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7月7日電 題:一切姓“公”的資源,都要陽光交易——廣東省全面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
新華社記者劉宏宇
近年來,廣東省堅持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作為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全力構築全省“一門式、一網式”公共資源交易政務服務體係,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
簡政放權“零審批”:市場活力大增投標人翻番
最近,一則關于“港珠澳大橋口岸穿梭巴士營辦商”的招標公告,發布在廣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網站上,短短十來天就吸引了近2500人的關注。
廣東省近年來按照“一委一辦一中心一平臺”的架構,對全省各地散亂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整合撤並,各級政府設立的平臺總數由284個減少為23個,精簡比例達92%。同時,對公共資源交易品種進行豐富,類別從幾年前以政府採購為主,發展到目前包括工程建設、土地拍賣、公物拍賣、碳排放、海域海島等十大類。
“目前,公共資源交易項目進場交易是零審核。”廣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陳以良説,改革前,公共資源交易入場時間平均需花費15日甚至更多。改革後,即到即辦,當日辦結,效率大幅度提高。零審核意味著零門檻,這項改革立刻激活市場主體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積極性,多地出現投標人翻番的現象。
“管辦分離,實現公共資源交易行政管理由事前審批控制向事中事後監管的不斷轉變。”廣東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説,改革就是要徹底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
強化監管“零容忍”:平臺之外無交易
“應進必進,一切姓‘公’的資源,都要納入交易中心陽光交易。”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楊志剛説,目前全市小到魚塘、山地承包,大到土地拍賣、重大建設項目、海域使用權等,都統一納入交易中心場內交易。交易項目從最初的28類擴充到目前的54類。
楊志剛説,自2013年起,交易平臺100%實現電子化交易,交易過程全程網上封閉進行。“此舉有效杜絕圍標串標、暗箱操作等人為幹擾,確保交易公平公正、陽光透明,‘靠關係不如靠實力’已形成各方共識。”
“強化頂層制度設計,制定廣東省公共資源交易目錄,努力實現‘平臺之外無交易’的目標。”廣東省發改委重大項目稽察辦副主任張海説,廣東不斷創新監管機制,最近還嘗試委託中國賽寶實驗室作為第三方獨立評價機構加強對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監管。
優化服務“零障礙”: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廣東不斷強化公共資源交易改革頂層設計,加快制定統一標準,全力打造全流程、全方位、全時段公共資源交易零障礙服務體係。
賽寶品質安全檢測中心信息安全事業部主任王潁凱説,改革前,由于各地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缺乏互聯互通,數字身份無法交叉互認,投標人往往要攜帶各種各種的“加密狗”疲于奔命;改革後,各方交易主體不僅無需重復注冊,還可以坐在家裏參與網上招投標。
“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日益成熟,公共資源交易配置效益大大提高。”陳以良説,以全省公車拍賣為例,拍前公示、拍中監管、網上拍賣的全程無障礙服務贏得市場主體信任,成交率超過90%,溢價率達到42%。
2016年,廣東省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係進行交易的總數為136269宗,交易金額12762億元,增收784億元。
“今後將繼續推進平臺整合工作和‘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讓改革成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並惠及更多群眾。”何寧卡説。
-
央視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即將開播
為迎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深入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成就,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指導,中央電視臺承擔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將于近期播出。2017-07-07 07:47:26
-
做好“加減乘除法”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記者:《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的公布,標誌著新型稅收徵管模式的構建基本完成。2017-07-07 06:13:07
-
京贛魯改革一線調查:“放管服”改革落地了嗎?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改革落實情況如何?企業活力是否得到激發?群眾辦事是否更加方便?簡政放權後,監管能否跟得上?2017-07-03 07:51:46

-
央行發布了一份金融體係“體檢報告”
2017-07-07 10:17:18
-
七七事變80年,“歷史問題”遠沒有成為歷史
2017-07-07 10:17:18
-
智庫看雄安之七:雄安新區建設應關注十大平衡
2017-07-07 10:17:18
-
“雙普”即將相見,美俄能結束互懟嗎?
2017-07-06 18:37:14
-
房價體係是城市經濟轉型的杠桿與陷阱
2017-07-06 17: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