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9月30日電(記者馬曉媛)“自從過來養了這些羊兒,光景就越過越好了。”看著眼前的“羊兒們”,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農民劉學榮樂呵呵地説。
劉學榮口中的“羊兒”可不是一般的羊,而是從澳洲遠道而來的羊駝。這種曾在網絡上紅極一時的“呆萌”小動物,如今成了太行山區貧困戶的脫貧“好幫手”。
51歲的劉學榮從前種著十幾畝地,由于山區地薄,種下的玉米和馬鈴薯沒多少收成,一年下來滿打滿算不過五六千元收入,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家裏掙不來錢,出去又找不到合適幹的工作,真是發愁。”劉學榮説。
2014年,一家企業看中了坪裏村的山清水秀,到這裏投資建起了千頭規模的羊駝養殖基地。
“以前哪兒見過這外國羊啊,真是稀罕。”劉學榮説,隨著羊駝一批批運來,基地開始在村裏招人,于是他進了基地當了“羊頭兒”。
每天一大早,劉學榮都要到自己管的圈裏轉一圈,為羊駝處理病痛、做護理。到了上午9點,他就把羊駝放出圈舍,到山坡上放牧吃草,一直到下午四點,才把羊駝趕回圈,再加喂些精飼料。
“這羊兒可好管,都跟群,從來不亂跑,吃東西也不挑,就連排泄也是定點,掃圈不費事,所以每天也不算累。”劉學榮説。
時間長了,“羊頭兒”和羊駝們都有了感情。要是哪只羊駝有了病痛,劉學榮總會焦慮上好幾天;哪只母羊駝快要生寶寶了,他就一步不離地守著。一只編號“238”的小羊駝從小體弱,劉學榮總是對它照顧多些,“238”也和他十分親近,一見面就要圍著他轉圈圈。
在基地工作包吃包住,每個月還能拿到2600元工資。靠著“養羊兒”,劉學榮一家去年終于摘下了“窮帽子”,過上了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陽曲縣楊興鄉副鄉長高建東介紹説,在羊駝養殖基地這一龍頭項目的帶動下,當地已有30多戶貧困戶通過務工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戶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未來幾年,該基地還將以“企業+農戶”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實現脫貧增收。
羊駝養殖基地負責人鄧昕表示,目前基地的盈利狀況良好,收益主要來自羊駝繁育和羊駝毛銷售,由于羊駝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基地將開發觀光旅遊項目,進一步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和農民就業。
-
一顆鴨蛋助圓“脫貧夢”
一顆顆鴨蛋,清水洗幹凈後裹上調制好的黃泥、灑上草木灰,腌制好後放入包裝盒中。之後,便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從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鎮鳳崗村發往全國各地的顧客手中。2017-09-30 11:49:08
-
江西:農網升級改造助力逾200萬人脫貧
江西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兩年攻堅戰”提前3個月完成建設任務,工程助推38個貧困縣、1997個貧困村、226.08萬人脫貧。2017-09-30 10:49:23

-
別讓“帶薪護理假”淪為“紙上福利”
2017-09-30 13:03:27
-
銀幕上的中國:國慶獻禮影片回顧
2017-09-30 13:03:27
-
“9.30”調控1年:逾百城收緊樓市,熱點城市房價停漲
2017-09-30 13:03:27
-
北京租房新政下月底實施
2017-09-30 13:03:27
-
中秋節吃月餅有講究:宜早不宜晚,宜鮮不宜陳
2017-09-30 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