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位于南京市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中科院南極天文中心主任王力帆介紹相關研究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新華社南京10月16日電(記者王玨玢、蔣芳)中科院南極天文中心16日22時通報,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2于今年8月追蹤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學對應信號。此次引力波事件,讓人類首次觀測到雙中子星合並産生的引力波及伴隨其産生的電磁現象。我國南極望遠鏡成功追蹤並獨立觀測到該引力波光學信號,意味著中國天文設備正加入國際關鍵天文事件的直接觀測。
GW170817是科學界首次發現的由兩顆中子星合並所産生的引力波。它發生在星係NGC4993,距地球約1.3億光年。8月17日,美國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觀測到其信號,全球數十個地面及空間望遠鏡開展後續觀測。
南極天文中心主任王力帆介紹,自8月18日21時10分起,AST3-2也追蹤到GW170817對應的光學信號。基于AST3-2的數據,科研人員還計算出,此次兩顆致密中子星合並的過程,共拋射出超過3000倍地球品質的物質,這些物質拋射速度達到0.3倍光速。
引力波也被稱為“時空的漣漪”。1916年,愛因斯坦基于廣義相對論預言,劇烈的天體活動會帶動周圍時空一起波動,這就是引力波的由來。此後百年間,科學界一直在尋找引力波的存在。截至目前,人類已發現4例由雙黑洞合並産生的引力波,而此次的引力波GW170817,首次發現由雙中子星合並産生,意義重大。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吳雪峰介紹,黑洞的引力場極為強大,因此雙黑洞合並雖能産生引力波,卻不太可能産生拋射物和電磁現象,人類對這一過程的認知還很有限。但兩顆中子星合並會拋射出原子品質很大的元素,並伴隨一係列電磁現象。捕捉這些現象,對理解天體過程的發生以及金、銀等超鐵元素的産生,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家天文臺南極團組負責人商朝暉説,AST3-2是南極現有最大的光學望遠鏡。目前,它主要進行超新星巡天、係外行星搜尋、引力波光學對應體探測等天文研究。
10月16日,在位于南京市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吳雪峰介紹相關研究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這是10月16日在南京市拍攝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10月16日,在位于南京市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吳雪峰介紹相關研究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圖為2016年12月30日拍攝的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2。新華社發(中科院南極天文中心提供)
-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全球多國科學家16日同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並的引力波,並同時“看到”這一壯觀宇宙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2017-10-16 22:05:54
-
科普:引力波與宇宙級“盲人摸象”
最新關于雙中子星合並産生引力波的發現備受關注。許多科學家評論説,這標誌著“多信使天文學”進入一個新時代。那什麼是多信使天文學?打個比方,這就是宇宙級的“盲人摸象”。2017-10-16 22:24:14

-
這五年,你最想為祖國的哪些變化點讚?
2017-10-16 11:42:38
-
中國北鬥身負兩大"絕活",回顧北鬥係統建設歷程
2017-10-16 11:42:38
-
1149.02公斤!袁隆平團隊超級雜交稻畝産創世界紀錄
2017-10-16 11:42:38
-
男士要不要穿秋褲?英國400年秋褲變遷史給你答案
2017-10-16 11:42:38
-
子時大睡、午時小憩,養精蓄銳睡好子午覺
2017-10-16 11: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