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完好的恐爪龍類足跡 邢立達攝
伶盜龍想像圖 劉毅繪
恐爪龍類的殺手爪 邢立達供圖
12日,中伊等國古生物學者在北京宣布,他們在伊朗北部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區域的中侏羅世地層發現了神秘的二趾型恐龍足跡,這意味著一類長有羽毛的兇猛恐龍在1.7億年前曾經漫步在伊朗大地上。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伊朗讚詹大學的納斯魯拉·阿巴西副教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教授在近日出版的《歷史生物學》雜志撰文描述了這批足跡標本。
“巴拉代的足跡非常棒!它們非常‘新鮮’,是近幾年修建公路才暴露出來的,這對我們研究非常有利。”阿巴西介紹,“這裏的足跡多數是圓形的蜥腳類足跡,三趾型的肉食龍足跡,但是,在和邢立達的一次考察中,我們意外的在山腰發現了2個小小的足跡,足跡非常小,長還不到10釐米。更獨特的是,這批小足跡竟然只有兩根趾頭。”
兩趾恐龍指的是恐爪龍類最著名的成員,也就是出演《侏羅紀公園》係列的伶盜龍(又名迅猛龍),它們都長著碩大的彈簧刀般的第Ⅱ腳趾,這是它們捕獵的“殺手锏”。有趣的是,該第Ⅱ腳趾在恐龍平時行走時並不與地面接觸,于是就留下了兩趾型的足跡,這些足跡統稱恐爪龍類足跡。
“上世紀90年代初,恐爪龍類足跡首次發現于中國四川,但足跡非常少,只有寥寥數個,”邢立達説,此後,中國山東、甘肅、四川,韓國南部等地都有陸續發現,但這些足跡基本都發布在早白堊世,個別在晚侏羅世,伊朗的發現刷新了這個紀錄,將這類恐龍足跡在世界上的分布提前到中侏羅世。
這個發現也與中國東北部的化石記錄互相呼應。中國古生物學家在中侏羅世髫髻山組和九龍山組發現了豐富的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和植物化石,被稱之為燕遼生物群。燕遼生物群發現了一批馳龍類恐龍,這些恐龍雖然是樹棲的,但兩趾型的腳部非常明顯。“有趣的是,伊朗的恐爪龍類足跡顯示,它們的造跡者體長約1米,這與中國燕遼生物群,以及隨後的熱河生物群記錄較為吻合。”邢立達解釋。(記者 謝宏)

-
攝影徵集丨向高溫下的建設者致敬
2017-07-11 08:22:02
-
大批韓籍飛行員跳槽中國:外國人有多熱愛中國的工作?
2017-07-13 08:45:22
-
可怕的演技派!揭秘最常見的8種官場“雙面人”
2017-07-13 08:45:22
-
默克爾為何熱衷向20國夥伴推銷“非洲計劃”?
2017-07-13 08:45:22
-
“新一線”城市人才政策對比分析:誰更有競爭力?
2017-07-13 08: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