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生態園欲試水文化創意産業
中國名牌雜誌社   2010-September-27  來源: 東莞日報

  

王一/製圖

   

    從市區到東莞生態産業園,沿東部快速路,南社、塘尾古村落、燕嶺摩崖石刻、企石龍母廟、東坑賣身節、石排康王誕等文化景點分列兩旁。如今,這些單個的文化景點或將告別“單打獨鬥”的時代。

  記者昨日(6日)了解到,在全市力推文化名城建設的大背景下,東莞生態産業園正致力於整合周邊文化資源,打造文化休閒旅游品牌,建設粵港澳文化創意産業試驗園的方案呼之欲出。

  單打獨鬥致影響力受限

  從市區開車到東莞生態産業園,短短30分鐘的車程,就有南社、塘尾古村落、燕嶺摩崖石刻、企石龍母廟、東坑賣身節、石排康王誕等諸多文化景點。

  “這些景點基本上是單打獨鬥”,東莞生態産業園一位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分屬不同鎮街,這些寶貴的傳統文化資源一直沒有得到整合。於是,儘管東坑的賣身節每年都很火爆,但影響也僅限於東莞。

  與此同時,周邊的鎮街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但同樣苦於沒有組織協調者。隨着東莞生態産業園開發建設的推進,整合的曙光出現了。

  “原來做旅游規劃時有過類似想法,比如統一規劃旅游線路,成立東莞中北部的旅游資源文化中心進行統籌,或統一進行開發設計和招商等。”上述工作人員介紹,生態園計劃通過整合周邊資源,憑藉其自身擁有的面積廣闊的生態濕地,打造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休閒旅游區。

  試驗園為整合添一把火

  8月30日,東莞市正式推出打造文化名城的決策後,東莞生態園隨即召開了專題會議。在當天的會議上,生態産業園正式提出了建設“粵港澳文化創意産業試驗園”的想法。

  在不久前接受評審的東莞生態産業園産業規劃中,對試驗園有這樣的定位:着眼於為珠三角製造業提供創意支持,在中心島群建設文化創意産業“園中園”,吸引廣深甚至香港的創意人才來此集聚發展。

  試驗園不可能是空架子,整合周邊文化資源,栽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我們希望整合周邊文化資源有很長時間了,建設試驗園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上述工作人員説。

  相關新聞

  橋頭問策文化建設市民望推廣場舞蹈

  近日,橋頭鎮發起“我為文化建設建言獻策”有獎徵稿活動,共徵集到稿件50多篇,意見和建議100多條。

  有市民建議橋頭應該繼續打造一批標誌性的工程建築。還有不少市民建議,對構建景觀基質、景觀廊道以及鑲嵌類景觀特色進行規劃,尤其是在道路建設上,突出荷花元素。

  群眾文化成為建議中反響最熱烈的一個主題。市民普遍認為應重點發展2~3個熱門跳舞地點,豐富廣場舞蹈的種類,引入街舞、肚皮舞、拉丁舞、民族舞等舞種,以吸引年輕人的興趣,並開辦低收費的舞蹈培訓班,普及廣場舞蹈。

  據悉,自2001年以來,橋頭鎮先後&&了《橋頭鎮文學藝術“金荷獎”獎勵辦法》和《橋頭鎮文藝創作資助辦法》,每年由政府撥專款,支持文藝創作者出版專集,並獎勵有突出成績的個人。2005年,橋頭鎮被廣東省作家協會授予“廣東省文學創作先進單位”稱號。(記者 甘劼偉 實習生 盧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