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8月24日電(記者徐海波)幾千元“校園貸”不到一年時間就滾到50余萬元,家人傾盡所能湊還20萬,還欠下30多萬,但仍每天被討債公司以各種手段追討。記者24日從湖北省黃岡市公安局獲悉,該市公安機關日前接處一宗暴力討債案件,在讀大三學生因借款幾千元買手機,幾個月就欠下幾十萬元巨債,引發外地人員趕到其家中暴力討債。
8月19日16時許,黃岡市下屬武穴市梅川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轄區居民電話報警,稱有多名討債公司人員賴在其家中不走,辱罵自己,稱其兒子在學校欠下的債務就得找家人還。
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報警人告訴民警,這已是第15次被人上門催討兒子的這筆債務了,而且討債的都非債主本人。民警隨後將雙方當事人帶到派出所接受進一步調查。
據報警人介紹,2017年春節前,其正在武漢讀大學的兒子匆忙回家,稱自己掉入“校園高利貸”陷阱,被同學介紹去購買一部手機,在手機店貸幾千元,門檻非常低,只用提供學生證、身份證和親朋好友電話及住址就行。但借款很快産生了巨額利息,不到一個月,就翻到幾萬元。他又不斷的從十余家網貸平臺拆借,幾個月後,欠債越來越多,很快就翻到幾十萬元。
兒子剛開始瞞著家人,直至學校放寒假,被多個債主找上家門,家人才得知這一情況。為了讓兒子安心讀書,家人四處籌款湊足15萬還了幾家上門的債主。可開學不久,兒子又被人追債,這次家人只好變賣部分家産,為其還了5萬元,但還剩下近30萬元,已是無力償還。8月19日,又有債主上門討債了。
鑒于本案中當事人有大量的追討暴力和違法行為,且獲利數據信息發生地均在武漢市某轄區,武穴市公安局決定匯總材料和視頻證據,將案件移交武漢市公安部門依法處置。
黃岡市警方提醒廣大在校大學生,不要輕易使用非法“校園貸”,互聯網上出現的“今借*”、“*速借”等網絡借貸平臺均為違規平臺,當事人借貸後,會立即掉入網絡借貸陷阱,短期內産生巨額利息,並遭到借貸方以恐嚇、威脅等手段催收債務。
-
治理“美容貸”,更應關注財商教育
財商高低影響深遠,最應該下好“先手棋”,及早抓起;如果漠視、回避,只怕會給孩子留下成長的短板,甚至徒留後患。2017-08-23 08:53:53
-
網貸平臺起訴校園欠貸者,也是一種進步
高利貸不受法院支持,本金和正常的利息不能不還。就此而言,網貸平臺通過訴訟尋求解決借貸糾紛,也是一種進步。這既是網貸平臺去暴力化、走上正軌的前奏,也是教育大學生理性消費、遵紀守法的有效手段。2017-08-23 08:20:02
-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要求助學貸款確保“應貸盡貸”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22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簡化助學貸款認定程序,提高辦理效率,確保“應貸盡貸”。2017-08-22 21:49:55

-
下半年公務員招錄將陸續開啟,這些信息很重要!
2017-08-24 11:06:49
-
風險太大!朋友撞死人,她卻賠掉一套房!
2017-08-24 10:12:57
-
專家解惑:機器人搶不走的"鐵飯碗"有哪些
2017-08-24 08:54:11
-
取消“男女混宿”,是不是大學管理的倒退?
2017-08-24 10:12:57
-
保溫杯不是中年迷失,是任性青春的流逝
2017-08-24 08:54:11