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2月15日電 題:“輸血”幫扶 “造血”致富——一位駐村幹部的扶貧故事
新華社記者沈汝發
位于福建與廣東交界的龍岩市武平縣美溪村,是一個省級貧困村。扶貧幹部何玉鋒擔任第一書記三年來,從“輸血”幫扶到“造血”致富,幫助這個偏遠小山村舊貌換新顏。
美溪村人多地少,基礎設施薄弱,農民靠天吃飯,山上的樹木因管理不善,被砍伐的所剩無幾。
2014年5月,龍岩市武平縣供電公司職工何玉鋒來到美溪村開展扶貧。“要想為村裏辦些事,就應先了解村情,了解村民們在想些什麼,需要什麼幫助。”自進村的那一刻起,何玉鋒就拿著本子,和村幹部一道走訪各家,收集民意。
出行難是村民反映最多的問題。“全村只有兩盞路燈,村民又居住分散,一到晚上村裏漆黑一片,村民們想串個門很不方便。”何玉鋒説。
為了解決村民夜間出行難的問題,何玉鋒四處籌募資金,並得到龍岩供電公司和武平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援。路燈選型、材料選購、線路設計、安裝施工……很快,第一批55盞路燈相繼在村主幹道上亮了起來。第二年,村裏又相繼安裝了110盞路燈,從此美溪村結束了“兩盞路燈”的歷史,一舉改變了村民夜晚“足不出戶”的生活。
村裏通往外界的一段村路,因為年久失修,變得坑坑洼洼,但村裏沒錢,修路的事情一直被耽擱著。何玉鋒先後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還到廣東找外出鄉賢求讚助,終于爭取到了10多萬元修路資金,在2015年春節前,路終于修好了,又了了村民的一個心願。
村裏要脫貧致富,既要“輸血”幫扶,也需要培養“造血”功能。何玉鋒經常奔走于縣裏的有關部門,爭取項目和資金扶持。在得知縣扶貧辦有油茶種植扶貧項目後,他立即為村裏申請了這個項目。
2016年,村裏的荒山上已種植了4000多棵油茶苗,三年以後油茶就可以出果。有了原材料,再進行深加工,何玉鋒和村幹部又張羅著為村裏辦油茶廠。“山茶油是一種健康油,現在市場上銷路很好。”何玉鋒説。
在扶貧工作中,何玉鋒發現,美溪村的光照條件和地形都非常適合發展光伏,他又聯繫掛鉤扶貧的龍岩供電公司開展“光伏發電扶貧項目”。2016年12月,龍岩供電公司通過發動員工捐款,向上爭取資金,籌措幫扶資金64萬元,在美溪村建立了84.7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達87689千瓦時,發電收入約8.6萬元。這些收入將全部用于貧困戶的生活補助和村財政收入。
“村裏要有長遠的發展,村民還要轉變觀念,增長見識。”何玉鋒為此在村裏建起了村民文化活動中心,申請開通了網絡,並募集了七臺電腦,幫助村民開闊眼界。
如今的美溪村,路通了,路燈亮了,文化生活豐富了,村民致富的勁頭更足了。

-
徵集丨2018"我向總理説句話"網民建言
2017-12-15 09:39:47
-
"自願加班"與變相延長工時算加班嗎?
2017-12-15 09:42:06
-
銀行推出統一APP 回看移動支付格局變化
2017-12-15 09:43:05
-
這張漫畫"版權屬于全體中國人"
2017-12-15 10:19:53
-
定了!這些企業和高校要搬到雄安新區
2017-12-15 10: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