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中國企業首次為其他國家打造的南極科考站——巴西費拉茲司令南極科學考察站(簡稱費拉茲站)預計將于明年3月在南極喬治王島落成。在氣候環境“極端”的南極,中國企業要靠哪些“極限建造”技術才能讓科考站屹立在南極風雪中?
——全裝配式施工 搭積木般建房
南極,地球上最後一塊凈土。在南極建造科考站,就要符合相關國際公約零污染、零排放的要求,不能給南極留下任何一點垃圾。
費拉茲站採用的是全裝配式建站模式,即內部是預制的集裝箱功能模組,外層是現場安裝的保溫板,全部模組運至南極進行組裝。
採取全裝配式施工,就如同搭樂高積木。中國企業在國內制造好全部集裝箱模組、鋼結構和保溫層,施工現場所有的土建、設備安裝和精裝修僅靠組裝完成。
考慮到南極惡劣的環境和僅4個月的施工窗口,全裝配式施工能把現場組裝工作壓縮到最少,又能保證建築極高的保溫與密閉要求,是近年來南極建站的主流方式。
業內專家認為,全裝配式施工並不只適用南極,採用全裝配式的模組建築方式,摩天大樓或許能在短時間內被“搭”完。
——建築資訊模型 變平面為三維
全裝配式體係怎麼能將建造的精確性發揮到極致呢?靠的就是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通俗説就是把設計平面圖三維化,先在電腦平臺裏建房。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極地建築研究中心主任張翼對記者説,相對于以前粗獷式的施工建設方式,BIM代表著越來越精致、越來越復雜的施工潮流。用BIM意味著真正實體加工之前,在立體三維平臺模擬從結構到建築一層層的關係,發現每一環節可能出現的失誤或誤差。
“為保障南極現場組裝的準確性和快速性,就需要BIM,”張翼説,“把復雜設計三維化,把錯漏空缺提前審視出來。”
在揚州負責科考站集裝箱裝配的項目工程師黃必和也表示,以前用二維設計,工程師知道,工人不知道,前者要花費更多精力去解釋。用BIM三維化,向工人解釋的時間可減少20%。此外,BIM能自動生成料單,機器自動估算成本代替人工估算,也節省了一部分材料。
——實時性雲平臺 助力跨國溝通
建設近5000平方米的科研站,光是功能性的集裝箱模組就有226個。溝通的障礙,擺在中國施工企業、巴西軍方、巴西和葡萄牙設計方之間。中國企業創新借助實時性的雲平臺,有效化解了設計施工中的對接問題。
去年項目伊始,中方曾嘗試用“做圖”和外方溝通施工細節,工期緊迫,時間空間都不允許,雙方只能摒棄這種低效的交流方式。借助雲平臺,可將共用的軟件資源和資訊按需求提供給電腦和其他設備。
負責費拉茲站裝飾與機電深化設計的施工方寶鋼建築係統整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光虎説:“我們當時想到把所有設計留在雲平臺裏做,就是我們做的任何一塊設計都在雲裏面,使巴西方、葡萄牙方隨時可以看到(進展)。”
于是,各方在雲平臺看到了三維模擬的每一個部件、每一個螺絲、每一條打了膠的縫,極大地推進了施工審核、溝通、修改和簽字敲定的過程。
可以説,正是中國企業從預制全裝配、三維模擬,到雲平臺溝通過程中的環環相扣、脈脈相通,才能使“鐘表級”精準度設計的費拉茲站最終從圖紙變為現實。(參與記者張淼、趙暉、朱婉君、劉一楠、張建松)

-
交警敬禮勸退違停車,對違章該如此客氣?
2017-09-04 12:02:40
-
環保部:今年秋冬重污染天氣提前 天氣形勢不容樂觀
2017-09-04 12:02:40
-
北京676家定點醫療機構可“異地結算”
2017-09-04 12:02:40
-
一些領域人才培養怪現狀:專業很火爆 人才卻流失
2017-09-04 12:02:40
-
“驗證碼轟炸軟件”網上叫賣 有人手機收百余驗證碼
2017-09-04 1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