商引資,使出渾身解數,而松山湖卻堅守着極其苛刻的“三高兩自”入園標準,即使是在金融危機的特殊時期,仍然堅持不放鬆。如此嚴格的招商,底氣來自哪?
“底氣來自我們高投入、高起點的規劃。”陳建枝説,松山湖不同於一般的工業區,而是市委、市政府調整産業結構、推進産業升級的龍頭,具有帶動東莞傳統産業升級的歷史使命,因此,松山湖從一開始就高起點規劃、高投入建設,松山湖的發展目標是建設成珠三角的科技中心、指揮樞紐,在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發揮出産業龍頭和研發龍頭的雙帶動作用。
陳建枝&&,松山湖不靠特殊政策,而是靠優美的生態環境、高效的政府服務以及龐大的産業集群,目前松山湖的選商幾率是100家企業裏大概選5~10家。
【發展目標】
三年後産值或超1000億元
據介紹,2009年,松山湖完成工業總産值215億元,同比增長43%;稅收總額11.7億元,同比增長40%。雖然擁有無比耀眼的數據,但陳建枝冷靜地判斷:松山湖現在還不是高速發展階段,仍處在招商階段。對招商的標準,陳建枝形象地比喻,松山湖不要做普通的“子彈”和“炮彈”,而是要做“核彈”,彈量很大,通過松山湖這個“核彈”,帶動東莞乃至珠三角相關産業升級、轉型,産生一系列集群效應。
“這兩年的招商勢頭非常好,引資500億元,已投入生産300億元,這300億元的項目通過立項、建造、調試到生産需要2到3年周期,也就是説,3年後松山湖的GDP、稅收呈幾何爆炸式增長,産值估計將超過1000億元。”
陳建枝&&,松山湖擔負着變“東莞製造”為“東莞智造”的歷史使命,因此現階段仍需要不斷練就紮實內功,為帶動東莞整個珠三角的産業轉型升級積蓄能量。
松山湖模式的核心是“智造”
央視盛讚松山湖探索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招商
2009年選資290億元
3月9日的央視“今日觀察”節目中,主持人王小丫的話鋒直奔松山湖的招商引資,她提到,設立了高門檻,能吸引企業來投資嗎?
面對質疑,松山湖科技教育局局長李航的回答非常肯定。他説,這麼多年來,松山湖一直堅持高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高稅收貢獻、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産權“三高兩自”的招商標準、招商門檻。金融風暴影響的2008年和2009年,松山湖的招商選資質和量都沒有降,反而大幅度提高。2009年,松山湖引進了124個項目,引資金額達到290億元,今年將有68家企業動工、投産。
兩年招商引資500億元
“這兩年的招商勢頭非常好,引資500億元,已投入生産300億元。”作為松山湖的“掌門人”,松山湖工委書記陳建枝給出了這樣一個令人驚嘆的數字,僅去年就引進勝華科技、晶威光電LED芯片、五礦多尼爾房車等124個項目,協議引資總額約290億元。
如今,松山湖每年都會去北京、上海、深圳、台灣、歐美等地招商,且每次招商活動都非常火爆。僅在去年年底的深圳招商會上,松山湖就一舉簽下33宗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
通過篩選的企業不足5%
陳建枝説,平均每年有超過4000家企業要求入駐松山湖,但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篩選,最後能留下來的不足5%。
“不怕他不簽約,就怕他不來”,這是松山湖招商團隊的口頭禪。據調查,已經入駐松山湖的企業中,80%想扎根松山湖,並有意將總部建在松山湖。
模式
核心是創新、研發、技術開發
3月9日央視“今日觀察”節目最後,央視評論員認為,2010年是中國實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年,松山湖可在低碳、現代服務業、現代科技産業等方面更快、更早布局。
走的就是低碳經濟之路
對此,陳建枝&&,松山湖走的就是低碳經濟之路,松山湖一直以來堅持“三高兩自”標準,是從源頭上對入駐企業進行把關,避免了松山湖回歸到東莞傳統的依靠資源、勞動力驅動的發展模式上去。
陳建枝認為,松山湖模式,實際上就是以創新、研發和與東莞傳統製造業相結合,源於“東莞製造”,但又高於“東莞製造”的“松山湖創造”,創新、低碳、技術開發能力強是其最核心的本質。
“我覺得松山湖在發展低碳經濟、現代服務業方面已經先行一步。”東莞研達動漫公司總經理王振明1989年就來東莞創業,至今已在東莞呆了二十多年。
“松山湖現在的主打産業是什麼?是電子信息、生物技術、金融服務、文化創意,這些都是高科技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的代表,能不是低碳經濟嗎?如果不是走低碳經濟之路,松山湖能有如此優美的環境、如此清新的空氣嗎?”王振明反問道。
會成為低碳經濟先行區
觀察人士認為,松山湖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正在初步顯現,而這种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産業體系,其實就是低碳經濟的重要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説,松山湖不僅會成為加快科學發展示範區、産業升級轉型引領區,也會成為東莞乃至珠三角發展低碳經濟的先行區。
底氣
集群效應、服務高效
松山湖如此高的招商門檻,底氣來自哪?3月9日央視“今日觀察”節目中,松山湖科技教育局局長李航回答説,“我們不靠優惠政策,靠的是環境和産業集群的競爭力”。
上班的路上就像在逛公園
走在松山湖的大道上,本報記者完全感覺不到珠三角的擁擠。
上班的路上就像在逛公園,這是廣東洛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辦主任李家駒對松山湖環境的深切感受。
“這裡的環境獨一無二”,華南工業設計院的一位設計師説,松山湖是一個非常適合研發設計型企業入駐的地方。
産業集群效應十分明顯
而經過9年多的發展,松山湖目前已聚集了以華為、生益科技、易事特等為代表的先進製造業項目,以勝華科技、宇龍通訊、新能源等為代表的高技術産業項目,以東莞中子科學中心、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項目,以華南工業設計院、國際生態文化創意谷等為代表的創意文化産業;以世界銀行、上揚創投基金、上海創業投資公司等為代表的金融服務行業,産業集群效應十分明顯。
政府服務企業高效
高效的政府服務和扶持政策也是吸引企業的重要原因。
東莞華中科技大學製造工程研究院(以下簡稱“華工院”)院長助理刁思勉告訴記者,華工院大樓門口曾有兩棵樹,&&很不方便,而要砍除這兩棵樹,又要涉及規劃、園林等多個部門,程序十分繁瑣。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當天上午才遞交的報告,下午6點半樹就砍了。
高效的服務之外,政府也對企業的自主創新給予了“真金白銀”的支持。據悉,松山湖專門成立了科技發展專項基金,企業曾獲得的最高資金支持達600萬元,同時建立了8個公共技術&&,幫助解決一些“企業想做但做不了的行業技術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